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乒隊員王皓的壯志難酬:輸了球,卻贏了世界

前國乒隊員王皓的壯志難酬:輸了球,卻贏了世界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個話題,“有沒有一種運動或一個人伴你成長且充滿了悲情”?

於是我便想到了他們,王皓、李宗偉。

乒乓的世界,我是看著張怡寧、王皓打球長大的。

一個是,基本功紮實,防守能力超強,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一個是,直拍橫打,技術爐火純青,正手殺傷力大,中遠臺對拉能力強。

涉及到的專業技術,我也不是很懂。但我們最清楚得是,張怡寧是大滿貫得主,王皓不是。

王皓職業生涯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國乒歷史上的第三位,僅次於張怡寧的19個和王楠的24個。

而充滿戲劇性的是,王皓三次奧運會,都是屈居亞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21歲的王皓經過一系列征戰,在半決賽中擊敗自己的隊友王勵勤後進入決賽,決賽經過苦戰,王皓最終4:2不敵韓國選手柳承敏,獲得亞軍。

猶記得,各大媒體紛紛指責,那是中國前後幾十年第一次丟掉奧運會乒乓球冠軍。

4年之後,北京奧運會,王皓經過苦戰又一次進入了決賽,這次和他對決的是隊友馬琳。王皓不幸又敗了,再一次得到銀牌。

前國乒隊員王皓的壯志難酬:輸了球,卻贏了世界

儘管這次,冠軍是隊友馬琳。但隔著電視屏幕,依然能感受到王皓的失落和不甘。我替他難過了許久。

不久,“千年老二”這個詞橫空出世,佔據了很多人的內心。考試第二名是老二,唱歌亞軍也是老二,所有的沒有拿到第一的,都統統稱為“千年老二”。

學校時,生活上,家中,幾乎不敢再在比拼上馬虎大意,也沒有往日輕鬆的話題,自在的心態了。

老二就是失敗,就是一無是處。

2012年倫敦奧運會,近而立之年的王皓,再一次站在奧運賽場上。這一次決賽的對手是小自己5歲的張繼科。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張繼科以4:1的成績戰勝了王皓。

王皓仍是亞軍。

奇怪的是,這次現場的掌聲多數是為他而鼓。平靜的神情幾乎看不出王皓的難堪和沮喪,他祝福張繼科。

我也祝福他。

“輸了球,卻贏了世界。”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說,“第一次輸球他自責悔恨,第二次他麻木困惑,這一次則是大氣大度,我們看到了一個男人在8年時間裡的成長。也給了我們自己一些啟示,我們都是和時間按賽跑的人,贏了自己比贏對手更重要。王皓做到了。”

是的,賽後的釋放化解了往日內心的不甘和沮喪,平靜的心態教會了他如何面對失利。

2016年12月31日,王皓執掌的八一大商隊3-1戰勝霸州海潤隊,時隔15年再次站在了乒超聯賽的最高領獎臺之上。

如今,王皓已入選名人堂,同時也擔任著國家乒乓球隊教練。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過去的風雨歷程,早已化為泡影,那些經歷過挫折,失敗終究成為他前進的動力,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對“自由”的嚮往。

在看到他失利的三次奧運大會里,我才領悟,不是所有的冠軍才是勝利,不是所有的失敗叫懦弱。

前國乒隊員王皓的壯志難酬:輸了球,卻贏了世界

“有沒有一種運動或一個人伴你成長且充滿了悲情”?

有,充滿了悲情,但之後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和激情。

如今在評判他時,大概仍有人會說他是“千年老二”。

著名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而在體育的世界,講究的是天賦和運氣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這三樣,大概王皓始終缺了一點。

無礙,我一直相信一句話,一個運動員的偉大與否,是不能僅僅看成績的。畢竟,世界冠軍幾年就選一次,而且只選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