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藝2018:百媚千紅的“流量春天”,誰被淘汰誰能留

實習生 陸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

2017年,在眾多娛樂綜藝霸屏的情況下,《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綜藝實現“逆襲”,贏得觀眾的熱烈好評。不少業內人士稱“文化類節目的春天要來了”,隨後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也緊跟這一潮流。

2017年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播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超過50檔,2018年總數量或將突破70檔。井噴式湧現的文化綜藝和可觀的流量數字,儼然構建了看似百媚千紅的“春天”。然而我們也看到,這一年,有些節目轟轟烈烈打響第二季時,相關話題度和關注度明顯不如第一季;“春花”雖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仍是幾個頭部節目。

能在“獨創”和“跟風”的較量中真正留下來的贏家須具備哪些特質?

文化综艺2018:百媚千红的“流量春天”,谁被淘汰谁能留

相比於去年同類節目的扎堆刷屏,今年的出品方有意在“內容創新”上加大投入,《圓桌派》《一本好書》《鏘鏘行天下》《上新了,故宮》《博物館奇妙夜》等節目的播出都引起不小的關注度。

今年10月起播出的《一本好書》給觀眾帶來新的驚喜,豆瓣評分已達9.3分。有網友表示,節目“從表演到舞美,從立意到品質,都體現著節目組的誠意與態度”,但也有人認為“戲劇表演大方式還是不能表達語言的美感和作品的深度”。

不同於以往嘉賓朗讀作品片段的方式,在《一本好書》裡,觀眾可以看到演員在環形舞臺上動情演繹作品情節。服裝、道具上也力求逼真,作品內容的呈現融入了演員自己的情緒與理解。

例如在錄製《三體》時,為了真實表現未知感,趙立新只背了自己的臺詞,沒有看完整個劇本,他說:“我希望在現場才知道它接下來發生什麼,這樣才能更符合科幻的氣質。”

此前已停播的《鏘鏘三人行》,今年9月以《鏘鏘行天下》的方式重新“復活”,竇文濤帶著熟悉的嘉賓許子東、周軼君等,走出傳統演播廳,用行走的方式看世界。竇文濤和小君君在阿加莎曾經睡過的床上,上演“諜戰戲”;開心得在澡堂“打滾”;實現和許老師“共浴”的夢想。

看看這一次嘉賓們的行程:尋著諾貝爾獎獲得者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純真博物館》,到當地的“純真博物館”參觀,和帕慕克暢快對話;在許蕾姆蘇丹裡搓澡;逛逛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等地標;在風景絕佳的海邊餐廳大快朵頤。

文化综艺2018:百媚千红的“流量春天”,谁被淘汰谁能留

“走出去”,這種節目形式對於觀眾來說是新鮮的,通過嘉賓的行跡我們可以看到作家鮮活的生活環境,瞭解作者寫作的背景環境,對於書中的人物也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純真博物館”,這是根據帕慕克同名小說建立的實體博物館,裡面存放著小說女主芙頌所用過的成千上萬的小物件:裙子、皮鞋、寶寶、耳環,甚至掐滅掉的4000多個菸頭……嘉賓們一手拿著書,一邊對應著尋找博物館裡的物件兒,一邊聊著那純真、錯綜、像被驚濤衝擊心臟的世間愛情故事。

看完嘉賓們的對話,跟著他們走過書中人物生活過的地方,你恨不得馬上讀完帕慕克的書,訂上前往土耳其的機票,去感受那“痛徹心扉”的單戀苦情故事。這種強烈的情感慾望是以往聊天節目所不能帶給觀眾的,同時,它也不是走馬觀花式的遊覽歷史古蹟,而是給你更大的慾望去渴求知識,去感受各國文化的積澱。

還有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更像是“一個失眠文人的深夜自我獨白”,節目在深夜街頭錄製,梁文道一邊行走一邊和大家推薦書籍,闡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之前引起熱議的《十三邀》,則是許知遠繼續帶著自己的“偏見”來“拷問”世界。彼時與嘉賓們(如馬東、李誕)的思想交鋒與觀點衝突給節目帶來巨大質疑,但這恰恰也是節目的“靈魂”,有思維“矛盾”衝擊,有個人品牌的光彩,才留得住觀眾。

“文化明星”和“明星學者”一直不缺,找到“有根之水”,才是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生存根本。從目前文化類綜藝熱播的現狀看,一個節目的成功關鍵,往往和主創人員的知識結構及氣質緊密綁定。節目的核心文化力,是主創人員必須用他們特有的方式訴說對文學、歷史、世界的理解,幫助觀眾跨越自己的圈層,看向更廣闊的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