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蘭理工丨劉翠蘭:與甘工大結下的半世土木情緣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快70歲的時候,劉翠蘭還和研究生一起換乘幾輛公交車,去蘭州城郊的省建二公司混凝土站做實驗。為了確保成分配比合理,除了用手抓起一把砂土直接感受材質外,她還要像過去一樣,爬上很高的混凝土攪拌站親眼看了之後才放心。在她看來,做土木工程學科的實驗、教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不髒不累,也不辛苦,而是她一生摯愛的、不捨的事業和牽掛。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女,漢族,河北省灤南縣人。1936年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1961年畢業於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並提前留校。1962年調往齊齊哈爾市“建築勘測設計院”,任結構設計技術員。1965年調往甘肅工業大學(現蘭州理工大學)任教,1992年晉升教授。先後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甘肅省“教書育人”獎、蘭州理工大學 “學生愛戴的教師”等殊榮,曾擔任教研室主任、學校學術委員、基建委員會委員、省教授諮詢委員會委員、省高校高評會委員等職。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所獲部分榮譽證書

上世紀70年代末,劉翠蘭和同在甘肅工業大學任教的丈夫祁學仁,到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參與中國首次輕混凝土設計規程相關實驗,由此開始了學校在此方面的探索研究。半個世紀以來,劉翠蘭與甘工大的土木工程學科結下了甜蜜的、無法割捨的情緣,培養出一大批土木工程的學子,很多已經成為國內知名高校和企業的骨幹力量。

-----

-----

著手設計建設八號樓

一頭整齊的短髮、乾脆利落的話語,加上爽朗的笑聲,和如今已是82歲的劉翠蘭交談兩次,你會深切地感覺到她骨子裡那種不服輸、不怕難的勁頭。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在試驗現場的劉翠蘭教授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前排左一)和祁學仁教授(前排左四)與師生合影

1956年秋,劉翠蘭從齊齊哈爾鐵路建築工程學校中專畢業,當時正值建國初期,急需各類人才,學校決定選送12名優秀學生保送到太原工學院讀大學,其中就有品學兼優的劉翠蘭。她在那裡繼續攻讀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制5年。1959年,因為國家需要,劉翠蘭提前留校擔任助教,又於1962年調往齊齊哈爾市設計院工作。1965年末,她跟隨丈夫祁學仁內遷至甘肅工業大學。來校不久,劉翠蘭和丈夫就被分配至設計室工作。當時,學校開始籌備建設八號樓(現行政樓),劉翠蘭任結構設計負責人。兩年後,八號樓完工,劉翠蘭和祁學仁到甘肅平涼涇川縣下鄉。1969年,劉翠蘭夫婦回校後,學校設計室撤銷,他們隨即到建築工程系工作,期間,劉翠蘭參與設計了蘭州市七里河區全部的人防工程。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中)參加課題鑑定會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左二)、祁學仁教授(左四)與師生合影

1971年,甘肅工業大學招收工農兵學員,總共兩個班。劉翠蘭回憶說,班上有10個當兵的,幾個同學是高中沒學完,還有小學畢業的學生,這樣複雜構成的班級應該怎麼帶?給當時的老師們出了個難題。劉翠蘭和同事們按照學校的安排,成立“包乘組”,即專業課和基礎課老師一起負責一個班級,直至學生畢業。1975級工民建班的鋼筋混凝土專業課基本都是劉翠蘭教的,這門課的重要性被她形象的比喻為土木類的一條“大腿”。面對基礎層次不一的學生,從事過設計工作的劉翠蘭,將理論知識巧妙地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講課深受學生歡迎。很多學生畢業後都成長為工作中的骨幹成員,而在此之前,當地的土木行業中,沒有人是專業出身。正是這次教授工農兵學員的經歷,讓劉翠蘭深深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光榮和使命。40年後,在這個班的同學聚會上,頭髮已經花白的學生憶及當年,都感嘆知識的可貴和遇到好老師的幸運。

奠定甘工大混凝土方向研究基礎

1977年,文革結束,甘肅工業大學重新開始招生。此時,北京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準備制定我國輕混凝土設計規程,在全國推廣輕混凝土的重點研究項目,特招募科研人員。敏銳的劉翠蘭意識到,這是個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的難得機會,她和丈夫祁學仁及甘肅工業大學教師宋天齊,積極與建研院負責人聯繫,一起報名參加。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左二)在試驗現場

第二年,劉翠蘭和丈夫帶著女兒,在北京開始了辛苦而充實的科研生活。實驗開始之前,她主持設計了100根輕砼試驗梁,準備抗剪試驗。從試驗梁的加工、製作到試件安裝,加載測試,蒐集數據,再到破壞試件,分析數據,完成結論,劉翠蘭都親自參與。之後,他們又做了“輕砼剪拌的抗震性能”和“部分預應力疊合板粘結強度”的試驗。因為有的試驗不能中斷,需要不斷更新數據,有時夜裡1點,他們還在實驗室。7歲的女兒就整天坐在裝混凝土的車上玩。

“那個時候真不覺得辛苦,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考慮發論文、評職稱,就是單純喜歡做實驗,每次有一點小成果,都很有成就感。”劉翠蘭回憶說。

回校後,劉翠蘭和祁學仁又完成了“40根輕砼與普通砼連續梁抗剪強度、抗彎強度的對比”、“框架邊節點的抗震性能”、“部分預應力疊合板(第二批)”等試驗,並對部分結果採用有限元分析與實測。在此基礎上,由祁學仁執筆撰寫了《蘭州地區陶粒砼設計施工規定》,並在省科技廳建造兩棟陶粒砼家屬樓試點工程,成為當時甘肅唯一的輕砼建築工程。

這些試驗結果,均通過省級鑑定,並被評為國內領先水平,其中“輕砼抗剪上、下限值”被列人全國“輕砼設計規程”,而此前甘肅省還沒有做過相關研究;因為成果突出,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還組織在甘肅省召開了全國輕混凝土學術研討會。

從1979年開始,劉翠蘭和同事們關於輕混凝土方向的研究成果開始陸續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上,先後榮獲機械工業部二等獎、甘肅省教委、甘肅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次,發表論文多篇,奠定了甘肅工業大學土木工程混凝土方向研究的基礎。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指導學生做試驗

1990年代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在全國推廣高強混凝土研究,祁學仁參加了幾次相關的學術會議,之後申請了課題。1994年,劉翠蘭招收了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師生二人開始進行有關高強混凝土研究。

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她帶著自己的學生不斷進行現場試驗,在和甘肅省第七建築公司和原甘肅省建築工程研究院的協作中,劉翠蘭師生研究出了C50級、C60級高強砼的最優配合比,不但強度高,還大大節約了企業的成本。這些研究成果最後被應用在省建七公司建築的蘭州第二電信樞紐工程中,是甘肅省第一棟高強砼工程,獲得了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完成的“高強、高性能砼的抗腐蝕、抗裂縫、耐久性”試驗、“高強砼框架節點的抗震性能”試驗、“中高強砼優選配合比”試驗以及在此基礎上與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蘭州鐵路局第一工程公司協作,建築的鐵路局118、119號高層家屬樓試點工程,獲得了省建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劉翠蘭說,高校強調產學研,工科的老師就是要帶著學生紮紮實實做試驗,結果出來了,項目鑑定結束了,過關了,才能推廣應用,進入實際工程,為企業解決問題。 這麼多年,劉翠蘭是這麼說的,更說這麼做的,她帶著學生進行過劇院、教學樓、試驗樓辦公樓、宿舍、廠房、構築物等幾十項工程建設工作。

一生只做一名好老師

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喬宏霞是混凝土研究領域的傑出青年教師,因為工作原因,她經常要去地處偏遠的商品混凝土公司,用手摸一下沙子、粉煤灰的成色,準確判斷建築材料的質量。對大多數女性而言“髒亂差”的工作環境,喬宏霞卻早已習以為常。在她的心裡,導師劉翠蘭就是她們女弟子科研路上的一個標杆。

“以前跟著劉老師做實驗,每次去混凝土公司或者施工現場,她都會和我們一起看材料,爬上很高的工作面去看,從早上8點半一直工作到下午6點。我們受老師的影響,心裡只想著怎麼做好實驗,對工作的環境和自己的外在形象,根本就沒多想過。”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30多年的教學生涯,劉翠蘭給本科生、研究生講過鋼筋砼結構、砌體結構、多高層、抗震、高等砼結構、高強砼等多門課程,先後帶研究生20餘名。教學、科研中的嚴格要求,時常讓學生忘記她是一名女老師,但是生活中,劉翠蘭的細緻、關心卻讓他們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

喬宏霞至今仍清楚的記得自己結婚前的那天。“按照習俗,新娘都要從孃家出嫁,但我家在外地,劉老師當時就主動提出,讓我從她家裡出嫁。那天,我和好姐妹都住在劉老師家裡,一起準備晚飯,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溫馨。”喬宏霞還回憶,一次和劉翠蘭老師做完實驗一起去超市,她很想買一款洗髮液,但生活費有限,所以看了又看,還是沒有買。劉翠蘭看見後,悄悄的買了送給她。十多年過去了,這件小事回想起來,她還是感動非常。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劉翠蘭教授(後排左三)、祁學仁教授(後排左四)與師生合影

吳瑾是劉翠蘭的一名研究生。在他大學二年級時,給劉翠蘭老師寫了封信,表達了考研究生,做混凝土研究的願望,但是又自信心不足。劉翠蘭鼓勵他好好學習。現在,吳瑾已經成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優秀教師。

“有些事在我們看來是小事,但是對學生都是影響一生的大事,不能不用心為他們著想。”現在,說起她的學生,劉翠蘭笑著說,個個都是朋友、都是家人,逢年過節,學生們都會來看她,聊聊工作生活的情況。一個遠在美國的學生,談了女朋友,對方家人想要了解這個學生的情況,學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打電話給導師劉翠蘭。“我就把學生的情況給女方家人介紹了,這是同學們對我的信任和感情,我很願意。”劉翠蘭甜蜜的笑著說。

1996年,劉翠蘭60歲,到了退休年齡,她被學校返聘三年,又延聘了兩次。這9年裡,除了帶研究生,她還負責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從早上8點到12點,她都會和學生在一起,關閉手機,耐心輔導。

69歲那年,做完最後一個項目的鑑定,劉翠蘭決定正式退休。回顧過去,她念念不忘的還是科研項目、眾多的學生和工作的點點滴滴。但欣慰的是,她為之奮鬥過,拼搏過,所以縱使萬般不捨,卻也無怨無悔。

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百年兰理工丨刘翠兰:与甘工大结下的半世土木情缘

文字:朱莉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