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帶量採購預中選結果公佈,藥價降了,藥企反應不一

12月6日,4+7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公佈,當日收盤,多隻醫藥股跳水,整個板塊市值直接蒸發1300億元左右。

上一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被認為與9月11日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的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相關。

帶量採購就是在招標公告中,會公示所需的採購量,投標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能否承擔起相應的生產能力。以往的藥品招標,只招標價格,而沒有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而藥品帶量採購則是,在招標的時候就承諾藥品的銷量,保證在8~15 個月之內用完。

4+7帶量採購首先在11個城市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7個城市。

今天公佈的帶量採購預中選結果來看,採購量並不如之前傳言的規模那麼大。銀河證券測算的結果顯示,31個品種的採購總額約60億元,佔比全國藥品總規模的不到 0.5%;採購總量佔對應品種試點城市用量的30-50%,佔全國的不到15%,而之前網傳採購總量佔對應品種試點城市用量將達到60%~70%。

總體來看,原研藥、仿製藥雖然降價幅度不一,但降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且最高降幅已經超過90%。

原研藥價格居高的局面有望改變。專利過期的原研藥在國內價格居高不下,除了本身研發成本,稅收、流通費用之外,沒有可以替代的仿製藥,無法形成競爭也是原因之一。

隨著一致性評價的推行,意味著與原研藥藥品質量和療效已經保持了一致性,專利過期的原研藥或首仿,如果不大幅降價,在招標中並不佔優勢。

此次帶量採購的31個品種,共涉及到13家跨國藥企。如今預中選結果顯示,跨國藥企中,僅有2家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入圍。其中,吉非替尼口服由阿斯利康中標,降幅為76%;福辛普利口服由百時美施貴寶中標,降幅為68.9%。而此前在上海實行的帶量採購中,絕大多數中標品種均為國產仿製藥。

對於中國本土藥企來說,這次帶量採購帶來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首先得到優先權。在《採購文件》的申報要求部分,提出了藥企的藥品品種應屬於原研藥及國家藥監局發佈的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參比製劑,或是滿足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要求。

同時在11月2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公佈的《“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上海地區補充文件》(下稱“《補充文件》”)進一步明確,符合本次集中採購申報要求的同品種仿製藥品生產企業超過(含)3家的,不再採購其它不符合本次集中採購申報要求的同品種其他生產企業藥品。

從一致性評價推行到優質仿製藥優先審評,可以看出國家對仿製藥優勝劣汰的意圖。不過,即便是通過了一致性評價,由於帶量採購規則為最低價中標,而且是獨家中標,對於已經有多個入圍者的品種來說,仍將面臨激烈競爭。

另一方面,獨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無疑是贏家,按照規則,只有一家已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只需與原研藥競爭,而原研藥的價格普遍是仿製藥的兩倍,不佔優勢。

華海藥業是贏家之一。在整個醫藥板塊大跌的情況下,華海藥業股價仍能收漲3.04%。從華海藥業入選的7個品種的同組競爭情況看,有5個品種為華海藥業獨家通過一致性評價。

江蘇豪森中標的兩種產品也是獨家通過一致性評價,包括奧氮平口服常釋劑型以及伊馬替尼口服常釋劑型,江蘇豪森的伊馬替尼(商品名為昕維)即慢粒藥物格列衛的仿製藥。此前價格僅為原研藥的1/9左右。

部分產品未入選的企業比如樂普醫療,參與競標的兩個產品氯吡格雷和阿託伐他汀均未入選,收盤跌停。​

而有些企業只有一個產品入選,且降幅較大,股價也受到影響,比如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以每片0.62元的價格預入選,降價幅度達91.9%。北京嘉林的阿託伐他汀口服降價幅度為83.3%。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國生物製藥今日大跌逾14%。北京嘉林的母公司德展健康也出現下跌。

短期來看,受大幅降價帶來的價格壓力、不能入選失去市場等因素的影響,醫藥板塊受到了較大影響,但多家機構表示不必過於悲觀。

鼎臣醫藥諮詢創始人史立臣認為,帶量採購的實施,會降低藥企的銷售費用,尤其是依賴醫院渠道的處方藥,國家帶量採購尤其重要。而這也有助於改變國內藥企重營銷輕研發的局面。

此前也有外企表示,一致性評價以及帶量採購政策推進,跨國藥企原有的大規模推廣普藥模式逐漸行不通,事實上部分跨國藥企已經表態,醫藥代表這個職位將被取消。

另一方面,業內此前已經有擔憂的聲音,在低價入選的前提下,廠家在招投標過程中盡力壓力報價,甚至接近成本價,這樣能否保證藥品質量,是否會過於壓縮企業利潤,進而影響企業創新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