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僅僅做個好人,是非常危險的

梁冬|僅僅做個好人,是非常危險的

01

人間世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旁邊的人讓你舒服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人間世》?人間世是什麼呢?

其實,人間世是一個很有趣的劇場,不停上演著一出出很複雜的劇情,總是在反轉,而我們有幸都是活在這裡面的演員。

如果年輕時,我就讀過《人間世》的第一個故事,那就好了。想當年,我懷著一顆特別熱情的心加入一家互聯網公司,作為一個空降的VP(副總裁),對傳媒有理想,心懷天下,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兒事情出來。

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動機很單純。不為名,如果為名的話,還不如留在鳳凰衛視;不為利,起碼當時看不出來有多少錢。只是直覺地認為有一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就去了。結果,我在職場心力交瘁。

一開始,我總覺得是別人的錯。經過十年的沉澱之後,我終於意識到,這全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今天我有機會去任何一家公司打工的話,我可能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那麼容易讓別人傷到自己,還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得比較善巧方便。與別人方便的同時,也給自己方便,在不作、不痛苦、不憤怒、不抱怨的情況下,緩緩地把事情做成。

讀完《莊子》,我發現,我們每個人都被某種奇怪的方式扔到某個時空裡。而其中最大的時空就是“我們從孃胎裡出來的那一刻,直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刻”。

其實,在這個大時空裡面,還有很多小時空。比如,我們大概平均三到五年就有一次新的變化——工作單位變了;有時候還會到一個新的城市;進入一個新的家庭——從原生家庭進入和自己的配偶共同組建的家庭。之後,你還可能加入不同的社群組織,比如一些微信群、論壇等等。其實就是被丟進了一個個新的小時空中。

時空對於我們來說,是人和人的互動,而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時空對我們的影響。所以,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旁邊的人讓你舒服;最大的痛苦,也莫過於旁邊的人讓你痛苦。

梁冬|僅僅做個好人,是非常危險的

02

我們的心智模式、溝通模式,決定了我們生存的環境

在人間世裡,當我們一次次被扔進不同的時空之後,如果心智模式和溝通模式都沒有改變的話,你會發現自己正一遍一遍地落入同一個族群(小時空)當中。

你以為自己去了一個新團體,結果其實是一箇舊朋友圈。很快你就會發現,曾經摺磨過你的人,在新的朋友圈裡面又會有一個差不多的人,以類似的方式折磨你;你之前在別的群裡喜歡過的人,在新的朋友圈裡還是會找這樣的人去喜歡。老出現這種事就怪不得別人了。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溝通模式,決定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以為環境影響著我們,其實環境都差不多,我們一直在創造自己所看到的環境。

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群落裡面,總有一些人活得很快樂,總有一些人活得很鬱悶。這隻能說明,好似變化著的外在環境,其實是虛幻的。只有我們內在那一刻與別人相處的心,才決定了外在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現在大家都在講陽明心學,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世界因你而變。這句話展開來講就是,世界因你的心智模式,而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一個人情商的高低,本質上就是他能否隨時切換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而這種能力是可以經由覺察和訓練來獲得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像訓練肌肉那樣,訓練自己以不同視角看世界的能力呢?

梁冬|僅僅做個好人,是非常危險的

03

訓練並建構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任何世道都很艱難,人心都很叵測。在承認這種無常的前提下,我們如何訓練並建構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們可以先做一個訓練:把自己內心特別不喜歡的人的名字列出來,然後捫心自問:“他們真的有那麼討厭嗎?”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妒忌的人和羨慕的人。然後,你還會發現,當有一些人活得不那麼好,或者他們的身上突然出現不幸的時候,自己的內心竟然會隱隱地產生一些連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認的小幸福感。

你不需要告訴任何人上述想法,只需要問自己是否承認。如果你承認自己有一些陰暗的心理,那麼別人為什麼不能有?

你再捫心自問第二個問題:“自己還算是個好人嗎?”

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是個好人,卻還屢屢受挫?其實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誠實,我們有意無意活在了自我的暗示中——“我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我是個好人”。認為自己“我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我是個好人”,這其實是我慢。

關起門來想一想,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陰暗的心理,甚至還有很多對自己的不滿,只是我們不願意去討論、不願意去面對、不願意去思考、不願意去承認。

所以,生活中大部分問題的本質,都是我們對自己“我是個好人,但我很多時候也不是好人”這個矛盾心理的不接受。

一個不願意承認自己存在我慢的人,後果是比較嚴重的。而一旦開始接受“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時,你就能夠瞬間理解別人也是這樣的,心裡就好受多了,慢慢也就活得比較海闊天空。

做好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甘心僅僅做個好人,因為我們還想獲得那些“壞人”得到的東西,但我們又不能接受自己用壞人的方法獲得這一切。所以當別人用這個方法對待我們時,我們又會心生不解,甚至怨恨。

從表面上看是好壞的問題,其實是能力的問題。本質上,所有哭泣、悲傷、憤怒或者其他情緒,都是我們對自己能力不足的遺憾和怨恨、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但我們又不能表現出來自己無能,也不能告訴別人自己無能,這幾種情緒往往交雜在一起,以一種很粗暴的形式表達出來。

梁冬|僅僅做個好人,是非常危險的

04

在人世間,僅僅做個好人,是很危險的

讀完《人間世》,我有一個直接的感觸:這個人間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沒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第二種人,看到人間險惡的一面;第三種人,根本不知道人間有沒有險惡。

以上三種人在人世間分別會遇到什麼麻煩呢?我覺得,遇到的麻煩甚至危險主要體現在各種人際關係——職場關係、親密關係、朋友關係等各種人際關係中。

比如,在職場中,為什麼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被人揹後捅了一刀?其實是被嫉妒了。

嫉妒是人性惡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嫉妒是什麼呢?嫉妒就是特別不希望你好,你好了之後我很生氣,所以我想方設法讓你沒有那麼好——嫉妒是用來餵養“覺得自己好”這種感覺的食物。

人性裡面的嫉妒感是如此強烈,而且如此普遍。無人沒有,無處不在。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對於別人可能會對我們產生這種嫉妒的恨要保持理解。

不是防範,而是理解,非常非常理解。如果我們理解了別人對自己這種感受時,就會採取一種很謙卑的方式,這樣大家都舒服。如果不理解,一次又一次努力地去表現你的好,就會被別人捅越多的刀。

你每次表現好,都是被人捅刀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漂亮女孩總是命運多舛、風言風語比較多的原因。

莊子教導我們,只知道世界有漂亮,而不知道別人覺得你漂亮是一件罪惡的事情。你在讓自己漂亮的同時,播下了仇恨的種子,你用你的好來襯托別人的壞,就是做了一個惡,這種惡其實就是造業。

當然,這個好或漂亮是一種指代,包括你的智商、錢財、美麗、善良、好的口碑等一切成功。

我覺得,那些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逃跑的人,其實是善良的。因為他們沒有讓你有時間、有機會對他們作惡。也就是說,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你可能多增添一層罪惡。

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和尚知道有人要殺他,但是,殺和尚是一個很深很深的罪孽。於是和尚為了避免別人再多添一層惡,就搬塊石頭,“啪”的一聲把自己砸死了。

活在人世間,我們不需要那麼壯烈,儘自己所能不要給別人留下作惡的機會即可。一些人不僅僅自己被捅,還給別人留下作惡的機會,這其實也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己。

歸根到底,在人世間不管怎麼折騰,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僅僅做個有心機的人也很危險;僅僅做個沒有覺察的人,依然很危險。

於是問題就來了,如何才能不顯得那麼好?其實這可能是個偽命題。

真正顯得不那麼聰明的人,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他見過比自己聰明太多倍的人。他已知的“海岸線”越長,對無知的“海洋”的瞭解就越深,所以他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一種謙卑感。

以我自己為例,我特別喜歡做室內空間設計,正安的很多室內設計都是我做的。但是自從我認識了兩位設計大師之後,就再也不敢在他們面前展示我的設計了。

我看到的那些比較接近得道的人,他們總是表現出不那麼好的樣子,體現出他們和光同塵的一面,甚至有意地體現出自己的缺點。

記得第一次見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時候,我有一點兒不自然——雖然此前我也見過很多智者。然後,他跟我分享了他頭疼的經歷,還問我中醫有什麼辦法處理這件事情。

後來我才明白,他是有多麼大的慈悲啊!他什麼樣醫術高明的醫生沒見過?他的弟子裡面就有很多頂級的醫療專家,但他為什麼要和我談這個話題呢?

實際上,他只是要讓我在那一剎那間感受到他並沒有那麼高高在上,他用這種方式來證明他也是一個凡人。

成熟懂事的大人都知道蹲下來和孩子聊天。孩子在用各種方法騙你的時候,你還配合他讓他來騙你,這就是慈悲,這就是智慧。

所以,慈悲跟智慧永遠都是並行的,真正的慈悲一定是有智慧的;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長著慈悲的心,這就是“智悲雙蘊”。

在人世間,我願我們每個人都活成一個慈悲跟智慧永遠並行的凡人。

從本質上來說,《人間世》講了三種情況:好人該如何入世;壞人該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壞的人該如何入世,與這個世界優雅相處。

梁同學的私房筆記,必有各種不究竟,懇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