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摘金奇緣》這部電影還挺有說頭的。它的一大看點是這部影片是好萊塢續1993年《喜福會》之後,再一次製作的純亞裔電影,影片從小說原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全都是亞裔。(電影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三部曲之一)

這樣特殊的電影一出場,它自帶的話題當然和“種族融入”、”文化衝突”脫不開關係。所以電影還未上映,預告片裡打出的口號就是“改變西方文明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等上映了,電影一開場,就是楊紫瓊飾演的男主母親被英國酒店前臺看不起,最後乾脆豪氣地讓老公把這家酒店直接收購了,讓前一秒還鼻孔看人的酒店員工,下一秒就為她們一家做犬馬之勞。的確一副狂扇洋鬼子,很替華人出氣的樣子。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但是很可惜,《摘金奇緣》的出發點可能是想為華人揚眉吐氣,但等到看完全片才知道,所謂全亞裔陣容、改變華人形象完全是博眼球的噱頭。影片中的華人形象完全就是附和了西方人對亞裔族群的一貫眼光,除了“拜金”就是“拜金”。

華人的評價體系是“錢”,價值歸屬是“錢”,甚至連瑪麗蘇的愛情也是“錢”的瑪麗蘇。全片幾乎每一分鐘都是在強調“錢”“錢”“錢”!別說想指望它為華人群體正身了,我覺得《摘金奇緣》這部電影反倒是再把這層“華人只會用錢衡量一切”的弔詭標籤為我們貼得更牢了!讓我在觀影時一次次被震撼,徒有金錢虛榮,沒一點個性和思想,真的是會被大家看不起!而凡事用錢才能解決,這也完全不是值得驕傲的地方,反而是種悲哀!

先來看看片中毫無突破,依舊跳樑小醜一般的華人群像:

名媛心機婊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浮誇富二代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專傍大款的女演員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勢利眼的親戚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拍照拍不停的偷窺狂表哥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猥瑣好色專業戶鄭肯 Ken Jeong飾演的閨蜜老爸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還有隻要提到華人文化就一定伴隨左右的陳年老梗:

全家圍坐一起包餃子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但凡喜慶場所就一定大紅燈籠高高掛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長輩監督下,晚輩一定要把碗中飯菜吃光的“惡習”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唯一有所突破的這場麻將戲,女主為了向男主母親(楊紫瓊角色)表明自己深愛男主,為了男主的大家庭,願意犧牲自己幸福的決心。不停給楊紫瓊喂牌,然後自己牌局凌亂(獨自受傷)地離開。(這個橋段算是全片難得的提升了華人文化,又和金錢無關的場景)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電影鯊認為,電影想要表達的主線故事最好清晰明瞭。你想擺脫華人“拜金無腦”標籤,講文化融合、文化衝突,拿不出《推手》、《喜宴》這樣有深度的電影來,就沒有說服力。你如果只想著為華人富裕階層洗白,立意揮霍有禮,有錢無罪。那也請你趁早說明白了,不要一開始擺出副“黃皮膚黑頭髮”“誓為華人群體正身”的姿態來誆騙觀眾。

最重要的一點,電影主創你們得搞清楚,大家為什麼會對華人族群產生反感,為我們貼上“拜物無腦”的標籤?並不是因為我們有錢好嗎?而是因為我們空洞膚淺得只剩下錢!!

如果華人世界的文化輸出依舊停留在“唯錢獨尊”,“為富裕階層洗白”的弱智階段,沒有一點文化根基、立場態度(私底下認為很大一部分少小離家的ABC、香蕉人們就像這四處漂浮的蒲公英一樣,東西方文化樣樣都懂一點,但又都不能懂得透徹,沒有精神根基,沒有文化根基)電影鯊敢保證再過十年,二十年,這樣的我們還是全世界最不受待見的一群人。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錢人是怎麼給中國人丟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