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對很多耳機品牌來講,千元塞大多是入門級產品,推出市場的目的都是為入門級玩家服務。但隨著工藝提升,現在很多千元塞都開始將以往,只能在中高端產品中用到的“黑科技”,下放到千元塞之中。

是的,這次說的主角是iBasso IT01S。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iBasso,早些時間它家還只是在搞播放器,在旗艦DX200一鳴驚人之後,耳塞也開始搞了起來。先是打響頭炮的IT03,在收穫了不少燒友的好評後,陸續推出了更高端的IT04和入門級IT01,三條耳塞分列不同定位,除了能與自家播放器搭配成“西裝”套裝,也成功從耳機市場分了一杯羹。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這次的IT01S,便是入門級IT01的升級版本。外殼造型變化不大,依然是MMCX插針、高光電鍍外殼,以及類似公模形狀的腔體,這些都從IT01那裡保留下來。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只是,單元就換了個新的。使用的是iBasso自行研發的動圈單元——“Fortuna命運女神”。這單元集“特斯拉磁路”、“碳納米管振膜”和“DLC類鑽石球頂”三大技術於一身。特斯拉磁路比傳統磁鐵有更強的能量感,碳納米管振膜剛性強、韌度大,再配合DLC類鑽石球頂的剛性和穩定性,以及更好的瞬態反應,iBasso自行研發的這個10mm動圈單元,直接雲集了以往僅出現在中高端耳機才有的技術,可以說是業內首次的突破。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除了動圈單元,IT01S的自配的耳機線,也是由4股單晶銅鍍銀製作而成的線材,原生配備的是2.5mm接口,隨機配送是2.5轉3.5轉接頭,往後要接駁4.4的設備也可以另行購入,基本迎合了時下接口豐富的播放器市場。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導管濾網這裡也動了手腳,變成了可自行替換濾網的設計。只是iBasso這裡只提供多一對原裝濾網替換,並沒有給出其它不同材質或調校聲音的濾網,期待iBasso往後會推出一套濾網套裝,讓IT01S的用家可以換著來玩。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聲音方面,剛拆新機時聲音比較厚,尤其是中高頻延伸不是很好,音色比較渾濁。經過50+小時的煲機之後,整體變得通透起來了,中高頻也從偏暗變得有了一種光澤的感覺。整體變得鮮活了很多,聲音也變得有了活力。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例如試聽AGA《Luna》中的“3am”,沒煲開前IT01S表現出被低音有點蓋過的感覺,人聲雖然聽著比較有肉感,但整體清晰度較低。煲開後,低音下潛速度快了,聲音變得清爽很多,人聲也沒被低音蓋過,令聽感變得颯爽了很多。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換上播放器接上2.5平衡口,聲場變得更加開闊,整體聽感寬鬆了很多。例如在試聽《Cool Struttin》這張Jazz名專輯,除了樂器定位清晰還原外,聲場闊度和縱深都要比用手機接3.5口時好上不少,再加上本來耳機的解析力不錯,令整張專輯聽下來,不僅保持寬鬆自然的感覺,細節也盡數保留下來,令耳朵爽了一把。

千元塞都開始拼“黑科技” iBasso IT01S

對比IT01原本千元以下的價格,iBasso IT01S是貴了快一倍,但換來的全新單元、線材和更好的聲音表現,與千元競品對比起來,性價比還是要再高一點。在搭配設備方面,IT01S我認為手機就可以驅動,但煲機後可能會出現中高頻發刺的情況,如果想為音質著想,建議至少上一部千元級的播放器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