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推行全國,未來將沒有古墓,看來又要消失一個職業

“人死為大”“入土為安”這些都是我國對已經逝去親人的尊重,在遠古的時候,人們相信人死之後會在另一個世界生活,所以把他們的遺體妥善的安葬起來,免受野獸和環境的傷害。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祖先發現除了野獸還有很多的因素能毀壞遺體,所以他們用石頭挖空做成棺材。但是這種辦法耗時頗長,而且那麼大的石頭也不好搬運等等,就改成了木頭。

火葬推行全國,未來將沒有古墓,看來又要消失一個職業

時間緩緩的過去,埋葬死者的講究也越來越多,從棺材的選料到應該用的禮儀規格等等,比如皇帝的棺材就要用金絲楠木,要三十二個人抬棺,而普通百姓只能用到處可見的普通木料,再最困難的時候,用席子裹上也要讓逝者入土為安,人們對這種禮儀規制越來越看重。到了近代,隨著科學的發展,打破了很多的迷信,同時也發展出來研究歷史的學者,他們考古人用過的用具和古代的墳墓,來研究古時候的生活風俗和還原真實的歷史等等。

火葬推行全國,未來將沒有古墓,看來又要消失一個職業

可是到了現在,為了避免衛生問題和佔地問題等,國家推行了火葬。很多地方都已經實行開來,比如前段時間的江西強制性的推行火葬,有一家偷偷的實行了土葬,但是隨後就發生了搶奪棺材,強制火化屍體,厲害的是,做成的棺材也被一些傢俱廠回收做了傢俱。

火葬推行全國,未來將沒有古墓,看來又要消失一個職業

按照這個進度,也許再過個一兩百年,中國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墳墓了,到時候只有大量的骨灰和骨灰盒,加上陪葬也被取消了,以後的考古學家還能研究什麼呢?

火葬推行全國,未來將沒有古墓,看來又要消失一個職業

不過大家都能看到,現在全國大地都施行火葬,除了原來的墳墓,之後基本全是火葬,沒有墳墓就等於未來沒有古墓,也許過個幾百年,考古這個帶有古老氣息的職業就會消失。不過轉過來想想,其實在未來基本上也用不到考古了,現在查閱資料方便的很,存儲的信息量也非常的,未來根本不需要在從物品和古墓中提取信息這麼麻煩了。

有的人也會問,如果發生戰爭動亂,和印度一樣發生文明斷片怎麼辦?這也不用擔心,按照現在的科技和軍事發展,再次發生那種征服一個文明的戰爭發生,人類能不能保存下來都不好說,地球都要翻幾個跟頭,什麼古墓能夠保存?所以土葬在這個時代已經過時了,無論是精神信仰和考古研究已經不存在大的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