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反導系統意在應對美國打破戰略平衡圖謀

俄新型反导系统意在应对美国打破战略平衡图谋

俄羅斯軍方稱俄空天部隊在位於哈薩克斯坦的薩雷沙甘靶場進行了一枚改進型短程核反彈道導彈的試射,並取得成功。 現場圖片

12月1日,俄羅斯官方發佈視頻,展示了俄空天軍在哈薩克斯坦“薩雷沙甘”靶場試射升級版反導系統的畫面。在經過一系列測試後,一枚反彈道導彈順利完成了任務,按指定精確度擊中了目標。該型導彈將裝備俄羅斯空天軍,旨在防禦敵方的空天打擊。

俄媒稱,視頻中試射的攔截彈是53T6短程核反彈道導彈的改進型。而作為原型的53T6反彈道導彈,正是蘇聯時期主要反導系統A-135的組成部分。

近年,俄羅斯逐步恢復了A-135系統的攔截能力,並研發第三代戰略反導系統A-235,已多次成功完成試射。同時,俄羅斯正整合反導和防空系統,加快部署S-400防空系統,研發新一代的S-500系統,目標是形成“高低搭配”的空天防禦佈局。

美國打破戰略平衡,謀求單方面戰略優勢

俄羅斯實行這些舉措的目的,是為應對美國打破現有戰略平衡的圖謀。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通過撕毀原有的條約、研發新型軍備等方式,企圖謀求單方面的戰略優勢,在核領域鑄造難以攻破的“盾”和無可匹敵的“劍”。

在導彈防禦領域,2001年美國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後,開始在本土、歐洲和亞太地區積極部署反導防禦體系。2017年5月30日,美軍完成了全球首次洲際彈道導彈攔截測試。如果美國能夠熟練掌握該技術,並在主要戰略要地部署,將使俄羅斯現有核武器的威懾力大打折扣。

在進攻性戰略武器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必須加強核武庫建設,推動美國核武器、核基礎設施和運載系統的現代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稱,未來30年,美國將在核力量建設上花費1.2萬億美元的巨資,更新其“核三位一體”中的每一部分。

俄美之間的《第三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於2021年到期,但特朗普政府對核武器的熱衷使此條約前景堪憂。在普京和特朗普首次通話時,普京就要求將該條約按規定延長5年,但特朗普予以拒絕,認為該協議的達成是奧巴馬的錯誤。

不久前,特朗普還宣稱要退出《中導條約》,目的是在歐洲和亞太地區部署大量中程和中短程彈道導彈。這些導彈機動性和突防能力強、預警時間短,裝載核彈頭後能作為戰術核武器對其他核大國進行有效威懾。

俄新型反导系统意在应对美国打破战略平衡图谋

美俄圍繞戰略穩定競爭日趨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與美國並列的核國家,俄羅斯必須努力維持與美國的戰略均勢,才能維持大國地位。普京在新任期伊始就表示,俄羅斯將繼續鞏固武裝力量,優先方向是戰略核盾牌和空天軍。俄羅斯一方面更新、改造原有的反導力量,開發新的反導系統。

另一方面,俄羅斯將重點放在了更新戰略核武庫上。俄羅斯《2018-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的首要優先方向就是發展戰略核力量。陸基方面,俄羅斯正批量生產亞爾斯新型洲際彈道導彈,井式部署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彈道導彈也在2017年底進行了首次試射。“邊界”公路機動型戰略導彈已完成5次試射,這些導彈將構成未來俄陸基戰略核力量的中堅。

空基方面,升級後的首架圖-160M2戰略轟炸機於2017年底下線,預計2023年開始批量裝備。海基方面,已有3艘最新型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交付海軍,5艘正在建造,6艘計劃建造。隨著技術的完善,最新型的“布拉瓦”海基洲際導彈的試射成功率也在不斷提高。

可以看到,美國和俄羅斯圍繞戰略穩定的競爭正日趨激烈。在俄美涉及戰略穩定問題的三份主要條約中,《反導條約》早已被撕毀,《中導條約》名存實亡且即將被撕毀,《第三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也將到期。未來,我們很可能將面對一個美俄等大國再度展開核競爭的時代,而這也將對世界產生深刻影響。

□陳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助理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