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這就是我的動機

Retno Budiharto一直頻繁地與屍體打交道,在被地震摧毀的建築物中、海嘯過後廢墟中……自今年6月以來,這位印尼搜救隊的老兵,遇見了無數的屍體。

10月底的一天,46歲的他乘坐的船隻滑過漂浮著飛機殘骸的褐色泥濘浮油時,他知道,自己將再次尋找屍體,而不是倖存者。

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這就是我的動機

▲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和其他相關人士正在檢查從獅航610航班墜毀的水域打撈出的殘骸 圖據美聯社

過去的幾個月裡,印尼接連不斷的災難對Retno和印尼國家搜救中心(the 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gency)的其他隊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接連的災難裡,印尼國家搜救中心的表現,贏得了人們的敬佩,他們也成為了國家驕傲和自力更生的象徵。

然而,這份驕傲,卻難掩這支獨自奮戰在救災第一線的救援隊伍的疲憊。

“能找到倖存者,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印度尼西亞有15000多個島嶼位於太平洋火山帶,這些地區的地震和火山爆發頻繁。在頻繁的自然災害中,印尼的救援機構一直在奔波著,努力跟上步伐。

2004年印度洋海嘯發生後,印尼政府在救災和援救項目上投入大量資金。其中,印尼國家搜救中心就成為了印尼災難救援的主要力量。

壓力、艱難的後勤保障和不間斷的救援需求,讓身穿標誌性橙色連體衣的印尼救援人員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民間英雄。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印尼國家搜救中心成立於1972年,其首次重大應對行動是在兩年後,一架飛往洛杉磯的泛美航空公司航班在巴厘島附近山區墜毀,機上107人全部遇難。

自1992年起,Retno就在印尼國家搜救中心工作。他的任務,就是不斷被派往災區救援。

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這就是我的動機

▲2018年11月7日,46歲的Retno Budiharto在雅加達一個港口接受採訪 圖據《華盛頓郵報》

Retno告訴《華盛頓郵報》,令他最難忘的任務之一是2000年蘇門答臘島地震,當時他被派去搜尋地震倖存者。多年來的救援經歷,讓他學會了如何解讀飛機失事的嚴重程度、地震的威力,以及分析最終被困人員的生還機會。

“死去的人不可能活過來,但活著的人隨時可能會死去。”談到迅速找到倖存者的重要性時,他說,“能找到倖存者,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然而,在10月29日獅航 610航班墜入爪哇海後,趕往現場的Retno發現,找到VVIP的希望渺茫。VVIP是他對倖存者的稱呼,在這次慘痛的事故中,機上189人全部遇難。

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這就是我的動機

▲2018年10月30日,印度尼西亞丹戎卡拉旺附近海域,國家搜救中心人員正在對獅航墜毀飛機的遇難者實施救援行動 圖據美聯社

調查人員正在對這架波音737 Max 8 s型飛機的傳感器進行調查。由於一個關鍵葉片上的錯誤讀數,飛機機頭自動下垂了20多次,導致飛機在空中飛行11分鐘後墜毀。

在墜機現場,Retno沒能找到倖存者,從水中撈出的全是破碎的身體部位,“這是一場悲劇”。

“身體可以保護,卻沒辦法讓記憶消失”

今年6月,一艘滿載度假者的渡輪在北蘇門答臘省的多巴湖遭遇惡劣天氣,造成近200人死亡。7月至8月,龍目島接連發生多起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由於餘震持續,政府機構之間有時缺乏協調,救援人員也捉襟見肘,這使得救援工作更加複雜。

緊接著,9月28日,蘇拉威西島帕魯市附近發生地震。原本堅實的土地瞬間變成泥漿,橫掃了整個內陸村莊。地震還引發了一場席捲全城的海嘯,將海濱長廊和房屋夷為平地,至少2250人喪生。

一個月後,就在帕魯市展開首批重建工作之際,獅航610航班墜毀了。

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災害治理和應急管理研究員喬納森·拉沙表示:“在印尼,存在著一種救援疲勞。”自2015年以來,印尼救援資源力量使用非常頻繁,他們尚未從喘息間完全恢復。

Retno也一樣,在龍目島地震救援中,他負責協助組織後勤保障工作。緊接著,他又趕往帕魯市奮戰了9天。當《華盛頓郵報》記者在帕魯市見到他時,他已經從倒塌的旅館裡救出了兩人,其中一名婦女當場被截肢。

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這就是我的動機

▲國家救援中心人員在帕魯市進行救援 圖據Getty Images

10月29日一早,Retno在雅加達的辦公室工作。突然,電話再次響起,電話那頭髮來通知,一架飛機在起飛後不久與空管失去了聯繫。在幫助整理了應急所需的設備後,Retno立刻動身前往墜機現場。

2004年印尼大海嘯後,Rento在班達亞齊市工作了整整兩週,除了屍體,他什麼也沒撈出來。在那次任務結束後,他扔掉了工作時常穿的兩件橙色連體衣。“當我準備回家時,我把它們扔在了那裡。它們就像浸泡在泥漿和血裡一樣,散發著屍體的味道。”

Retno表示,自從自己工作以來,安全措施和設備都有了不少改進。現在,救援人員還會注射破傷風等疾病疫苗。然而,身體可以保護,體力可以恢復,卻沒有方法可以讓記憶消失。在空閒時,Retno偶爾還會想起災區的人們,還會時不時地疑惑,為什麼有人倖存了下來,而另一些人卻沒有?

“當我放空自己的時候,有時我會想,為什麼他們要遭遇這些?”他說道。

這次獅航墜機事件,也讓Retno找回了激勵自己加入搜救中心的動力。在他15歲時,哥哥和朋友乘坐一艘小船離開雅加達遊玩時,引擎突然失靈,船身進水。他的哥哥Bambang 一直試圖挽救這艘船,然而他失敗了。

一名倖存者後來告訴Retno,當船身開始下沉時,哥哥把自己的救生衣給了船長的兒子。在距離自己的婚禮不到兩週時,精疲力竭的Bambang永遠沉入這片大海。Retno說,哥哥的屍體一直沒有找到。

“這就是我的動機,找到受害者,無論他們是生是死。”他說。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