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14分至2點36分,我國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如計劃順利進行的話,中國國家航天局將嘗試於2019年元旦前後讓它與月球發生親密接觸,在月球的背面著陸,這將是我國乃至是全世界都鮮有的令人興奮的太空之旅。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對此,英國《獨立報》發出讚譽,稱2018年或出現新探月領袖。歐洲航天局(ESA)稱,“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預計會對月球的組成和歷史產生新的認知,它是解開月球奧秘的一個里程碑,人類一次偉大工程”《科學》評論到,不僅嫦娥四號,五號和六號的任務雄心勃勃,也將是偉大的先鋒工程,可能會有一些奇妙的發現。

探尋神秘的月球背面,是人類樸素的願望

由於月球的自轉週期和圍繞地球的公轉週期是相同的,於是從地球觀察月球,月球是沒有什麼變化了,以至於不管什麼時候人們抬起頭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科學家把這種情況稱為“潮汐鎖定”。而月球背面是什麼樣,由於難以觀察和探測,對我們而言,它至今還非常神秘,人們對它知之甚少,可以說它是個黑暗的世界。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暗處的事物——總是與神秘相連,吸引人們去探知。於是,人們不斷地遐想,這究竟是一片什麼樣的地方呢?

人們的想像非常豐富,特別是對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它總能捕風捉影地把各種事物聯繫在一起,而且生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於是,對月球背面就產生了“月神殿”、飛船、外星人基地等說法。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而現在,“嫦娥四號”的發射,似乎有可能為我們揭開謎底。

對月球背面的探索,現實意義非凡

“嫦娥四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創舉。月球背面著陸是當年美蘇都沒能實現的,頗具挑戰性,技術難度不小,而且它也是對我國深空測控和通信技術的一次深度的全面的檢驗。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必將永不停歇。而對月球背面的探索,只是這個征程的一次技術拓展和積累,為明日的探索開闢道路的一次小考。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月球背面空間科學研究平臺。由於技術難度較大,人類對月球背面的探索始終舉步維艱。“嫦娥四號”,將有助於我國科學家更加全面地瞭解月球環境,充分利用月球背面無地球電磁信號干擾的條件,用低頻射電探測儀探測宇宙天體,為今後的太空探索做好準備。

此外,它還能給人類提供更多關於月球內部的信息。充分發揮裝載的國內外設備的作用,如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將探測的結果為我所用,造福人類。

探索月球背面,需要克服通信難題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月球背面,由於是在人類觀測的範圍死角,直接通信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將探測器安放在月球背面的話,電磁波顯然是無法穿透直徑3400多公里的月球。

不能通信,當然就不能感知探測器的工作狀態,更不能控制探測器,這就是說探測器完全與地球失去了聯繫。這對急於征服外太空的人類來講,如同缺少引線的風箏一樣,讓它完全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這也是當年美蘇不敢登陸月球背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幸運的是,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順利升空,其主要使命就是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傳話”,提供中繼通信。

僅剩2小時!中國“嫦娥奔月”即將實現,外媒盛讚:人類偉大工程

“嫦娥四號”探測器,為我們全面瞭解月球提供了可能,為人類進一步探索外太空打開了一扇窗。當然,對月球的全面瞭解,不是人類認識的終點,這必將成為人類深入探索太陽系,乃至外太空的重要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