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足壇風雲變幻中的力挽狂瀾是最讓球迷難捨的原因吧

現今足壇風雲變幻中的力挽狂瀾是最讓球迷難捨的原因吧

昨天有人問我一個球員的組織能力都是些啥,我演算了一下,發現現在一個球隊單拿出來一個球員說組織能力不太嚴謹,實際上現在更應該談整個球隊的組織能力。

以前,說組織能力,更多把眼光放在10號位上,裡克爾梅,魯伊科斯塔包括齊達內,他們在禁區前沿憑藉強大的控球和傳球包括擺脫突破為球隊穿針引線。但隨著魔力鳥在2010副本里面打出的極限防反,足球防守方的進步加快了,所謂“站著踢”的前腰就很難在人群中立足了,實際更早在齊達內來到皇馬的時候就抱怨過怎麼你們西班牙都玩雙後腰搞得我有點不自在啊!(可能記錯了,也許是意大利,這不重要!)不過好在齊達內足夠強大,三下五除二就進化成了現代前腰的模板,這是另外件事了。所以現在,單靠一個球員的強大來統治中場就很不現實了,強如梅西在阿根廷國家隊的尷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防守的進步還抹殺了一種進攻模式,就是以拜仁為代表的兩翼齊飛。因為防守方注意人數優勢,注意位置,壓縮空間,兩翼齊飛的球隊很難一貫的側重某一側,導致難以在一側形成人數壓制,當然拜仁在德甲以其無敵的個人能力能夠平趟,但在歐冠半決賽級別,兩翼齊飛就變成了肋部失誤狂送反擊的遊戲。

此外,還有一類球員受到了打壓,就是格列茲曼和托馬斯穆勒這種影鋒,兩人這幾個賽季的表現是一年不如一年,這和防守的變化息息相關,他們本就不強壯的身體就很難在莽漢如林的禁區裡面施展才華了,特別是穆勒,身體能力的下滑,讓他空有跑位,難有以前那種靈性發揮了——因為他很難碰到皮球。

這一系列的變化催生了戰術的三個大變化:

一,組織任務的拆分

現在主要是一個8號位或者6號位的中場,需要承擔起發牌,調度,打節拍,這是他們的三個主要任務。相對次要的是擺脫,推進,上前策應。當然他們也是由守轉攻的第一發起者,在反擊中他們的選擇極其重要,是打下反擊基調的人。這個位置的球員踢球最好簡潔實用,沒人希望在反擊的時候這個球員還原地轉一圈吧,即便是博格巴這種比較愛秀的球員,這種時刻都會大幅提高速率展開反擊。

其次是傳統10號位的前腰,和經典前腰“站著踢”不同,現代前腰必須在球場上游弋,他最主要的任務是——跑動,策應,次要任務才是經典前腰乾的事情:持球擺脫,突破,最後一傳等等。

他們在前場遊弋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在有球一側製造局部人數優勢,二是依靠自己和隊友的傳跑配合把對方陣型向有球一側吸引。這兩個功能一般都發生在對方肋部區域。

在有人數優勢的時候,肋部爆破小隊可以迅速打進禁區,如果這個前腰能力很強,就算是3V4或者4V4都可能直接配合進入禁區,比如大衛席爾瓦在曼城進攻中的作用,無論他在左肋還是右肋,有時只需要3個人就能成功進入禁區。

而對陣型的牽制作用就更需要借用到後腰的調度功能了,還是以曼城為例,如果大衛席爾瓦在右肋活動,雖然打不進去,但對面也拿不到球,而且對面陣型可能右傾嚴重,曼城左路就顯得非常開闊,一般這種情況下薩內都死抱左路邊線,這時如果皮球可以交給後腰轉移給左路,薩內至少就獲得了一個1V1的開闊局面,試問有誰可以100%擋住這個條件下的薩內?

有了他們就可以順暢組織了嗎?不,還需要其他角色球員不知疲倦的跑動,特別是邊後衛的插上,這個特別簡單又頗具風險的行為,實實在在是一把雙刃劍。當然這又要涉及後腰的補位能力,暫且不談。

邊後衛插上又有兩個重要作用,一個是快速在一側形成人數優勢,進攻的選擇從肋部強突變成強突和傳中二選一。二一個是在弱側邊鋒(比如薩內)得球后,邊後衛套上為他吸引防守,他們的選擇還是兩個,配合突破或者傳中。這樣防守方很容易不知所措,到底防打入還是防傳中,這涉及到禁區內後衛的站位,也就是說邊後衛的能力直接關係到進攻質量,因此整個進攻可能球都拿不到的邊後衛的跑動是鑲嵌在整個進攻組織當中的,沒有他們的來回翻飛,一些機會可能根本出不來。

舉個栗子:尤文2-0米蘭的第一個球,左路C羅站在桑德羅旁邊都沒有動,就讓他們面前的兩個球員不知所措,而禁區內米蘭後衛站位也偏向C羅一側,結果桑德羅傳中進去大中鋒曼朱基奇對位的是米蘭邊後衛羅德里格斯,就這樣一個錯位,蠻族碾壓羅德。

這裡曼聯的問題就出現了,6號位確實有一個很強的博格巴,還不是一般強,但曼聯無論在攻防中都缺乏跑動,特別是肋部,所以就算博格巴推進到禁區前沿,曼聯的攻勢就遇到瓶頸了。這既是曼聯進攻便秘的根本原因——他們的進攻組織功能不齊全。

而在這個環節上,這賽季異軍突起的就是多特了,他們拿到了維特賽爾,加上達胡德和德萊尼,而羅伊斯在前腰位興風作浪,同時他們還有bug帕科,大黃蜂就順利起飛了。

二,兩翼齊飛變種:

拜仁的兩翼齊飛很快就飛不動了,原因就是老被人打反擊,但最前三個賽季的皇馬和今年世界盃上的法國隊交出了很好的答案。

首先在組織上,這兩個隊在人員上都是完備的。

皇馬後有託尼,能夠完成6/8號位的工作,而禁區前沿,不僅僅是魔笛,本澤馬以及C羅都會不停在兩側策應,相當於他們有3個完整現代前腰,馬塞洛和卡瓦哈爾兩側套邊讓對面防不勝防,這一套我以前講過就不贅述了。

法國隊,中場有博格巴,前腰功能實際上是格列茲曼和左路一箇中場球員來完成的,這個是可能是馬退敵也可能是託利索,恰恰不是更具攻擊力的登貝萊。

他們都有兩翼齊飛的能力,偏偏放棄了兩翼齊飛。特別是皇馬,陣容配置裡面左有C羅,右有貝爾,這是兩億齊飛啊,但齊達內放棄了這個模式。從拜仁的經驗來說,兩翼齊飛很難平衡,風險巨大,因此皇馬和法國不約而同的讓兩翼發揮兩個作用,一邊是C羅-馬塞洛或姆巴佩一側的爆破能力,另一側則尋求控制能力。這樣配合託尼和博格巴的調度,層次豐富,球權穩固,法國還喪心病狂的加入反擊元素,這就屬於耍流氓了。

再說一下曼城,薩內雖然狀態回升,但瓜顯然在開場階段更看重控制,除了雷打不動的大衛席爾瓦和德布勞內,B席,馬赫雷斯以及京多安包括津琴科和富登都有上場機會。而薩內則是作為一個等待大哥們玩出空間後的爆破點或是一個關鍵比賽的後手。比如剛過去不久的曼市德比,瓜迪奧拉硬生生等到穆里尼奧換上盧卡庫混到一個點球才派上薩內衝擊欲求扳平的曼聯後防。

現今足壇風雲變幻中的力挽狂瀾是最讓球迷難捨的原因吧

而最近大紅大紫的弗蘭基德容就簡直是一個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中場組件了,隨著阿賈克斯進入歐冠淘汰賽,可能這個小夥子的身價還要水漲船高。

那對於拜仁來說,硬傷就在於,他們左右兩側仍然依靠爆破型邊鋒,羅貝里,科曼,格納布里都不是控制型的,能有點控制的託利索和J羅都在返廠維修,在這個情況下,科瓦奇再有才能都無法阻止各種反擊的出現,再者拜仁曾經引以為傲的後防線(包括諾伊爾)全線下滑,就更難招架了。

另外拜仁過去幾年不斷輸出神奇操作,幾乎把一個完備的組織控制小隊拆得零零散散,剩下的人下滑的下滑,生病的生病,不爽的不爽,如今結構出現了無法彌補的漏洞,怪不得連德甲都玩不轉了。

三,中鋒拯救世界

曾幾何時無鋒陣引得勒夫這種人趨之若鶩,但今年勒夫被打得鼻青臉腫。當然不僅是中鋒,勒夫巧妙的避開了所有變化,也算很厲害了,因此德國隊今年徹底淪為笑柄。

中鋒今年為什麼格外屌?上面說到的組織功能的拆分和兩翼齊飛的變化,實際上都指向一個結果——進攻很可能最終來自邊路,也就是說,不管你什麼後腰前腰邊鋒邊位在禁區外怎麼倒騰,最終獲得進入禁區的機會都在邊路,好一點是肋部突入,次一點就是傳中。

所以當大衛席爾瓦,內馬爾,莫德里奇,羅伊斯,格列茲曼,姆巴佩,馬塞洛,羅貝里們一頓操作之後抬頭一看,尼瑪禁區沒人啊,這遊戲怎麼玩?

不僅僅是等人喂。像吉魯,曼朱基奇這樣作為一根合格的攪屎棍也是中鋒的重要作用。比如前面說到的格列茲曼穆勒,在禁區內拿球,不說一個莽漢,可能半個莽漢就解決他們了,而作為一個強力中鋒,在前腰或影鋒不斷遊弋的過程中,幫隊友扛住一兩個大漢,做做球playoff一下豈不美哉,他們做這些工作的時候,至少會拖住一到兩個莽漢,這樣什麼格列茲曼,姆巴佩,羅貝里才有些許空間施展他們的逆天才華。

總的來說,今年足球世界變化還是挺大的,新賽季進行到現在,一些沒適應過來的豪門就展現了各種崩盤操作,看看他們怎麼力挽狂瀾吧。

擴展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