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史上,唯一一次力克日本和韩国,获得奥运会资格,却遗憾放弃

男篮史上,唯一一次力克日本和韩国,获得奥运会资格,却遗憾放弃

中国篮球史上,唯一的一次,获得了奥运会资格,但却因为政治原因,遗憾的放弃的就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那个时候,亚洲只有一张奥运会入场券。争夺这张入场券的比赛就是1979年的亚洲男篮锦标赛,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

男篮史上,唯一一次力克日本和韩国,获得奥运会资格,却遗憾放弃

当时亚洲篮坛的三大强国中国、日本和韩国(当时叫南朝鲜)争夺1980年奥运会唯一一张入场券。当时没有电视转播,没有视频录像,只有报纸上的豆腐块文章。

男篮史上,唯一一次力克日本和韩国,获得奥运会资格,却遗憾放弃

网络上盛传的,日本利用主场优势,裁判不断偏袒,罚下中国球员8名,最终,中国队居然4打5,取胜,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年,这支国家队主力前锋李玉林回忆道:“打日本的那场比赛,因为是在对方的主场进行,肯定裁判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偏向,但是没有后来传的那么夸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很久没打过国际比赛,对裁判员的尺度并不熟悉。”李玉林回忆说,“至于什么罚下8个人,4打5之类的,都是完全没有的事情。那场比赛我们打得确实比较艰苦,但是基本上还是可以接受的。倒是最后一场比赛打韩国的时候,因为裁判的原因,形势要困难得多。”

男篮史上,唯一一次力克日本和韩国,获得奥运会资格,却遗憾放弃

在李玉林的眼中,日本队并不是中国男篮真正意义上的最大考验,最后一战面对韩国,才是一场最艰难的恶战。

韩国队对于奥运会的门票同样觊觎已久,他们的国家队在那一年早早开始集训,做了周密的准备。一千多旅日韩侨来到现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拉拉队,而当时的亚洲篮协主席也是一位韩国人,在他的直接授意下,一名来自苏联的裁判担任了本场比赛的主裁,而当时的中苏关系,并不友好。

比赛一开始,中国男篮就受到了裁判不停的特殊照顾,“三秒”、“打手”、“带球撞人”纷至沓来。司职二中锋的邢伟宁上场不到五分钟就被罚出场,主力中锋、亚洲第一高度穆铁柱打了不到十分钟就4次犯规。下半场开场仅30秒,穆铁柱便被罚下,不久之后另外两员大将匡鲁彬和王宗兴也先后被罚下。

对裁判的不适应和不满,让中国队陷入了严重的急躁当中,他们的命中率仅仅维持在三成左右。而对手韩国队则完全掌控了比赛的主动,里突外投,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

中国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比分的落后。常年以来,中国男篮在亚洲一直占据绝对的身高优势,无论对上谁都是“以大打小”。但面对当时的情形,大个子们都被罚下,内线两名球员张卫平和李玉林,一个1米98,一个只有1米93,身高都不够2米。外线的三人更全都是小个子,中国队场上阵容的平均身高,完全落了下风。

中国男篮的主教练马清盛在球员时代曾经被人称作“马快手”,抢断神鬼莫测,经常从对方手中断球。因为抢断,他的双手在几十年的篮球生涯中多次骨折筋断。退役之后,他的7根手指甚至已经完全变形。

马清盛请求了一次暂停,之前他也一度因为裁判的裁判气得够呛,但这个时候反倒是恢复了平静,他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听好,我们现在把联防换成盯人,防守的时候给更多的压力,一定要封住对方的中投。进攻的时候不要手软,内外线多导导球,有机会坚决就投。”这突如其来的变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祭出了“小个阵容”的中国男篮,将比赛的节奏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密不透风的紧逼防守,一下子把对手打懵了,中国队则抓住机会接连利用抢断完成快攻和反击。1米93的李玉林化身成为球队进攻的一柄尖刀,最终中国男篮顶住压力以94-88逆转战胜对手。获得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