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很多壺友對於老壺的理解還是有很多的疑問,希望能詳細的闡述裡面的門道。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明清老壺的特點,以及如何初步鑑定明清老壺

明時期紫砂壺

明代的紫砂壺造型多以方形、圓形、筋囊式為主,線條簡約,壺體偏大,平實質樸。

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製為主,壺內胎往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明 大彬圈鈕

到了晚明的時候,時大彬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

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觸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美化接痕而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明 吳經提樑

由於明代不單獨燒壺,反將壺放在同窯的缸中套燒,所以經常有缸甕飛灑的釉淚沾在壺體表面。

有的砂壺還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氣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壺的內壁也薄厚不一。

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溫度不夠,砂壺不能完全燒結,所以其胎質較為疏鬆。

清時期紫砂壺

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

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清 徐友泉制

清早期的壺嘴為單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製,到了清末才有用模製或轤轆成型的工藝。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清 金士恆巨輪珠

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

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溫潤顯得乾枯。另外,從泥色上也有區別。

底款特徵鑑別

明早期的壺一般都是沒有款識的,自時大彬開始,在壺底有落款,且大都為刻款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大彬刻款

如果看到有時大彬的印款,那一定是造假的。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造假底款

清時開始有印款與刻款並用,到嘉慶形成如今的落款規則,銘於壺身刻款,底款把款與蓋款用印款。

另外,曼生壺多是落款阿曼陀室,無陳曼生款,只有可見的曼生棋奩壺是落陳鴻壽印的款。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曼生底款

款印都是有規矩的,如底款把章一起矜印壺底的顧景舟壺,明顯便為造假的。

明清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收藏愛好者須知!

▲造假底款

款印各有特徵,若對明清老壺有所愛好,一定要了解某個制壺者的風格、手法、款印等特徵,綜合考量之下,便不容易打眼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