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改革開放40週年 · 見證!訪綽河源鎮黨委書記韓偉國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五位一體”的戰略佈局,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美麗鄉村是一個承載城市人“鄉愁”的現實家園,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農村讓城市更向往。綽河源鎮黨委書記韓偉國深情地表述。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韓偉國說,改革開放40年,綽河源鎮政府雖然幾經搬遷易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文明育鎮”的發展理念,結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大力推進社會和諧,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

以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為動力,做好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綽河源鎮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時刻不忘保護生態環境,把戰略目標定位在“有退有進”“ 美麗與發展”雙贏上。走生態和產業相結合的道路,兩者缺一不可,對保護生態和保護環境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近年來,綽河源鎮每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全鎮經濟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個體私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在發展過程中,綽河源鎮堅持以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持續大力實施“優農興牧、以農促牧、農牧結合”的發展戰略,扶持農作物種植、肉牛養殖、特色種養和林藥間作示範基地四大產業規模,加快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以科學飼養和良畜技術為重點,進行畜牧科技知識全面普及和推廣應用,畜牧品種不斷優化,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可人的成績。加入農業保險讓靠天吃飯的農民沒有了後顧之憂,參保土地28987畝,有效地降低了農業的風險;成立了“防疫應急預備隊”,免疫率100%;解決了全鎮10065頭(匹、頭、只)畜飼矛盾問題,肉蛋禽供應本地市場,牛馬羊大部分外銷。2018年綽河源鎮以綽源林業局“林藥間作”項目為示範發展中草藥種植,成功種植還魂草、芍藥、黃芪、人參共2479畝,助力“嶺上林都、北國藥都、中國薯都’建設步伐。通過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讓經濟發展可持續,降低了能耗物耗,減少了環境汙染,改善了生態環境,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準,可謂“一舉多得”。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彰顯特色小鎮新優勢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地方不大,風景如畫;道路寬闊,房屋規劃;綠色文明,人見人誇。”這是在當地流行的一句順口溜,也是改革開開放40年綽河源鎮發生重大變化的真實寫照!出重拳,下狠勁,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生產生活環境。百姓在拍手稱讚的同時,也細說著城鎮基礎設施的改善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新增各式路燈259盞;新增18.31公里的硬化水泥路,到街巷,到村屯,到家門口。新建的休閒廣場7處,是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最好的去處,大人們在這裡做運動、跳舞;孩子們嬉戲玩耍…夜幕降臨,美麗的蓮花路燈照亮了美麗的小鎮風景;照亮了百姓回家的路;也照進了老百姓的心房……鎮區如此,村屯亦然。新建了衛生室、文化活動室、便民連鎖超市、村民綜合體、村屯廣場各4個,投放了健身器材52餘套!手機電視、互聯網一應俱全。科教衛生、人口計生、文體廣電事業也蓬勃發展起來,“北疆幸福家庭”已累計增加到73戶,新建草原書屋2個,“村村響”、“戶戶通”實現全覆蓋。村民們不僅感嘆“我們雖然生活在鄉村,但一點也不比城市落後。”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如今,小鎮美了、綠了、亮了!它就像興安嶺南部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綠色溼地保護工程、日軍侵華戰爭遺址,“一線天”“鱷魚島”等天然旅遊景點30餘處、“仙子湖”“九思臺”“水上餐廳”人文景觀和配套設施20餘處。形成阿爾山—柴河—塔爾氣—綽河源的旅遊黃金線路,初具規模,全力打造 “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中心的觀光旅遊中心點,不斷擴大旅遊產業開放開發的格局。

以發展民生事業為抓手,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奔小康的路上,不許一個人掉隊。綽河源鎮突出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執政理念,全面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公共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關注民情,切實傳遞黨的溫暖和關懷。

精準扶貧,不留死角。綽河源鎮對9戶18人精準扶貧戶,建檔立卡,全力打好扶貧“精準牌”。在2016年全部脫貧基礎上,繼續鞏固脫貧成果,因地制宜、一戶一策,採取政策宣傳、輿論引導和文化扶貧相結合,從“硬件”和“軟件”建設入手,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硬件”上完成房屋維修和重建、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軟件”上完成社會保障全覆蓋,低保、醫保、城鄉養老保險、商業保險應保盡保,落實貧困戶的幫扶物資、醫療救助金、生活補助金、產業扶持金方面的幫扶,共計投入資金7萬元。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2018年建立貧困戶與企業利益聯結機制,貧困戶獲得“三到”項目資金分紅34560元;加大產 扶貧力度,重點發展芍藥、北芪參種植6戶、畜禽飼養4戶;投資10.6萬元完成房屋維修4戶;落實低保等社會保障政策;履行幫扶幹部包扶責任,各包扶單位入村扶貧幹部71人次,走訪入戶488戶次,幫扶資金總投入1.5萬元;截至目前已實現穩定脫貧1戶2人。綽河源鎮黨政領導班子經常入戶成為常態,及時瞭解他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需求,和他們交流談心做朋友,提高貧困戶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解決貧苦戶脫貧致富“最後一公里”問題,確保早日實現脫貧。

访谈|改革开放40周年 · 见证!访绰河源镇党委书记韩伟国

改革開放40年,生於斯,長於斯,綽河源人目睹了小鎮的春華秋實,這是一塊富饒的土地,這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微微興安,茫茫林海,叫多少人魂牽夢繞;田園風光,秀美山色,叫多少人心馳神往……

一位從小在綽河源長大,在上海當兵的大學生陳劍,回到家鄉為小鎮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欣喜:“在繁華的大都市,在站崗執勤的日子裡,在無數個想家的夜晚,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這裡善良的人們,都是最美麗的鄉愁……”。

供稿:祁傳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