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區的舊民居,木板夾泥的土造法,室外極寒,屋裡溫暖如春


東北林區覆蓋率高,有很多靠林業生活的百姓,就沿著林場居住,形成了林區特色的住宅,牆壁有泥加草的、有磚的,但最多的還是木板夾泥式。

這種房子構成純屬是就地取材的典型,木頭有透氣性,但傳熱慢,中間用黏泥做黏合劑,也做保溫層,東北民居因為低溫,牆體普遍很厚,磚房也要4--6米的厚度,板夾泥會更厚,有的在牆中間還會做一個保溫層。

林區雖然有林子做遮擋,但大部分居民區建在空曠的平地上,所以依舊風很大,因為挨著山,積雪厚,氣溫比普通市區還要低,所以房子的保暖性要為一切其他用途讓路。

有些房子上端的大三角地帶用來儲物,也有一些故意將房子建得低一點,不招風,室內空間小一些,取暖更快,也更容易保溫,圖為傳統民居大房子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倉房,鹹菜缸、大醬缸、凍白菜、凍蘿蔔都在裡頭放著。

用塑料布封了窗戶的農家院兒,這家是從室內封的,也有人家雙保險,室內一層,室外再來一層,門通常用大棉被加雙層塑料布來封,到了冬天它也穿棉襖,春天再卸下來,所以東北平房的門通常都“傷痕累累”,自帶滄桑感。

近山的地方,沒人住一段時間就會被冰雪佔據,尤其山窪裡大風把雪都趕到旮旯裡,越積越厚,一隻腿進去,直接就沒到大腿根兒。

典型的林區民居,生存環境惡劣,風大雪大溫度低,大家也是聚集而居,誰家有事互相有個照應,有的是老少屋兩個房間,加一個廚房;有的則再多一個小倉房。

有些人會在小倉房裡也砌一個爐子,用來養一些家禽和家畜,推門進去,嘎嘎勾勾勾兒交響樂便達到高潮,一股熱氣直撲臉,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那醉人的排洩物的味道,讓人不由地恨自己沒有鼻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