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文 | 九九消寒

上映24小時票房破兩億,排片佔比獨霸半壁江山,綜合票房佔比85.9%,連一向保守的貓眼都大方給出了14.1億的票房預測。號稱“DC翻身之作”的《海王》似乎一下子點燃了中國觀眾積攢了小半年的熱情,電影市場終於在此凜冬之際迎來了久違的一把火。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一個除了DC鐵粉再無人知的冷門英雄,一部連熱搜都捨不得買,急得粉絲聲討出品方的佛系電影,就這樣憑著口碑一路挺近,直至風靡整個電影市場。——《海王》的爆火再次印證了互聯網時代口碑效應的強大

“不得不說這部的特效確實是目前能想到的最頂級的展現,各種奇觀應有盡有。”

“劇情雜糅了科幻、動作、冒險、奇幻史詩甚至是克蘇魯恐怖元素,想象力和娛樂性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尤其是溫子仁在動作場面上的調度實在令人驚歎。”

溫子仁如卡梅隆和彼得·傑克遜附體,拍了一部動作、冒險、奇幻、超英等元素的集大成者。它是《黑暗騎士》之後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從此影史將記住《海王》的名字。”

“斯皮爾伯格、盧卡斯、卡梅隆之後,就是溫子仁了。”

“謹代表所有漫改粉公車上書強烈要求華納令溫子仁掌舵DC宇宙!”

(from:豆瓣)

聽到這樣的評價,誰不想去看?但在前往影院看《海王》之前,我們更想了解溫子仁,瞭解一個華裔導演是怎樣像盧卡斯拍《星球大戰》、卡梅隆拍《阿凡達》那樣拍出了拯救DC的超級英雄的。

雜糅古今未來,多元素打造史詩質感

《海王》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它的“場面”

當一部電影的“場面”在觀眾那裡獲得了超乎尋常的正面反響,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一點:故事簡單,劇情平平,過關但不出眾。這對於一般電影來說,這樣的評價也許不能帶來什麼成就感,但對於超級英雄電影,這無礙於其獲得最高肯定。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溫子仁顯然無比清楚超級英雄電影及其受眾的“剛需”,明白加分項全在“場面”。但顯然,層出不窮的大片已經無限刷高了人們的審美上線,一般的“場面”很難獲得觀眾青睞。還能怎麼創新?

《海王》的故事集中發生在大海,場景包括海面上、海面下。在人們的認知中,“海面以上”無非驚濤駭浪,“海面以下”無非兩類:東方的四海龍宮,西方的波塞冬+美人魚世界。東西兩大海底形象常年根植於人們的腦海,久而久之幾乎成為定式。

如何在此基礎上做出顛覆認知的視覺大餐呢?《海王》原著漫畫可以提供的場景十分有限。對於一部世界觀完備的電影來說,需要想象和設計的實在太多。可喜的是,溫子仁做到了。

亞特蘭蒂斯沉沒後分化為的不同國度、不同國度的人種形象、不同勢力的各式戰甲、戰士的水下坐騎……這些形象近乎完美地融合了“奇幻”、“科幻”、“童話”、“神話”等多種氣質,構成了一個真實可感的海洋世界。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這樣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化用的元素是多元的。既有超級英雄標配的各式緊身衣、未來世界的高科技戰甲,也有西方歷史裡的頭盔戰袍;既有豆瓣網友提到的克蘇魯恐怖元素(海馬坐騎、海溝國、鹹水國物種),也有迪士尼《小美人魚》的色彩元素(繼承原著漫畫)……與此同時,又讓奧姆王的謀士、海王的人生導師維科的形象以及他傳授的武術兼具了極強的東方色彩(酷似中國某朝代的男子髮型、耍金箍棒一樣耍三叉戟)。

古老民族亞特蘭蒂斯的未來與現實世界的交點,糅合了各種民族的各類文化,於理說得過去,於畫面更是半點也不違和。不僅不違和,反而透出一種貫徹時空的史詩感,足見功力。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海王》上映之前,人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一半來自溫子仁。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溫子仁,一個繼李安、林詣彬之後,第三個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地的華人(裔)導演。其早期以拍攝恐怖片,且屢屢以小博大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聞名,代表作《電鋸驚魂》系列(2004-2010);《死寂》(2007)、《潛伏》系列(2011)、《招魂》系列(2013)多被評為“出道即不朽”的恐怖片經典。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這位身高不到1米7的小個子華裔成名甚早,創造出首部經典《電鋸驚魂1》時僅僅27歲,而就是這部拍攝耗時18天的開山之作,在以120萬美元成本撬動5000萬美元票房之後,連拍七部,為溫子仁打開了通向當代恐怖片領域至尊之位的加速通道。

《電鋸驚魂》被列入影史,於2010年獲得了吉尼斯官方認證的“影史最成功恐怖片系列”,當時僅33歲的溫子仁在那之前早已封“電鋸之父“的名號。但他對恐怖片的探索遠遠沒有止步於此,2010年前後的另外幾部恐怖片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這位“當代希區柯克”的堅持和突破。

有人解讀溫子仁,評其善於在恐怖片在加入“中國式心理恐怖”,未免有附會之嫌。要知道溫子仁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澳大利亞,《海王》宣傳前從未來過中國,其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不具有本土化土壤。

和李安比起來,溫子仁身上的民族色彩並不鮮明,從他的經歷中很難看到來自身份認同的糾結,而他似乎也無意彰顯身份帶來的視角差異。作為導演,對於溫子仁而言,更關心如何在而立之後,不惑之前實現對“恐怖片導演”這層身份的突破。

溫子仁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不想讓我的作品落入任何窠臼,那種框框架架的東西對我來說是種限制,針對不同的作品,我的處理方式也會不同。”

2013年,溫子仁抓住接拍賽車題材系列電影《速度與激情7》的機會完成了轉型。儘管轉型的過程並不順利(陌生題材、主演身亡),他仍然憑藉拍小成本恐怖片磨礪出的“街頭智慧”讓這部轉型之作在2015年上映後成功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成為同系列中的傑出之作。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拍攝恐怖片出身的溫子仁專業才華與勤儉美德兼具,同時調度能力卓越。正是看中了這些方面,DC在2016年選中了溫子仁。《海王》成本僅1.6億,低於《正義聯盟》(3億),《自殺小隊》(1.75億)、《超人:鋼鐵之軀》(2.25億),票房表現,至少就目前的中國市場表現看來卻有望實現超越。

作為導演,溫子仁幾乎從不失手,因為他的目標太高了。通過以往作品加上如今的《海王》,

可以看出溫子仁的追求遠遠不止攬獲票房,而是通過創新和顛覆認知先攬獲票房,再名列影史。從這一點來看,網友盛讚《海王》,稱其將被列入影史,絕對不是誇張。

每一部電影都讓溫子仁在影史排名上更進一步,而在現實事業中,溫子仁也已在四年前完成了身份的再次轉變。2014年10月溫子仁創立原子怪獸電影公司,基於作品良好的市場積累,這家公司成立之初便贏得了不少合作。

據瞭解,2016年8月,由中國資本把控的starlight電影公司就與原子怪獸電影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starlight計劃為溫子仁提供高達1億美元的資金幫助溫子仁運作原子怪獸電影公司。

口碑炸裂的《海王》& 從不讓人失望的溫子仁!

溫子仁的成功令人羨慕。他模糊的文化身份也許不能讓他成為某個民族、某種文化的代表,但他的B級片導演出身、深入某個題材領域做到極致,又同時尋求多領域突破的追求精神值得所有影視人學習。

真正有才華的人從不要求命運,只會通過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證明自己。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