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房價只漲不跌 當年搶的房子跌了100萬

房價只漲不跌,估計是大部分國人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認識。也有人會說,即便是下行,也不過是漲100跌50的遊戲,房價一直漲,買房就是賺。如此小看房地產投資,勢必要吃虧。這一輪房價漲勢過去後,我們就會看到,大浪之中,誰在裸泳。

2017年3月,孫女士覺得燕郊市場已經成熟了,在觀望了一段時間後,從東北打著“飛的”直奔燕郊買房,當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就去定了房——因為一頓飯的工夫,房價就可以上漲5萬。如今,當年300萬的房子,現在跌到200萬,每月萬元的月供讓她非常苦惱;而現在如果棄房,加上按揭的利息,可以說連首付都賠了進去。2018年初,王先生看到環京樓市已經下跌了一輪,決定抄底。當時樓市單價2.2萬。截至目前,該房產價格縮水三成。

由於經濟形勢不好,王先生和妻子準備換工作,面臨斷供危機。最終,他低價售出該房產,虧損20萬首付和一年月供。燕郊當年被熱捧,完全是由於其雖然地緣上離北京還算近,但政策上歸屬河北,不限購吸引了想在北京買房又沒有資格的人,漸漸就掀起了投資熱。然而,燕郊本身並沒有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的能力,因此,炒房客離場是必然結果,一批人無疑成了“接盤俠”。

房地產的拉動效應幾乎已經用盡,謀求新的增長點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任務。而本身就非生產資本的房地產,告別投資屬性迴歸房住不炒將是房地產的最終趨勢。(訊視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