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天

“為人民服務”——每當走過長安街莊嚴肅穆的新華門,這5個大字便會映入眼簾,帶著歷史的著色,直抵人心。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檢察機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立檢為公,司法為民。改革開放40年,驀然回望篳路藍縷的中國人民,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願景正一步步成為現實並獲得新的發展。

嚴查犯罪——依法嚴查危害民生的各類犯罪,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1998年除夕夜,正當千家萬戶歡聚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時,山西大同、朔州等地的電視熒屏下方出現一行小字——“緊急通知:我市近日流入清徐、文水、孝義生產的散裝白酒,已造成嚴重後果,望廣大市民不要飲用。”

1月30日,大年初三,下午3點半,山西省檢察院接到朔州市檢察院的報告:當地發生多人飲用含有高濃度甲醇的散裝白酒中毒事件,造成27人死亡。案件發生後,朔州、大同、呂梁在第一時間成立由當地檢察長擔任組長的辦案組,並抽調近百名辦案骨幹力量充實其中。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由於檢察機關的提前介入,以最快的時間掌握了原始證據,保證了案件隨報隨捕、隨到隨訴。1998年3月9日,山西假酒案作出一審判決,王青華等6名主犯被判處死刑。

上護國計,下佑民生。40年來,正是通過一件件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案件、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鋪上了濃重的民生底色,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依法嚴查危害民生的各類犯罪,及時回應群眾關切。40年來,全國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和深入開展了一系列專項工作——

➤食品安全大於天。為保障食品安全,全國檢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重拳出擊,打響了“餐桌保衛戰”。2011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為期兩年的嚴肅查辦危害民生民利瀆職侵權犯罪專項工作。2014年11月牽頭制定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2015年12月與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等共同制定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從嚴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從嚴懲治“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緊盯問題奶粉、地溝油、病死豬肉、非法疫苗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連續4年開展專項立案監督,掛牌督辦龐紅衛等人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等986起重大案件。

➤農安天下安。建立涉農檢查工作站、查辦涉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打擊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犯罪……2012年2月,最高檢部署開展查辦和預防涉農惠民領域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各地檢察機關反貪部門積極加大辦案力度,集中查辦了一批發生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土地礦產、惠農補貼等重點領域和環節中的案件,截至2012年底,提起公訴8842人,經法院審理,對5058名涉農貪汙賄賂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判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40年來,檢察機關在保護全民創造力轉化生產力上不遺餘力。2010年10月,全國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到國務院部署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中,將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列為重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2012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涉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6959件12782人,提起公訴10693件18696人;同時,對146件重大案件掛牌督辦。

公益代表——讓人民群眾在一呼一吸間感受到檢察為民的溫度,檢察機關一直在路上

走進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銀子市街90號,“大染坊”三個字映入眼簾,創辦於1898年的東元盛大染坊是周村三大染坊之一,也是電視劇《大染坊》的原型。

“絲綢行業的鼎盛勢必帶來汙水處理問題。”已退休的周村區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王德富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的情形,“除了汙水處理不當造成的水域汙染,粉塵汙染、廢氣汙染、自然資源濫採濫伐等問題也頻頻出現,老百姓反映強烈。”王德富口中的汙染問題主要發生在淄博市周村區與濱州市鄒平縣超過25公里的邊界地帶,那裡分佈著數百家化工、火電、碳素、耐材等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類企業。幾十年裡,從“各個擊破”到“聚力合作”,當地檢察機關在治理汙染問題上不遺餘力:在全國率先建立區縣級“跨區域環境汙染綜合治理快速反應協查機制”,取締、關停60多家企業,治理230餘家高汙染企業,探索出了在跨區域聯合治汙方面可推廣、可複製的“周村鄒平”監督模式。

改革開放40年,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成為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檢察機關重拳出擊、猛藥去痾,多措並舉保衛公共利益。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生態安全的犯罪,守護好綠水青山。依法懲治危害生產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犯罪,努力減少公共安全事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穩步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自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檢開展為期兩年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以來,覆蓋所有授權領域,涵蓋所有案件類型,得到了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正式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之後,全國各地檢察機關深入摸排案件線索,突出辦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增強公益保護實效。青海省檢察機關把公益訴訟列為“一把手”工程,上海市檢察院與高校共建公益訴訟研究中心,北京市檢察院第四分院提起該市首例大氣汙染民事公益訴訟……如何讓人民群眾在一呼一吸間感受到檢察為民的溫度,檢察機關一直在路上。

特殊保護——結合辦案延伸監督效果,不斷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愛和服務

2013年1月14日,隨著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檢察院主辦檢察官在犯罪記錄封條上蓋上印章,17歲的王華(化名)開設賭場罪的涉罪記錄就此被封存。這是修改後刑訴法正式實施後,該省未成年人輕罪檔案封存第一案。

司法為民,不只是雷霆萬鈞,也有春風化雨的一面。改革開放40年,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延伸監督效果,不斷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愛和服務。

早在2009年,上海市檢察院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省級檢察機關獨立建制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機構,探索建立了未成年人不羈押風險評估、輕微犯罪記錄有條件封存、親情會見制度等。2010年,按照中央六部門聯合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體系的若干意見》,檢察機關進一步完善法定代理人到場、品行社會調查、羈押必要性評估、不起訴跟蹤回訪、分案起訴、量刑建議、刑事和解、社區矯正等項工作。2012年10月,為了貫徹修改後刑訴法的新要求,最高檢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決定》,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各項措施和要求。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檢察歷程,受到司法保護“偏愛”的不僅僅是未成年人,每年的檢察工作都會留下司法保護的重重印記:2008年,擴大司法救助範圍,對刑事被害人因無法獲得犯罪人經濟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給予救助;2009年,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於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加強殘疾人控告、申訴等權利的保護;2010年,堅決打擊侵害殘疾人和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的犯罪,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一年間共起訴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嫌疑人4422人;2011年、2012年,積極履行檢察職能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檢務公開——推進檢力下沉延伸法律監督觸角,把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從一張桌子、一根條凳的“接訪攤”走進集市,到12309檢察服務大廳全面推開。改革開放40年,檢察機關從不忘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魚水深情,積極探索檢務公開新機制,主動幫助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

拉近檢民距離,各地檢察機關紛紛推行預約接訪、點名接訪、開設民生熱線等措施,開通全國統一的舉報電話;推進檢力下沉,延伸法律監督觸角,各地檢察機關探索設立派出檢察室、檢察聯絡站等,完善聯繫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把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最高檢高度重視,把網上信訪大廳建設作為深化檢察改革和司法為民的具體措施紮實推進。

2016年,全國四級檢察機關積極運用全聯通遠程視頻系統,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導入有序軌道。這一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接訪11071次,接訪工作從單向宣告公開向雙向互動公開轉變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7年3月11日,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子模塊“人民檢察院網上信訪大廳”完成建設,並率先在最高檢投入試運行。自開通以來,群眾網上信訪踴躍,呈逐步上升趨勢,僅頭10天就接收1000餘件,其中僅群眾訴求就達900餘件。

多措並舉的檢務公開為檢察機關與群眾的互動打開了新局面,也對檢察機關司法辦案的公開度和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制度是檢察機關推行檢務公開、主動接受人民監督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保障法律監督職能正確行使的重要舉措。

2017年6月28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實行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的規定》。據發佈會透露,2016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結不服檢察機關處理決定的刑事申訴案件2714件,其中公開審查546件,公開審查案件息訴率達84%。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的要求落到實處,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今年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全國檢察干警再次動員,發出以民為本的衝鋒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改革開放滿載期許,司法為民任重道遠,展望未來,全國檢察機關唯有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堅守本職,朝著實現全體人民美好願景的方向,再次出發。

為了方便大家第一時間找到我們

請給廣州檢察標顆小星星吧!

老百姓是天

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