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將夜》是一部自帶光環的劇,貓膩大大的網文經典IP,外加男主“陳凱歌的兒子“陳飛宇撬動大半個娛樂圈的資源。所以該劇全網首播點擊量破1.7億,一點都不令人驚奇。但這部劇真的只依靠自帶的光環嗎?拋去這些外在因素,我們來看一下這部劇到底如何?它是否真正打破了男頻IP不靈的局面。

打破男頻IP翻拍撲街的怪圈兒

搞定原著粉和題材粉才是首要

近兩年,男頻劇陷入了IP翻拍撲街的怪圈兒,前有《擇天記》後有《鬥破蒼穹》《武動乾坤》。後面兩部劇都是由天蠶土豆的小說改編,同樣有流量加持,甚至連撲街姿勢都類似,基本表現在播出前一週原著粉聚在一起為小說聲張正義。而嚴重觸怒書粉的原因基本可歸類為“五毛錢特效”“雷人的服化道和置景”和“演員不走心的表演”。前期口碑基礎打不好,書中的精華自會被大眾粉認為被改編的喪失殆盡。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在網劇《將夜》播出幾周後,男頻IP改編劇的成功案例終於在芸芸眾生的注視下顯形了。彈幕裡有被“梳碧湖砍柴人——寧缺”的盛世美顏吸引的滿眼小星星,還有被“廢柴”一詞洗腦的,在最新的劇情中又出現了桑桑黨和山山黨,後者應該是原著書粉。從前20集大大小小屏幕上“呼嘯”而過的評論來看,幾乎所有的原著粉表示埋單

原著粉搞定了,再來看看題材粉。說實話,劇方很難捕捉題材粉統一的行為偏好,但能夠明確的是玄幻題材的粉絲們不喜歡什麼。諸如讓觀眾始終摸不到頭腦的成仙修佛劇,以及“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母體”的雷人玄幻劇,這些不落地,沒有故事主線的玄幻內容縱使男主出場自帶資源和流量,也無法彌補劇情上的硬傷。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將夜》首先做到的是不踩坑,並在劇情、人設上下功夫。以爾虞我詐與復仇氣質調和陳飛宇在《將夜》裡的青澀表現,迅速拿掉大眾看待陳飛宇的有色眼鏡。可以說陳飛宇是符合寧缺這個角色的。穿越者、殺馬賊、復仇者、修煉者這些多重身份讓他單純外表下隱藏的複雜性格噴薄而出。而對題材粉來說,他們很難抗拒這種“可歌可泣可笑可愛的草根崛起史”。

從劇情邏輯上看,《將夜》摒棄了大多男頻劇過五關斬六將的套路,給男主設定了“廢柴”這一標籤並設置了一個成長線——小軍卒寧缺為了給自家冤案昭雪,幾經坎坷來到都城,考入最高學府書院,成為書院領袖夫子的親傳弟子,從少年成長為少俠。

這些經歷使男主有了“落難錦鯉”的體質,讓 部古裝劇頗有些現代感。再加上一路打怪升級的任務線設置,將小說的“修真體”順理成章的轉為玄幻修仙的落地感。於是,在網文江湖裡不可一世的“大男主”似乎變得能打了。

摒棄神仙打架題材

血性又有煙火氣是它的高級感

對於大多數玄幻修仙題材的劇來說,就算有典型的玄幻大男主能夠炒出幾鍋的話題和成噸的點擊量,但缺少人間煙火氣,出現的永遠是那些玄妙的仙啊神啊,看得觀眾質疑人生。這些虛無縹緲的故事場景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如果問文娛君覺得《將夜》最具煙火氣的是哪一段?那應該是劇中每一個有“廢柴”出現的片段,這不僅包括土到發慌的梳碧湖砍柴人——寧缺,還有貴為九五之尊卻是黑道老大的李仲易。當李仲易在朝堂上以一句“你們全都是廢柴”,鬧爆一眾大臣後彈幕狂飛,就知道觀眾更喜歡聽段子,喜歡接地氣的場景。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雖然玄幻修真劇普適於仙氣十足的場景,但也不能否認文藝又有煙火氣可以並存。劇中寧缺第一次進紅袖招(青樓)是為了找到張貽琦逼問林將軍被殺一案,中途卻撞見簡大家,搖身變成乖寶寶。這就是寧缺招觀眾喜歡的一點,活得比較有煙火氣,一個詞概括就是“年輕氣盛”。還有就是他和唐國公主李漁風餐露宿地趕路,坐在篝火邊,李漁向寧缺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寧缺一聽“漁”字就唸了一句詞:“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惹得公主會心一笑。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一會兒是煙火氣十足的江湖壯士,一會兒是古風繚繞的文藝小生,寧缺真正做到了步步入世,又不被世俗所浸染。

如果一部玄幻修真劇一直四平八穩,在劇情上毫無波瀾。那觀眾面對再多的煙火氣也無動於衷吧。當然這部血性十足的男頻劇自然少不了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武俠場面。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劇中朝小樹和寧缺有一場夜巷對決,江湖門派的首領與武功高強的少年共同打出了修行者的鐵血味兒。在這場雨夜生死戰後,桑桑在家門口苦苦等候。寧缺和朝小樹帶傷歸來,第一句話是“面煮好了沒,餓死了”,雲淡風輕。隨後鏡頭轉場一碗劫後重生面在潮溼的空氣中冒著熱氣,慰藉著兩個大快朵頤又飢腸轆轆的靈魂。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將夜》拋下了一些既定的概念,畫面、動作、構圖、色彩、剪輯、鋪陳統統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血性、是細節,高級在它以一碗麵的日常來反應劫後餘生的放鬆的方式。《將夜》的總製片人王裕仁說過:“劇中的敘事感是厚重且充滿人性的,而愛情、復仇、成長等人物情感是真實而切膚的”。春風亭的這場戲血性和煙火氣基本上都做到了。專注描摹武鬥本身,不為表演帥氣,也不為表達仇恨,一切都剛剛好。

跳出男頻“戀愛打怪”一路直升套路

摒棄刻意迎合討好觀眾

當下男頻劇、爽文被大眾所詬病,但寧缺一路打怪升級“爽”的讓人真是可敬。從被滅門的小卒到夫子的親傳弟子,天真直率到學會隱藏,不執拗不直男不作死,成長不突兀。《將夜》沒有給男主亂開金手指,他成功,他也失敗,他與春風亭老朝旗開得勝不可一世,也像失敗者一樣跪在地上。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現在男頻劇的通病是明明說要五關斬六將,最後變成了靠運氣上位,血海深仇淪為了背景,最後就是到達某一位置迅速結束戰鬥。

登上高位修煉得到就一帆風順了嗎?不會的,人生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往往最大的主線是男主揹負的宿命,站到巔峰的鬥爭,涉及權勢的鬥爭,非私人情感可以簡單左右了,如果把權力遊戲改編成復仇記,那格局就弱了,檔次就低了,大男主就小了。寧缺的智慧和隱忍,悟性和手段,在經歷一波三折中逐漸發揮出來,沒有骨骼清奇,也可以在修煉的路上登峰造極。

劇版《將夜》將打怪之路表達的玄之又玄,最終與寧缺決鬥的敵人與一生伴隨的桑桑是一體,永夜將至的傳說,隨著他所揹負的奇冤深仇娓娓道來。關於龐大世界觀下的傳說,其實很難拍,因為沒什麼實際的故事性,這些玄幻的內容基本靠腦補,這就很考驗編劇功力,因為原著小說本就體量巨大,人物線眾多,如果能把天馬行空的東西編排的符合邏輯又不拖沓,可謂難上加難。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此外,寧缺和桑桑的感情,也是這部劇最大的討論點。

他們是什麼感情?

沒有瑪麗蘇的金手指,愛情點到為止。

“他們曾是一體,因為命運對立過,珍視過;一起打過硬仗,擋過刀劍”這才是命定的人,山山不能和寧缺在一起是天意,寧缺也說“誰讓她就是天呢”。跳出感情來說,桑桑是天,寧缺是那個破天之人。愛情在玄幻劇中雖顯得格局略小,哪怕換個時空談情說愛,還是三角戀著點事兒。偶遇,矛盾,不順眼,作死,轉折,相處,相愛,歡喜冤家青梅竹馬的套路都是編劇的最愛,也是玄幻男性向IP為了“討好”女觀眾的套路。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好在《將夜》沒有落入這樣的俗套。愛情雖為核心,但把兩個人的愛情放在他們的身份背景下,改編的足夠曲折和深刻。最重要的是有愛情發生的合理性,關係破冰的必然性,轉折的邏輯性,才讓寧缺和桑桑的故事如此動人。如果改編時延續了此前玄幻IP劇以愛情為主順便打怪的招數,故意“討好”女觀眾,或許會增加男性觀眾的厭惡感,女性觀眾又覺得太過“戀愛腦”陷入兩尬境地。

《將夜》:誰說網文江湖裡的“大男主”們越來越不能打了?

如果想要用“男頻劇”的力量觸碰兩性審美壁壘獲得雙贏,或許不能再複用過往的成功典範了,也不能依靠流量、資源這些條件。更多的是需要在劇本上發力,或許有機會問鼎男頻IP的“巔峰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