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不言苦 追求无止境——记灌南县堆沟港镇堆沟村支书房海霞

奉献不言苦 追求无止境——记灌南县堆沟港镇堆沟村支书房海霞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她的人生格言;她心系群众、履职尽责,带领群众促发展、奔小康,深得老百姓拥护和爱戴;她用自己的“为民”情怀,谱写了一曲奋进的长歌,先后荣获“堆沟港镇十大最美村官”、“灌南县道德模范”、“连云港市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灌南县堆沟港镇堆沟村党总支书记房海霞。

巾帼不让须眉 当好发展“领路人”

房海霞今年39岁,2000年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便一直心系农村发展。2013年,为人善良朴实、热心村务民情的房海霞被推选为堆沟村村委会主任,2015年正式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之初,房海霞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改变现在的面貌,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何加快村庄发展?村民致富之路在哪里?上任后,房海霞立马进入“角色”,日思夜想,四处奔波找出路。经过一番仔细调研后,房海霞认识到,堆沟村集体收入微薄、农民生活困苦,最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基础薄弱。

“她一上任,便从农业生产抓起。自己带头,没日没夜奔忙,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把村里多年来的滩涂盐碱地改造成了一千两百多亩良田,同时通过整治沟渠河道,又新增了100多亩土地。这些土地流转给农户承包种植,让村集体一下子有了可观的收入。”说起房海霞,堆沟村老村支书姚洪飞竖起了大拇指,“有想法、有魄力,敢想更敢干!”

灌南境内沂河淌因河床洪水长年冲击,导致村里三排河的河水经常堵塞,严重影响村民灌溉。了解情况后,房海霞自己出资10万余元雇用了2台挖机,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亲自指挥工人疏浚三排河,打通了原先村里1000亩土地的排灌系统,赢得了全村干群的交口称赞。

不仅如此,针对村内工业缺乏、产业层次偏低的现状,她坚持招大商,引大资,利用一切机会、人脉,引进企业入驻,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驻村企业傲伦达化工生产技艺相对落后,产能不高,她主动联系,帮助企业实施技改创新。去年,企业累计纳税近千万元。

在房海霞的带领下,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有了改善,但村里的环境却没有多大改变。房海霞紧紧抓住临港产业区房屋征收发展机遇,带领两委干部迎难而上、积极作为,遵循“安置先行”的原则,积极对接开发商、指挥部,最大限度地维护居民利益。2015年底二期拆迁180户居民顺利回迁,堆沟新村动工,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群众利益第一 当好百姓“暖心人”

“群众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房海霞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自从进入堆沟村村委会以来,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到村里的发展思路,小到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房海霞都了然于心。村里有留守老人,房海霞就时常上门唠唠家常,问问冷暖;哪家有什么困难了,房海霞也都心中有数,时常上门帮衬一把。时间长了,村民们都把这位热心的村支书当成了自家人、暖心人。

85岁高龄的伤残军人房永才参加过黄海战役,儿女子孙平时都在临港产业区上班,老人的日常生活都由邻里照料。每周,房海霞都会抽出时间,去陪老人聊聊天,陪老人解解闷。去年春天,本村8岁的小周涛患上了重病,家庭困难,捉襟见肘,房海霞了解到情况后,组织村民捐款3万元,解决了病患儿童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她还主动肩负起孤儿左华青、左华明兄弟俩的监护人。困难户吴和国因病逝世,房海霞先后拿出三千多元给他办理后事。

对居住本村安置区的老人,房海霞主动带头捐资5000元经费,成立堆沟村老年协会,每逢中秋、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村支两委干部为老人“送福增寿”,为老党员“贴春联送温暖”,特别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在他们的生日之际送蛋糕,为8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并献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让老人亲身感受党和社区的温暖。在她的带领下,村里还成功举办了元宵节、消夏晚会、喜迎十九大等庆祝活动,并开展了“爱心助老一帮一”牵手结对活动,以共谋发展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每年向村里的老年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营造了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如今,倡导文明、孝老敬亲、友爱和谐的社会风尚已在堆沟村逐步形成,美丽笑容绽放在每一个村民的脸上。村民胡大妈说:“我们村和以前相比,差别太大了。道路宽敞了,村里干净了,村民富裕了,我们生活也有奔头了,真希望房海霞这个村支书可以一直当下去。”

舍小家为大家 当好党员“带头人”

房海霞是一名村支书,更是一名有着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村党支部的带头人,她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促进“两委”班子团结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村支书是党扎根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我要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落实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队伍带领好。”房海霞说。

房海霞通过组织党员大会和上党课活动,进一步提高村居党员的政治素质,全体党员上下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凡事站在“群众利益第一位”的立场群策群力,共同为集体发展献计献策,为搞好村居的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她努力带好村支两委、党员和群众代表三支队伍,做到上听党的话,下听群众的话,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借助“三会一课”和两委议事日、党员活动主题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日的“三个工作日”制度,强化党员学习,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将党支部建设为坚强战斗堡垒。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要想当好村干部,首先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这是她对党员干部责任观的基本理解。作为党总支书记,“舍小家为大家”成为她坚持的工作原则,“不求群众一处利、不拿集体一分钱,身正示范作好表率”是她的行为准则。

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她始终注重理念学习,建立党员学习制度,坚持做到每月三次集中学习,带头讲党课,组织党员开展怎样做合格党员大讨论活动,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年的“双进双促”和连云港市人大开展的“强市富民我行动”大走访中,她走遍堆沟每个角落,查民情、解民忧,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一定解决,能力范围之外的通过人大代表建议的方式,督促协调上级部门予以解决。

灌南县堆沟镇党委书记张卫锋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房海霞同志用自己的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村党总支书记、市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良好形象。(胡可群 朱贵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