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鋼材價格暴跌,下游企業獲益幾何?

原油、钢材价格暴跌,下游企业获益几何?

見習記者 白宇潔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巖鵬 北京報道

“按之前每升柴油最高7.14元算,我這兒一輛貨車跑1000公里的往返大概花5700塊的油錢。現在油價降到了6.74元,跑一趟的油錢差不多是5400。”11月28日,湖南德通物流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作生在電話中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隨著11月油價下調,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有所下降。

11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第24次調價窗口開啟。得益於國際原油價格連跌,此次調價延續11月以來的下行態勢,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調540元/噸、520元/噸,單次跌幅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油價走低有益於物流運輸業成本減負,也利於節省我國原油進口成本與居民消費成本。那麼,以石油及石化製品為原料的下游企業是否也因油價暴跌獲益?記者採訪瞭解到,鑑於產品售價與原料進價齊降,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雖有縮減,但利潤未增。

此外,幾乎與石油暴跌同步,近三年都處於上漲行情的鋼材價格也在限產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開始下降。根據“我的鋼鐵網”監測數據,11月的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環比下跌14.12%。分析人士認為,鋼價下跌將為以民營企業為主的工業下游帶來成本減負利好。

石油下游獲益甚微

油價下跌能為經濟帶來哪些利好?據英國諮詢機構“凱投宏觀”測算,國際原油價格每下跌10美元,新興市場石油進口國的收入會在GDP的0.5%-0.7%範圍內增加。另有媒體估算,12月1日成品油調價後,居民每加50升92號汽油,便可節省21元。另有觀點認為,油價下跌降低了國內煉油成本,利於資金向技術創新傾斜,可為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契機。

不過,油價下跌的喜悅並未在石化企業及以石化製品為原料的下游製造企業中瀰漫。

河北某國有石化企業的一位財務管理人員在11月30日告訴記者,原油價格降低意味著原材料價格降低,但是運輸費用和加工費用沒變,因此只成本只降低了一小部分,具體降幅視原油庫存和煉油量而定。同時,該財務人員說道:“由於成品油大幅降價,這個月煉油是虧損的。”

安徽塑料製造商耿先生也未感覺到明顯獲益。塑料製造的主要原料是石化製品聚乙烯。據耿先生介紹,受近期原油降價影響,聚乙烯材料價格由每噸萬元以上降至8900元/噸,降幅約15%,接近2008年8600/噸的最低點。但耿先生同時表示,在市場信息充分的塑料交易市場,原料降價,成品價格也應聲而降,總體利潤幾乎不變。

“油價下降確實能給下游帶來一些成本方面的利好,不過因為油價在企業整體成本結構裡面不佔多大的比重,所以對企業成本減負談不上有明顯影響。”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油價還在下行過程中,但在當前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下,石油降價對於企業整體成本減負影響不大。

用鋼行業或迎減負利好

“我的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月30日,25個全國主要城市的HRB400螺紋鋼均價由4917元/噸波動下降至4188/噸,降幅729元/噸;24個全國主要城市的3.0熱軋板卷均價由4241元/噸波動降至3715元/噸,降幅526元/噸。此外,作為冶鋼原料的焦炭、廢鋼也連續降價。

環保限產政策調整被視作鋼價暴跌的主因。今年9月底,生態環境部等國家部委和京津冀晉魯豫六地政府聯合公佈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對鋼鐵、建材、鑄造、有色、化工、焦化等高汙染和高耗能行業,不再“一刀切”式地進行統一的停工限產比例,而是由各地根據情況差異化限產。

徐高向記者表示,此前的限產政策一定程度上是人為削減了鋼鐵產量,“前年開始,上游行業利潤非常高,甚至存在暴利狀況,這顯然是以中下游成本加重為代價的。”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也在11月13日舉辦的第十六屆《財經》年會上發言指出,因面臨上游原料價格攀升與市場競爭下產品價格走低的矛盾,中下游實體企業飽受壓力。“因為你的鋼材漲價了,鋼材造出的汽車沒漲價啊,摩托車沒漲啊。”

另從宏觀數據來看,工業上下游利潤分化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份,鋼鐵、石油開採、石油加工、建材、化工五大上游行業合計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貢獻達75.7%。

“限產政策調整是在為下游企業釋放利好,能緩解下游長久面臨的成本壓力。這在宏觀層面會帶來利好。”在徐高看來,限產政策調整之下的鋼價走勢會讓上游利潤受到壓力,但能為下游帶來更大的成本下降空間。他同時指出,民營企業在中下游行業佔比較高,因此民營企業受到的利好更加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