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2018年4月23日~24日,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一婷、漳州市政协 文教卫体委副主任谢艺麟及研究会其他成员一行来到平和,深入调研闽南文化。

林晓峰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山格镇蔡家堡的闽南建筑、闽南民俗、闽南宗教文化;霞寨镇高寨村蜜柚特色文化,高峰生态谷茶文化;坂仔镇林语堂与闽南文化;五寨乡埔坪村闽南宗族文化;南胜镇法华村平和窑与海丝文化。每到一处,林晓峰都与镇村干部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各个文化点的情况。调研期间,平和县县委书记郭德志在坂仔会见了调研组一行,研究探讨了如何持续开展并深入推动林语堂文化、王阳明文化学术研究的长效机制;平和县政协主席张茂杞参加在山格、霞寨的调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榕城参加在坂仔、五寨、南胜的调研。

闽南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融合了闽越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吸收了异域有益文化,既保留了闽越文化、中原汉文化的基本色彩,又具有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特色。闽南文化是闽南民系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其内涵非常丰富,大致包括以下16个方面:方言、口传文学(谚语、歌谣、传说故事)、物质生活文化(衣食住行)、生产技术文化、民间艺术(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游艺(儿童游戏、成人游戏)、民间医药、闽南商贸文化、闽南宗教文化、闽南先贤及其学术思想、闽南大众传媒、闽南名胜、闽南民俗、闽南民间信仰以及闽南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在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近两千年的历史里,平和有许许多多精彩传世的创造和发展。尤其自1518年置县以来,出现了林语堂、周碧初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极大的文化名人甚至是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建造了绳武楼、庄上大楼、桥上书屋等建筑工艺高超的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并传承了龙艺、走水尪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拥有灵通山、三平寺等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漳州平和人把闽南文化从核心区传到台湾等集中区,同时又在明清以来的海洋贸易中发展了海丝文化。平和,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民系与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1.

蔡 家 堡

蔡家堡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据史料记载,隆庆村于南宋绍定元年(即公元1228年)开基;开基人是漳州一带的蔡氏先祖蔡允恭的第二十一世孙蔡期远。蔡期远的后裔子孙,世世代代在隆庆村这里生活繁衍。隆庆村地形形似“牛脚印”,在蔡氏族人眼里,这里是一块“卧牛”风水宝地。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蔡家堡的民居,具有明显的闽南建筑风格,上部主体结构经历多年、不断修缮加固改造,而基础部分建在城墙上却从未变更过,沧桑、陈旧又略显破败的石木结构石墙红瓦“贫民”楼房,象极一个上了年纪的长寿田野老人,满满都是历史的见证。蔡家堡的城墙成“U”字形,连绵750米长并连成一体的“城堡”,堡内有院,院内有屋,从外看象是一整栋的“连体别墅”,从里看又象是一个错落有致的村落,独具特色,这里是研究闽南建筑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蔡家堡将武狮文化融入到传承有700多年历史的走水尪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双狮走水尪”民俗文化活动。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在每年正月初五日, 隆庆蔡家堡都会举行王爹及众神明出巡行香活动,并在花山溪上,进行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活动---“走水尪”,人们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家添丁进财......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2。

高 寨 村

“高山、生态、柚海”是高寨村最大特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村立足山地资源优势,持续多年开山种植琯溪蜜柚,种植蜜柚达5000多亩。该村以蜜柚文化产业、生态乡村旅游为载体,打造环境美、产业优、宜居、宜游的“柚海人家、富美高寨”。巧借山形地势、产业气势、文化造势,人文与自然浑然一体,并发挥人均4亩果的规模优势,“春赏柚花、秋摘柚果”,提高产业附加值。

村子被誉为柚海“布达拉宫”,村民新建的一幢幢洋楼置身在柚海中,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站在村部前的观景平台上俯瞰,触目所及,几千亩的山野全是柚子树,一条观光木栈道蜿蜒期间,就像一条金色腰带,颇为壮观。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3

高峰生态谷

九龙江高峰生态谷项目位于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官峰村和钟腾村,范围覆盖钟腾村榜眼府第及周边土楼、高峰茶场、上官峰行政村和下官峰自然村。是由平和县人民政府、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合作投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建设年限为6年,景区占范围3600亩,分期建设一谷五区多景点。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大地指纹(高峰生态谷茶场)

九龙江高峰生态谷旅游景区,拟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茶文化、原乡情、童话村的深度体验式旅游景区。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全球最大的蚂蚁雕塑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高峰生态谷集装箱宿营区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4.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故居位于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是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24岁传教所建的基督教堂旧址,也是林语堂的出生地。闽南的山水、闽南的文化对林语堂的一生影响至深。他在《四十自叙》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林语堂笔下的西溪山水


林语堂还是漳州籍唯一的世界级文化名人,林晓峰2017年6月在接受以做最闽南报道出彩的《台海》杂志的专访时谈到:“我跟同事合作提交的论文《林语堂是闽南文化的传播使者》,平和是林语堂的出生地,这里随处可见闽南文化因子,长期浸润其间的林语堂,闽南文化养成早已在心中扎根,并将这种体悟植入文学创作,反哺和传播闽南文化。”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坂仔镇全球最大的烟斗


5、五寨乡埔坪村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始建于明末清初,坐北朝南,为辛亥革命运动、闽南军司令林祖密的宗祠,其林氏家训“勤、诗、悦、礼”对子孙后代影响深远。传裔孙渡台已传十一代,人口众多,形成了著名的“雾峰林家”。马英九为其敬题“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湾世家”,连战为其敬题“雾峰林家宫保第:禆海累世垦荒城,蓬莱万世通京衢。”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6、南胜镇法华村田坑窑

南胜镇田坑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之一。近年来,南胜镇因地制宜,将克拉克瓷文化和“海丝”文化融入南胜镇田坑窑文化景区建设中,吸引诸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走进平和实地考察闽南文化

在平和二天的调研中,林晓峰多次要求平和的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推动闽南文化的发展;要不遗余力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