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引言:

萌、便當、達人、蘿莉、聲優、宅急便、寫真、御宅族、人氣、刺身、正太、御姐、案內、告白、逆襲、哲學、醫學、生物、化學、自然、思想、理論、數學、科學、手續、資本、幹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階級、生產、唯物論、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矛盾、對立、辯證、實踐、意識、經濟、知識、正解、違和感、花道、劍道等等..”

以上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對話中說到的,寫作中用到的,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和制漢語」已經在你的生活中潛移默化成為交流的「必備品」。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於中國文化,日本一直奉行“拿來主義”,中國也毫不慳吝。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的確切時間點目前尚無定論。其中一種說法是,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695~775年)向日本朝廷進獻從中國帶回的“大禮包”。而他對日本最大的貢獻,是從中國帶來了漢字,並參照漢字偏旁,創造了「假名」。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遣唐使の航路

日本漢字(日語:漢字/かんじ),又稱日語漢字、日文漢字,是書寫日語時(特別是現代日語)所使用的漢字。

日本漢字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中文使用的漢字(包括簡化字和繁體字)大同小異。古代日本幾乎完全使用漢字書寫文言文。自近代以來,出現一部分由日本人獨創的漢字,稱為日製漢字和制漢字,日本官方定為國字,當中部分已被中文收錄。和制漢字主要指未被中文吸收的漢字。最後再從和制漢字中衍生出和制漢語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和制漢語?華制漢語?

和制漢語是指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用的新詞。19世紀末起,大量日語的漢語詞流入中國,成為漢語中的外來詞。這類詞彙的來源可分為被日本人賦予新意的中國古籍裡的舊詞以及日本人原創的新詞;前者如“洋行、社會、經濟”等,後者有“大根、抽象、哲學”等。

與「和制漢語」相對,由中國人或與外國人合作翻譯西方書籍時創制的新名詞被稱為「華制漢語」。如明代徐光啟與利瑪竇翻譯解說的《幾何原本》前六卷中的「平行線」「三角形」「對角」等..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馬泰奧·裡奇(意大利語: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漢名利瑪竇,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穌會意大利籍神父、傳教士、學者。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日本引進的漢字詞大致有三大類

(1)日本固有的詞彙。如場合、場所、舞臺、道具、服務、副食、複習、表現、身份、交通等。

(2)19世紀末,日本人將歐美的詞語譯成的新詞,再翻譯為漢語的詞語。如主動、肯定、否定、文學、路線、鉛筆、保險、分析等。

(3)80年代以後進入中國的新造詞。如人妻、料理、壽司、新幹線等。

那麼如此豐富的漢字詞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呢?

18世紀中葉,日本開始有人翻譯西方新事物。19世紀明治維新時代,日本人大量系統性翻譯西方書籍,為解決翻譯新概念時“無詞可用”的問題,利用漢字表意的特性翻譯出一系列意譯詞。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推行義務教育在全日本各分區建立學校,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日本人借用漢字系統性意譯了西方先進概念,大量外語湧入日本,他們用漢字進行翻譯和解釋,起初在翻譯時陷入不少無詞可用的困境。由此創造出了眾多的和制漢字及漢字詞。隨後,我國留日學生,如孫中山,魯迅等中國新時代知識分子直接從日語中將這些詞彙「拿來」,它們便順利進入了漢語語境。

中國的「維新志士」與華制漢語

其實有許多西方外來詞中國都曾經擁有自己的華制詞語,例如維新志士譚嗣同曾在其哲學著作《仁學》中,將代表「客觀規律」的英語譯為「天理」,將神學宗教譯為「神教」,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譯為「格致」意為即格物致知,以表示研究自然之物所得的學問。。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其實許多中國所翻譯的外來詞,完全符合翻譯的核心理念——「信達雅」。但無奈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信息大量湧入導致許多優秀的「華制漢語」遭到時代和人民的唾棄。

給大家舉部分栗子:

華:烏托邦 和:理想鄉

華:資生學 和:經濟

華:拓都 和:全體

華:官品 和:生物

華:部勒 和:部署

華:群學 和:社會學

華:邏輯 和:論理

華:天直 和:權利

華:天演 和:進化

等等..

日本「國字」,音讀和訓讀?

那些被日本「改裝升級」後的全新漢字,被稱為日本

「國字」,而這些字很大部分未被中文所收錄。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國人去日本的時候,看到許多漢字明明很熟悉但卻又很陌生不懂其意的原因所在。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漢語的音韻構造與日語由很大差別,所以日本人在學習漢語時只能模仿漢字的原音,後來這些讀音受到日語的影響演變成日語化的發音,被稱為「音讀(音読み)」。同時,日本人還會講一些日本原有的詞彙以漢字替代,不管漢字原來的發音如何,指利用漢字的字義來記錄這些原有的詞彙,這樣漢字就產生了另一種讀法,稱之為

「訓讀(訓読み)」。

如:

  • 峠(とうげ,tōge):山口,鞍部。同“嶺”。
  • 榊(さかき,sakaki):紅淡比(植物名)。
  • 畑(はたけ,hatake):旱田,田地,專業的領域。
  • 辻(つじ,tsuji):十字路口,十字街,路旁,街頭。
  • 躾(しつけ,shitsuke):教養。不常用,同“仕付け”。

比較典型的字詞例子就是日語:大根(だいこんdaikon)和中文蘿蔔(luobo)

漢字對現代日本的影響

日本政府與1946年公佈了1850個「當用漢字」,即應當使用的漢字。「當用」以外的漢字改為假名。1981年又修訂為1945個「常用漢字」,不再強制國民使用漢字。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漢字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在日語裡面表達非常正確,或者書面性質的詞彙都是漢語。日本人的名字一般是由4-5個漢字組成,極少使用假名。而在正式的情況下,尤其是文書契約,嚴肅的書籍裡面,漢字佔據很大篇幅,可以說是離不開漢字。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但實際上漢字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都是讓人十分頭疼的,可以明顯感覺到大部人人都在最低限度地使用漢字,能不用就不用。所以很多人都直接用假名代替了複雜的漢字。有時,在日本寫東西的時候大量運用漢字,還會被稱讚很厲害呢。

爭議的聲音

對“近代新詞都是從日本流向中國”的批評

據日本成城大學教授陳力衛的研究指出,有些人不加考證地照搬“近代新詞都是從日本流向中國”的說法,導致這種說法愈演愈烈並且快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他認為這種說法有許多誤解和臆說,其中最大的一點是完全忽視了由中文直接進入日語的大量新詞。

他指出近代新漢語詞可分為三類:

(1)中國創造、流入日本的新詞:電氣、電報、電信、鐵道、工業、銀行、保險、醫學、化學、直徑、風琴

(2)日本用中文的古典詞對譯外來概念:演說、主義、經濟、社會、文學、文明、教育、藝術、思想、自由、交通、流行、革命

(3)日本創造、流入中國的新詞:電話、商業、情報、象徵、科學、美學、美術、哲學、心理學、地理學、天文學、客觀

陳力衛表示,一般人完全沒意識到第一種的可能性,而媒體報導又只基於第三種的事實,再將第二種擴大解釋,便導致了一面倒的結果。他亦指出:“……迄今為止好多被認為是從日本進來的詞實際上早就存在於英華字典中或西學新書裡了,這一事實在中國國內的漢語研究領域內恐怕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沒有日本就沒有如今的現代漢語!這是真的嗎?

現在有人認為在孟子年代已出現的“人民”一詞也是“和制漢語”

結語: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這不襟會讓人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先「維新」,先對西方文化打開國門的是同時代的清政府,或者更早時期的中國政府,如今的語言又將會是怎麼樣的體系呢?

希望中日友好40週年的如今,我們鱷魚日語可以為中日友誼儘自己一點綿薄之力,成為各位努力家們尋夢路上的一塊磚瓦,實現中日共同進步。

來鱷魚學好日語,鱷魚的日語教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