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要塞沒發揮軍事作用,卻揹負俄羅斯沉重的歷史包袱,名人見證


這個要塞坐落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而建。

要塞圍牆高1.2米,厚2.44米。要塞中有聖彼得堡羅大教堂、鐘樓、聖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炮樓等,還有6座稜堡,內有30門大炮。不過,聖彼得要塞沒有機會在戰爭中發揮作用,曾成為收監政治犯的監獄。應該說它是一個揹負著俄羅斯沉重歷史包袱的要塞。

聖彼得要塞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很久以來是全城最高的建築物。金光閃閃的塔頂直刺藍天,甚是壯觀。

這是造幣廠。今天俄羅斯的金幣、紀念幣等依然是在這裡被製作的。聽導遊介紹,我國的第一套人民幣是出自這裡印刷的。

1717年要塞失去了軍事意義,變成了國家監獄。拉吉舍夫、車爾尼雪夫斯基、高爾基等等都關押在這裡。

附近城牆下所修築的隧道里,標記有1824、1924、1975年發洪水時的水位。穿過隧道就是以前被人們稱為“死亡之門”的涅瓦門。政治犯們被船隻押送至涅瓦門,再被帶入監獄裡。

要塞中還有6座稜堡及其他軍事設施。3座面對涅瓦河,3座面對克龍維爾克海峽。監獄設在特魯別茨科伊稜堡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寧的親兄長烏里揚諾夫等都曾被關押在這裡。1887年列寧的哥哥試圖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殺害,當年21歲。如今,已經不允許前往監獄裡面進行參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