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西安房叔 」是本地唯一的業主房產自媒體平臺;獨立思考,實話實說,我是西安房叔!

早在16年大洋百貨關門的時候,就有業主追著問,正常嗎,我說挺正常,因為沒啥逛的;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西大街百盛閉店通知)

最近,又一個記憶中的老商場關門,還是有人在問,西大街百盛關門了,正常嗎?我想說,怎麼還沒關門呢?

百盛關門

若不是因為進了門洞就是回民街,恐怕很多人都忘了,西大街上還有百盛;百盛的關店並非一個店本身的興衰,而是西大街這條曾經的金街被褪去顏色,露出銅色的縮影;

以前小時候,一說逛街,家長就帶著去西大街,那個時候是真繁華,那些小時候叫不上的牌子,現在還是覺得很高檔;

01年的時候,西大街改造,一直到07年竣工,最終看到的就是現在特色鮮明,全部都是唐代古建築風格的一條街,這種旗幟鮮明的定位,放在全國也是獨一家。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金街沉浮

鐘鼓樓,回民街,城隍廟,鐘樓飯店,世紀金花,單拿一個出來都是地標,但除此之外,跨過鼓樓門口麥當勞向東看,直到西門,中間這一公里的黃金路段有多蕭條,去過的人都知道;

大麥市街門口除了鐵志明的臘牛肉還算堅挺外,對面上海城下的招牌則是每個月都在換;而馬路對面賈永心背後的爛尾樓,這麼多年也不見任何動靜;

我以前總覺得商業街,肯定是佔據了西安最好的地段,人流量密集,街上都是叫賣衣服和吃的商家,但逛了這麼多年西大街,卻怎麼都覺得奇怪;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佔據西大街宏偉唐風建築的商家並不多,能看到的分別是西安公安局、西安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西安公安局蓮湖分局,西安市婦幼保健院,以及多如牛毛的銀行:

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農業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以及你能叫得上名字的這裡都有;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恍惚間,讓人不覺得這是商業街,而是金融一條街,前者讓人花錢,後者讓你存錢,西大街改造後,房子是越來越高了,人是越來越少了,每當想去西大街逛逛的時候,除了去回民街買個臘牛肉,去鐘鼓樓廣場發個呆,實在不知道幹啥了;

在這種行情下,百盛能堅持這麼多年,確實不容易了。

外部因素如此,內部經營也是一個問題,很多小時候記憶中的商場,在成年後有錢去消費時,卻都面臨一個尷尬,沒啥逛!!!

關門源頭

商場的核心是什麼,是銷售商品,但對於買東西的人而言,核心卻是逛街;在逛的過程中去消費,而並非專門為消費而去逛街,尤其對於現在90後的消費市場而言,更是如此!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基於這一點,商場以銷售為目的,那麼在櫃檯的佈局,展架的設置、空間格擋上,必然是以怎麼樣展示更多商品,怎麼樣讓大家在裡面多轉幾圈為目的,這與買的人逛的目的其實是違背的。

這個到底放在賣房這件事上也是想通的,往往為了做什麼而去做,目的性太強往往事與願違,專心做產品的往往收穫頗豐;

一個開發商在做一個商場之初就等想清楚, 我是單單把這個樓蓋好,把商鋪賣出去,然後你們商戶自己發揮,還是不僅賣鋪子更統一管理經營,往往單純賣鋪子的死的都很快,這個彎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是轉不過來。


小寨之變

和西大街商業很像的還包括城南的小寨,這幾年自從賽格開業後,小寨的商業也蕭條了一大片;

從長安立交往南,潮Buy匯、金鷹小寨店相繼關門,此外還有曲江世紀金花、怡豐城、東大街百盛、大差市西南角的萬達新天地、東門裡的東方國際中心,西大街的民生等等;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就拿潮Buy匯來說,挨著長安大學,音樂學院,距離小寨也不遠,按理說人流是不差的,但房哥第一次走進去心情就比較壓抑;

尼瑪,好好的一樓非得搞成格子鋪,像興正元底下一樣,樓蓋的挺洋氣的,裡面咋就是雜貨鋪,定位不準啊,如果我要買便宜,為什麼不去旁邊海港城或者百匯市場呢?

現在好了點,在北邊修了一條美食街,一樓也改成了哆啦星球的娛樂城,人氣恢復了一些;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同樣的還有隔壁的金莎,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雖然沒關,但人氣是遠遠不如賽格的,但從一點就能看出來,先不說招商咋樣,飯好不好吃;

你就去兩個商城看一下廁所,一個整潔衛生,到處都有,一個在閣老拐角,找半天找不到,衛生狀況也是你懂得。

如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衛生間絕對是商場的良心,你搞個商城解決大家吃穿問題,結果在最後一環廁所這丟了分,讓人說啥好呢;同樣的問題還包括西大街的百盛和小寨的軍區服務社,為了開商城而開,咋能開的好!


逛街核心

以上如果是規劃定位問題,那麼下面要說的就是經營問題,大家也知道現在買東西都淘寶,京東,那麼商場的重心就由賣變為逛,如何逛的舒服可能是現在商場經營的重點;

這裡就牽扯一個問題,畢竟逛街是要有店面支撐的,招商不好,也沒什麼可逛的,以往那種一樓擺個超市吸引人流的辦法不得行了。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現在年輕人約會咋不的是是星巴克或者咖啡陪你了,逛超市約會的幾乎絕跡了;

以往商場的招商模式大概是這樣的,一樓化妝品珠寶、二樓女裝、三樓男裝、四樓家電、五樓電影院KTV,六樓吃飯,不知道是習慣的問題還是怎麼,所有的商場都是同樣的模式;

大而全,恨不得你兜裡的錢在我這全都消費了,但事實上,逛街的人都是有選擇性的,當所有人都是這樣毫無特色,我憑什麼去你家買呢,當然打折除外。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經營策略有問題,最後就變成沒有人——打折——再打折——關門,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便宜固然能吸引人,但價格戰這種東西,你能玩過淘寶?

如果是奔著便宜,沒有人去商場的,逛是核心,現在逛商場就和遊樂場一樣,我要玩的開心,同時我才願意把錢掏了!

從這個角度看,西大街百盛關門還是很正常,招商沒特色,經營糟糕,指望著在鐘樓帶來的巨大人流?沒有用的商場的核心不是人流,而是留住人;

新瑪特、大洋、包括百盛的關門,就是在逛的設定上有Bug,從商場淪為批發市場,當然有退出就有更新換代,百盛,民生都是這樣。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商業轉型

而在傳統的百貨大樓淘汰後,誕生的3.0時代商業,包括老城根G-park,熙地港,即將開業的大悅城卻人氣火爆,原因還是在於現在的商場已經跳出了賣東西的核心,轉為逛的體驗式消費;

這幾個商場應該算西安今年的新型商業街、以逛為核心打造,房哥不是研究什麼商業的專家,就說說自己的感受;

以一個年輕人的視角來談談,現在一般有的逛的商場一樓基本很少超市了,幾乎都是賣衣服,像HM、優衣庫、ZARA、GAP、無印良品幾乎成了標配,另外像熱風,星巴克,甚至小米體驗店也是必不可少。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這也是為了主流逛街的80、90後而考慮,衣服店一定要走,並且面積要大,珠寶化妝品不一定在店裡買,但逛街買衣服不是,儘管消費沒有前者大,但勝在人流量多;

二樓就是特色區域了,有的主打兒童主題,有的主打商場主題等等,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吸引點,是別的商場沒有的,千萬別在二樓賣家電了,我們真心不買,最大的大頭其實是集中在餐飲和影院上的;

大家現在工作都忙,說真心的,能逛街的時間並不多,就算想逛,也得有個人陪你,但吃不一樣。

西大街百盛關門,不正常嗎?

人說西安這些自媒體裡有關吃的肯定最火,今天火鍋打折,明天甜品搬家,最好還有折扣;逛街在一定程度上就等於約飯,在這個背景下,順便買點東西。

當然裝修不一定要貴,但是要有特色,最好適合女生來拍照,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蒼蠅小館子排隊的也有,但在商場是不可能了,類似的點還有很多,大家討論,房叔不是內行……

房叔有話

西大街百盛的這件事其中的啟發對於各個行業都有,現在的銷售不單單是把東西賣出去,核心競爭力是服務和體驗;

我來你這就想買個蘋果,你非要推銷給我一筐車釐子,說味道多好怎樣;但無奈首先我不感興趣,其次我也消費不起;

想讓我掏錢,前提是我要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