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藥一味 柴胡


公元40年,東漢,在一隊支邊隊伍,也就是開發大西北的人群當中,有一位醫生去世,葬在甘肅武威,他隨身攜帶的醫書也陪伴在他身邊,靜靜的,跨過了快兩千年的時光,直到重見天日。

現代的人,仍然認識兩千年前的字,醫書上面記載藥物,茈胡、麥冬、天冬、桔梗、川芎、桂枝、蜀椒等等等。

醫術上的藥物人們至今在用、治療方法也在用。

茈胡即柴胡 如圖。

柴胡,分北柴胡或狹葉柴胡等,在中國有30多個品種,多可入藥,藥用取其根、根莖或全草。

柴胡,又有地燻、山菜、茹草、柴草別稱,

《神農本草經》 “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傷寒論》中柴胡配不同的藥治療不同的病,柴胡功效的演繹空間很大,能跟柴胡做朋友的中藥很多。

“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

柴胡,味苦、辛,性平、微寒;歸肝、心包絡、三焦、膽經;功能清熱解表、和解少陽、疏肝解鬱、昇陽舉陷等。



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而為治療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千等少陽證之要藥。



現代藥理認為柴胡有解熱、鎮靜、鎮痛、鎮咳、抑菌、抗炎、保肝、利膽、降血脂、增強免疫等作用.而且待進一步開發。



柴胡毒性小,

它的製劑在臨床上多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等證。



柴胡對上呼吸道感染性發熱、咳嗽、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流行性腮腺炎及 對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多形紅斑、扁平疣、尋常疣、癌症發熱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