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上週,A 股上市公司全聚德的第二大股東、持股 5.63% 的 IDG 公開喊話,說要在未來 6 個月內賣光手上的股票。

實際上,今年年初,IDG 就說過要賣光手上的全聚德股票,但到現在只賣了一丁點,佔全聚德總股本的 0.24%。

自家股東拋售股票離開的背後,是資本市場對全聚德未來的看衰。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全聚德是 2009 年上市的,一直到 2012 年,無論業績還是股價都十分風光。

然而,之後六年,全聚德的收入和利潤都原地踏步。在收入遲遲無法突破 20 億大關的同時,全聚德的股價力不從心,一洩如注,相比最高峰時跌去 83%。

最致命的是,作為一家餐飲企業,全聚德被眾多食客吐槽難吃、服務差。高昂的價格,沒有換來高質量的就餐體驗。

在大眾點評上,全聚德的餐廳基本處於三星至四星之間,評價一般。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相比之下,同樣以烤鴨為招牌的“大董”餐廳擁有更好的口碑。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成長沒有捷徑

前不久,網友@gordon 分享了一個關於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故事:

2014 年 4 月,馬斯克首次來中國,我通過關係爭取到和他單獨面談 30 分鐘的機會,見面前瞭解到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最大的困難是建立公共充電站。我認識中石化的高管,中石化願意將旗下 500 個最好的加油站拿出來合作,在加油站建立充電站,加油站有場地、有電、有服務……我覺得這個太棒了。

我見到馬斯克後,寒暄兩句後問他是不是焦慮公共充電站的建設。他說是,我準備說出我的牛逼方案,剛剛說到中石化,馬斯克立即叫停我,“特斯拉的使命是讓世界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石化公司的合作是捷徑,我沒興趣。”

原本 30 分鐘的交流,只進行了 5 分鐘。我記住了真牛逼的人對捷徑不屑一顧。

無論個人還是公司,成長都沒有捷徑。那些走捷徑的人,短期來看獲得了成功,但最後都走了彎路。

全聚德在 2012 年遭遇拐點,就是因為走了捷徑。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捷徑一:依賴公務消費

2012 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限制公務消費。全國中高端餐飲由此遭受重創,湘鄂情、俏江南等餐廳的生意一落千丈,掙扎幾年後黯然退出餐飲江湖。

2015 年初,馬雲在達沃斯論壇說:“如果一家企業只想賺政府的錢,那這一定是家垃圾企業。”

公務消費花的不是自己兜裡的錢,表面上利潤很高,實際上不是真實需求,是泡沫,終究會被戳破。

做生意依賴這種偽需求,終有一天要完蛋。湘鄂情、俏江南就是明證。

全聚德幸運的地方在於,它擁有一塊 154 年的金漆招牌。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對外地遊客來說,去北京必須得嚐嚐烤鴨。而一提起北京烤鴨,全聚德是很多遊客的第一選擇。這點從全聚德門店集中在遊客常去的北京地段就能看出來。

在公務消費被限制之後,遊客消費支撐起了全聚德的收入。但是,這種支撐僅僅是維持原地踏步而已,想要進一步發展是沒戲了。

2013 年,禽流感爆發,雪上加霜,全聚德虧損 3000 萬。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捷徑二:吃老本,不創新

烤鴨市場上,越來越多競爭對手湧現。有業內人士接受《財經》採訪時說,北京目前賣烤鴨的店有 6000 多家,知名的有大董、大鴨梨、便宜坊、四季民福等。

其中,同樣定位中高端的大董,可以說是全聚德最大對手。

口味上,大董創造出的“酥不膩”烤鴨皮脆肉嫩,吃起來一點也不肥膩。

體驗上,大董非常注重餐廳氛圍、菜品創意和器皿搭配,用互聯網的話來說就是有逼格,雖然貴,但讓人感覺這錢花得值。

相比之下,近幾年,全聚德砸在菜品創新和店面升級上的錢並不多,店面環境給人“暮氣沉沉”的感覺,不得年輕人的歡心。

很多人都知道,全聚德的烤鴨上過奧運會、世博會、APEC 會議等國際活動的餐桌;但很少人知道,大董的光環同樣耀眼。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大董辦過家宴;日本駐華大使指定它為宴會餐廳;英國駐華使館指定它為接待英國來華貴賓的特色餐館;還有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吃完大董烤鴨後揮筆寫下——“這裡的烤鴨可以拿一塊金牌”。

提起烤鴨,食客們第一個想起的不再只有全聚德。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捷徑三:依賴資本擴張,忽視組織能力

一個組織的能力,我覺得包括兩方面,制度和人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全聚德的開店策略都是直營與加盟並行。管理加盟店一直是餐飲零售業的難題,不然海底撈也不會堅持所有店鋪自營。

多年來,全聚德一直沒管理好加盟店,一方面食客吐槽在外地吃到的烤鴨每次都是不同味道,而且服務員態度差,就餐體驗糟糕。

另一方面,無論直營還是加盟,全聚德都沒有指導外地門店做好經營。根據財報數據,全聚德多家長年虧損的店鋪如瀋陽店、青島店、鄭州店等,全都在北京以外。2017 年,無錫加盟店的老闆甚至因欠債而跑路。

北京之外很難控制菜品口味,外地店無法維持烤鴨口味一致,癥結很可能在於烤鴨師傅的流失。

中餐非常依賴廚師,烤鴨同樣考驗師傅的手藝。經驗豐富的師傅在烤鴨行業是非常吃香的,因此其它餐廳常常會重金挖走全聚德的烤鴨師傅。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一位在全聚德北京加盟店的烤鴨師傅接受《財經》採訪時爆料:有經驗的師傅,目前在全聚德的月收入只有 7000 多塊;而其它烤鴨店如大董,則會給 10000 塊以上。不少烤鴨師傅因此跳槽。

經驗豐富的師傅離開,自然影響烤鴨的口味。

諷刺的是,烤鴨師傅拿著低收入,而全聚德的高管卻工資大漲。今年上半年,全聚德關鍵管理人員(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相比 2015 年上半年漲了 60.21%!

公司業績沒起色,高管還能加工資,佩服!

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又留不住掌握手藝的人才,全聚德的業績怎麼可能增長。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聰明人都在用笨辦法

曾經有創業者去問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問他怎麼做新業務,王慧文的回答是:“不要做新業務。”

在王慧文看來——

組織做新業務本質上是組織能力的溢出。當企業做一個業務也好,做多個業務也好,做一段時間以後你的組織能力已經可以把這個業務做得很好了,但同時組織能力還有剩餘,你可以做一些新業務。

當然組織能力的溢出由多方面導致,有可能因為人才的培養,也有可能因為公司平臺化體系建得好、平臺化工具建得好,所以這些都可能導致你的能力溢出。

這些組織能力的溢出,才能保證一個企業在新業務的機會出現時能抓住。

……

當一個行業處在市場紅利、市場驅動的環境裡面,大家在組織建設上常常是非常落後的。常常是組織建設很差、業務飛速增長,大家以為自己很牛,加薪、上市。

等市場環境變差,那些飄飄然的公司就會摔得很慘。

前兩年,當美團、百度、餓了麼等外賣集合平臺群雄逐鹿的時候,全聚德試過自己做外賣,自己搭建外賣平臺自己配送,結果做了一年多虧損近 1600 萬,不得不關掉。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全聚德外賣



全聚德做外賣之所以失敗,原因有很多,譬如送餐時間過長令烤鴨口感變差;譬如高價格卻缺少相應的服務和體驗;譬如獲客成本太高,拼不過美團等外賣集合平臺;又譬如吃烤鴨是低頻需求,沒人會頓頓吃烤鴨,專門搭建配送網絡不划算。

但歸根究底,還是王慧文所說的,是組織能力不行。

全聚德連主業(餐廳)都沒做好做透,就分心去做外賣,做得好才奇怪呢。

中式正餐講究烹飪,非常考驗廚師的個人能力,因此很難標準化。標準化難,就很難大規模快速複製擴張,從上市到現在,全聚德平均每年新開的店只有 4 家。

業績停滯,轉型失敗,全聚德的經營可以說陷入了泥潭。但創業做生意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只要不下牌桌,就仍然有機會。


又一大牌涼了?一年虧損幾千萬,股東要賣光股票,加盟店欠債跑路

全聚德外賣



分析過陷入困境的原因後,全聚德已經做出改變。

首先是店面小型化,減少菜量,提高坪效。以前開新店,動不動就幾千平米的大店,現在已經不這麼幹了,新店基本在 1000 平米以下。

其次是加強管理,擴張策略從直營與加盟並行變成以直營為主。

另外,全聚德重新修訂了《特許經營合同》,不再續簽不達標的加盟企業,而且去年按新標準關掉了 4 家不合格的加盟店。

第三,為了留住烤鴨師傅等人才,改革實行浮動工資制,提高師傅收入。

為了傳承好烤鴨的手藝,雖然全聚德用的仍是師徒制,但現在已經是由人事部門統一制定培訓計劃,有考核,有津貼。

為了重新崛起,全聚德做了很多,但未來能不能再現輝煌,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結 語

什麼是笨方法?

從產品、服務、制度等方面修煉好“內功”,風口來了可以飛上天,風口消失仍能保持自己的節奏前進。

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那些主業做不好、老想著做新業務多元化的公司,最終都會大吃苦頭。

正如鏈家董事長左暉所說:“長久來看,所有優秀的組織其實都是這樣,懂得放棄短期看起來不錯的事情,而去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

*本文原創自 派代網,作者 一路順豐,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派代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