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治下的三晉,汾州舊影1924年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民國七年4月,閻錫山提倡發展:民德、民智和民財。軍閥混戰時期,他始終都將山西控制在自己手中。十多年時間,山西成為民國兩個模範省之一。

文峪河。☆發源于山西省交城縣關帝山在地圖中查看,在孝義市境內入汾河。河流經文水城關東向西南流,進入縣境內。於縣境,西南流,再折向南流。先後有禹門河、陽城河和虢義河匯入,然後進入孝義縣境內。

汾陽東、北部與文水縣相鄰,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西南為孝義市,西與中陽縣、離石區相連。是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聞名遐邇的汾酒、竹葉青產地、中華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此地。

該市市素有“秦晉旱碼頭”之稱,市境交通便利;因位於汾河之陽而得名。

醫院。☆1902年,美國傳教士文阿德醫生成立“宏濟施醫院”,這就是汾陽醫院的前身,當時除門診外,還設置了住院病床。1921年,醫院設產房,1924年醫院婦產科開展剖腹產手術;設牙科;開展屍體解剖;設化驗室,進行血、尿、便常規檢查。

禁菸宣傳。☆山西一切關於戒毒煙藥的製作、銷售等權利都集中在禁菸考核處;整個毒品交易市場從之前的民間私自銷售,轉變成為政府全部掌控並向民間專賣的格局,閻錫山政府佔據省內鴉片市場。外界評價閻錫山,山西禁菸實為“肥水盡入自家田”。

峪道河。☆峪道河古名原公水,又名禹導河。峪道河分十二池,截清洪水輪灌,秋末至春初賈家莊以下村水灌溉農田,餘水入文峪河。

明洪武元年,省西河縣置汾州,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萬曆二十三年升汾州為汾州府,依廓設縣,府屬冀南道,府、道治所皆駐縣城內。清康熙六年冀南道廢,入冀寧道。

民國年間廢府、道,縣直屬省。民國29年,屬晉西北行署第八專區;民國32年,屬晉綏邊區行署第八專區;民國34年,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七專區;民國37年,縣劃屬華北區晉中專區,民國37年7月,全境解放。【山西,1924年。資料:Yale Univers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