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聲音要送遠,不要太響,唱母音的口型不要變!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老師,教你給聲音“做減法”。

13歲進入省歌舞團、15歲參軍入伍,閻維文那純正透亮的音色、寬廣如海的音域、流暢如泉的聲音、淳樸真摯的情感,征服了許許多多觀眾。

然而,最初9年藝術生涯在舞蹈中度過,之後又做過5年合唱隊員的他,究竟怎樣一路攀登上當今中國民歌界男高音“一哥”寶座的?

唱歌聲音要送遠,不要太響,唱母音的口型不要變!

練聲要有科學方法

問:您曾跟隨金鐵霖和程志學習聲樂,他們一個是學院派、一個是實戰派,您分別向他們學到了什麼,他們對您技術上的影響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閻維文:我先後拜過幾個老師,他們在不同時期都對我有很大幫助。其中,我在總政歌舞團的老師1985年調去了深圳,我那年冬天和金老師在哈爾濱同臺演出時聊天說想跟他學習,他一口答應,回北京後我就跟團裡申請,以單科走讀的形式,每週到金老師那上兩節課。當時因為演出相對比較少,所以那一年多按部就班的學習讓我把基本功打得比較紮實。因為當時我的聲音相對比較“捏”、比較緊的問題,所以金老師主要教我怎樣把聲音鬆開,令我有了很大進步。

1986年在青歌賽獲獎後,演出活動多了,上課時間也就不固定了。但因為我和程志是戰友,下部隊常住一間房,所以我就請他做我的老師。程志本身是男高音,他將自己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

程志的方法是下了臺就不放聲唱,而用弱聲、小聲去練,在唱的同時想著聲音的位置、氣息的運用和嗓子打開的程度,以形成良好的發聲習慣,練到一定程度,上臺也會自然而然地科學發聲了。不過,這種方法必須靜下心來,而我當時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練習。

今年,我52歲還能有這樣年輕的聲音和這麼好的嗓音狀態,和程志教我的這個方法以及我自己天天堅持練習有很大關係。其實,帕瓦羅蒂能唱到70歲,靠的也是堅持訓練。

問:把“捏”著的嗓子鬆開有沒有什麼秘訣?

閻維文:就是儘量讓聲音放鬆、打開。不過,聲樂是辨證的,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整。年輕的時候讓聲音鬆弛,聽起來會雄壯一點、成熟一點,但如今,我會把聲音相對收攏一些,讓音色顯得更年輕。

唱歌聲音要送遠,不要太響,唱母音的口型不要變!


飆高音也是“走鋼絲”

問:您被稱為“中國民歌界第一男高音”,如果讓您總結自己的“殺手鐧”,那會是什麼呢?

閻維文:首先,說實話,是爹媽給了一副好嗓子,如果沒有這個先天條件,後天再努力、付出再多恐怕也達不到目標。

其次,是後天訓練和個人追求。做歌唱演員很苦,因為你是靠嗓子工作,而一個人的嗓音不可能天天都在最佳狀態。加上我們是專業的,幾乎天天都有演唱任務,要保持狀態必須付出很多。除了生活要規律,不抽菸、幾乎不喝酒、不喝冰水等,還要保護和訓練嗓子。這其中,紮實的基本功最重要,當身體不舒服時,就必須靠方法來支撐。

我這幾十年來,從沒停止過基本功的訓練,每天只要有一點時間都會抓緊。不一定是每天起大早吊嗓子,忙起來時是隨時隨地地練聲。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論大小演出,上臺前一定要進行“熱身”,以保證聲音的狀態。這麼多年下來,我感覺這是一個好方法,就像運動員沒活動開沒法上場比賽一樣,不“開聲”就上臺唱歌,對嗓子的破壞也很大。

問:男高音聽說是幾個聲部中最有危險的,您的“熱身”包括哪些內容?

閻維文:男高音的確有危險性,因為女高音到高音區是用混聲,而男高音,不論降B,還是HIGHC,都是用真聲,所以被很多人稱男高音是“走鋼絲的行業”,即便帕瓦羅蒂和多明戈,他們在唱到一些極限音時也會緊張。

正因為危險、難度大,所以更要注重平時的保護和訓練,而“熱身”很簡單,就是練音階,並不斷重複某個自己感覺不好的地方。

唱歌其實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每次我在臺上唱一首歌,臺下已經不知唱了多少遍。我最好的老師就是錄音機,我每次錄完音都會帶回家反反覆覆地聽,第一天很陶醉,第二天開始出汗,第三天可能就要回棚裡重新錄了。而即便《小白楊》這樣唱了多年的歌曲,我現在仍然在不斷地琢磨、調整。

唱歌聲音要送遠,不要太響,唱母音的口型不要變!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擺肚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