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孵出“三大產業區”“五大產業集群” 德令哈工業園區牛牛牛!


五年孵出“三大產業區”“五大產業集群” 德令哈工業園區牛牛牛!

三年前,隨著青海明陽德令哈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首臺兆瓦級高原型風機下線,青海省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實現零的突破。圖為青海明陽新能源有限公司風機組裝車間。

230萬噸純鹼、200萬噸水泥、10萬噸高純氫氧化鎂,2萬噸碳酸鋰、5億瓦時石墨烯鋰電產品、10萬噸高性能高分子結構板材、890兆瓦新能源發電項目、300兆瓦高原型風機制造、2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裝備製造,黑果枸杞精深加工、100噸冬蟲夏草子實體……作為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重要戰場,德令哈工業園區就像一個巨大的“孵化器”,五年時間孵出了“三大產業區”“五大產業集群”,一個集約化、規模化、高標準、高效益的工業園崛起在柴達木盆地。

德令哈工業園區核心區面積達75平方公里

作為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一區四園”之一

是試驗區重要的綠色產業和新能源產業聚集區

是試驗區“兩核”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核

......

近年來,園區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按照穩定發展鹽鹼化工產業、重點推進原材料加工、積極推動裝備製造業、全力推進特色有機生物產業、打造信息物流產業的總體思路,以構建發展循環經濟主導產業體系為核心,突出特色優勢產業,逐漸形成了綜合產業、綠色產業、新能源產業三大產業區,鹽鹼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裝備製造產業融合發展的五大產業體系,產業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初步顯現。


目前,園區入駐企業由原來的30餘戶增加至100餘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青海發投鹼業、中鹽崑崙鹼業、海西化建、海西華匯、日晶光電、中航硅材料、金海建材、青海明陽等8家企業產值超億元。201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7.25億元、工業增加值14.27億元。


從察爾汗鹽湖鉀肥生產時廢棄的水氯鎂石,到西部鎂業利用水氯鎂石生產高純氫氧化鎂時產生的蒸氨廢液,再到金鋒實業利用蒸氨廢液生產氯化鈣產品,最後西部鎂業再回收金鋒實業生產氯化鈣時從蒸氨廢液中分離的冷凝水。這一全面、完整的循環產業鏈,不僅是柴達木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更加清晰的典範,更是德令哈工業園區闊步前行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