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首次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

據新華社11月29日消息,為全面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各項任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指出,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為引領,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促進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

《意見》也指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協調對接,推動各區域合作聯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意見》提出了對我國四大區域戰略加強統籌協調,是在新形勢下破解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戰略措施。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發展中的重要性,特別是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等協調對接。

他說:“粵港澳大灣區非常具備體制優勢,推動各區域合作聯動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間和經濟腹地。”

此外,《意見》也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中心城市。曹鍾雄說:“此次,首次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的區域發展推進策略。在國家層面突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的引領性作用。未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需要在大灣區和國家戰略層面,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色,為區域協調發展作出各自的貢獻。

《意見》也指出,按照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要求,推動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等區域市場建設,加快探索建立規劃制度統一、發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區域市場聯動的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新機制,促進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

曹鍾雄說,根據《意見》要求,粵港澳大灣區也需要探索建設規劃制度統一、發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區域市場聯動的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新機制,逐步向區域共同市場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面臨新的探索和挑戰,要素自由流動、規劃銜接、治理方式的協調等方面深化推進,才可以逐步形成區域市場一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