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許多朋友瞭解到紫砂壺後,都想買一把來用用。但是卻很多都不知道如何才能挑選到一把好壺。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聊一聊。我們從實用考量與具體挑選兩塊來講。注:投資、收藏的選購暫不在此列,只討論實用器的選擇。

實用考量

壺買來是喝茶用的,下手買壺之前,要考慮到使用需求,某種程度上這比挑更關鍵。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你要考慮,你是幾個人喝茶,要買多大容量的。

你要考慮,你對泡茶的要求高不高,講究的話要根據不同茶來選擇不同的壺。

你要考慮,你對器形有沒有要求,方、圓、筋囊、光素器還是花器。

你要考慮,你對全手、半手有沒有偏執。

買壺之前一定要考慮好這四點,做到有的放矢就比較好挑。那如果說你喜歡隨便看,看到有眼緣,中意的就買,那也可以。那樣就到下一步,如何挑好壺。

如何挑壺

那麼當確定好想買什麼樣的壺之後,下一步就是挑選了。一把紫砂壺好壞,最主要的就是看三點。泥料,骨架,做工。料為本,架為神,工為精。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景舟制子冶石瓢

料為本,好泥料是一把壺的根本。架為神,骨架會體現出一把壺的精氣神。骨架也就是所說的型,否則比例不協調,就會感覺整體或餿軟塌塌,或是太生硬突兀。有些甚至影響到拿握、出水等。工為精,做工體現在壺的細節處理,精細程度。把這三點看好,選一把好壺就不是問題了。然而問題是若對紫砂沒有一定的瞭解,沒有長時間接觸紫砂壺的朋友,是很難有眼力看出的。所以新手壺友挑選,建議從型和工入手。因為泥料這一塊,十分複雜,無論是泥料調配還是燒製的溫度不同等,成品的泥料表現、反映都是不同的。

除非經手無數的紫砂壺,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而新手很難看出泥料好壞,更別說深層次的去了解礦料、顆粒、種類等等問題了。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結構比例

而從型和工入手,是一個取巧的辦法。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買一把石瓢,那麼你可以先去網上找找比較出名的石瓢,比如景舟真跡、子冶真跡、李寒勇作品等。把好的、喜歡的石瓢的骨架記在腦子裡,然後根據這個去選。這樣買來的一般型都可以。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德鍾型稍有區別

但是這個方法只適合單一壺型、經典器型,要想深入瞭解型,只能大量的欣賞佳作、經典名作,培養出一定審美基礎。因為紫砂是有歷史傳承的,有基本的審美規範,無論多創新,都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審美意識。當能夠理解這些,型的把握就差不多了。而工,就是體現在壺的細節上,如口蓋是否嚴密通轉,流、鈕、把等處理的乾不乾淨,明針光的如何,線片處理等。

老壺友選壺現在都是這樣選了,差您不知道了

▲壺鈕細節對比

一把做工非常細緻的壺,是非常考驗耐性和功力的。一個對型與工把握都可以的老師,一定不會用太差的泥料來糟蹋自己的手藝。反之,即使你的泥料再好,型與工欠佳,也算不得一把好壺。當然了,泥料還是很重要的,花花綠綠的紫砂壺別買,各種絕世稀有泥料的壺也別買。

注:上面是從三個大概方面,給了大家選壺的建議,當然前提是紫砂壺,而不是手拉壺、灌漿壺,關於如何鑑別在前文中曾提及,這裡不展開。另外擔心化工壺什麼的,只要選擇一般的泥料,不去追求什麼稀有大紅袍、民國綠,黑金砂什麼的是沒事的,不太會買到化工的。

一點想法:總之,千萬不要急著就買了,下手之前多瞭解、多看、多選。如果身邊有懂行的朋友,可以讓朋友幫著看看。至於什麼出水一尺不散花、倒立什麼的都是噱頭,只要拿握舒適,可以正常泡茶就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