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馬化騰的大名無人不知,QQ的創始人,但是下面的有關他100件故事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

1. 馬化騰的QQ號碼是10001。

2. 1971年10月29日,馬化騰出生在海南島東方市八所港。戶口隨父填的是廣東省潮陽縣。有一個年長4歲的姐姐。

3. 為了培養兒子的科學興趣,父母訂閱了《我們愛科學》雜誌。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馬化騰在雜誌中讀到一篇講述如何用各種鏡片製作天文望遠鏡的文章,就纏著媽媽買了一套鏡片回來,動手做了一臺簡陋的望遠鏡,這是馬化騰人生中的第一款作品。

4. 馬化騰初二轉入深圳中學,那時候他只有一米四一,只能坐第一排。同排的一個同學,叫許晨曄。

5. 馬化騰從小喜歡天文,14歲,他想買一個專業級的望遠鏡,但是爸媽覺得太貴不給買。小馬不開心但他也不說出來,默默在日記裡寫:爸爸媽媽這就在毀掉一個天文愛好者。後來爸媽就給他買了。(每個爸媽都會偷看日記)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6. 1986年,那年15歲的馬化騰讀初三,他成為全校第一個看見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了彗星的照片,還寫了一篇觀測報告,寄到北京,結果獲得了觀測比賽的三等獎,拿到了40塊的獎金。他之所以能夠看到哈雷慧星,是因為他花了父親近4個月的工資購買了一臺準專業級、80毫米的天文望遠鏡。

7. 初中時,馬化騰成績一直排在前三。許晨曄他們都學奧數,只有馬化騰參加天文興趣小組。

8. 高中時,陳一丹與馬化騰比賽背圓周率,後來大家都能背到小數點後一百多位。

9. 馬化騰的高考分數739,高出重點線100多分,可以進清華或復旦。因為父母不想子女走太遠,最後馬化騰留在了深大。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10. 和馬化騰一起考進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還有許晨曄和張志東,這些人都是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在36個同班同學中成績排名第三,許晨曄還跟他分進了一個寢室。

11. 班主任回憶,每次去寢室巡視,都能看到馬化騰在看書或者操作電腦。別人都在扎堆聊天。

12. 許晨曄回憶,馬化騰每天都繞著校園跑步。有一段時間,還對氣功產生了興趣。

13. 大學的時候,馬化騰為了能常去學校機房練習編程,就給機房電腦植入病毒,然後再去幫老師殺毒。老師就一直讓他來幫忙,後來發現是他搞的鬼,但還是讓他常來機房。

14. 馬化騰大二時就說:“我們是靠C打天下的”。不過他的算法不是很強。

15. 1993年馬化騰就關注了人工智能領域,他畢業論文寫了一個證券分析軟件,裡面有一個模塊是用神經算法人工智能計算。為了分析股票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過程,馬化騰自學了神經元的知識。

16. 馬化騰的實習單位黎明網絡公司開價5萬元,買下了他大三時開發的軟件。在90年代,5萬元相當於一個大學畢業生3年的薪水。

17. 四年的大學生涯中,馬化騰沒有擔任過任何學生幹部的工作,也沒有競選過任何協會職務。

18. 剛畢業的時候,小馬哥在惠多網兼職了一個站長,站點叫ponysoft,編號655/101。一個浙江的熱心網友提出見面,並且日後在這位網友的影響下,小馬哥開始辭職創業以及做遊戲。這位熱心網友叫丁磊。他們都出生於1971年。

19. 馬化騰在同學的告知下去潤迅面試,展示了自己設計的股票分析系統,第二天就被錄用了。

20. 馬化騰在潤迅做到的最高職務是主管,位置不高,同事印象單薄,管他叫“小馬”。

21. 在潤迅的時候,馬化騰就注意過OICQ,還曾經討論過研發這款產品的可行性。一位高級主管問道:“它能賺錢嗎?”。不能,就被否了。

22. 馬化騰在華強北打算創業,動手組裝過8086/286/386/486等早期所有世代的計算機,收入已經可以超過潤迅的工資。但是他發現自己裝機速度比不過華強北的初中生,就放棄了。

23. 有一次張志東所在的公司一臺服務器經常死機,是有黑客入侵,他追索到了潤迅的IP,而他唯一認識的潤迅人就是馬化騰,他打電話過去直接問:“這是你乾的事吧?”。對面一陣呵呵笑聲:“我就是試試你的水平。”

24. 騰訊的五個創始人中,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和陳一丹都是從中學到大學的同學,只有曾李青是許晨曄在深圳數據通信局的同事。

25. 馬化騰父親在97年的時候就是一家背景雄厚上市公司的董事,當時要創業的幾個小夥伴月薪都不到2000元,而註冊公司最低要50萬,於是馬化騰父親就給了馬化騰50萬做註冊資金和啟動資金。

27. 創業後公司去登記註冊的時候,馬化騰和張志東都還沒辦完辭職手續。因此董事長寫的是馬化騰的媽媽,黃惠卿。

28. 當時騰訊的創始人裡面三個技術,一個法務,一個運營,大家文學功底都不好,於是馬化騰找到了他爸爸幫忙取名字。爸爸一起就是四個,一開始想叫“網訊”,就是“網絡通訊”的意思。第二備選是捷訊,第三是飛訊,第四才是騰訊。前面三個都已經有主了,就用了騰訊。“騰”一個寓意是馬化騰的最後一個字,另一個意義是騰飛,而訊則是馬化騰上一個公司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潤迅)

29. 騰訊第一個辦公室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創業園的一座老樓裡面。是一個認識的人借給他們用的,30多平方,門口有一堆很豔俗的陶瓷花瓶,頂上掛著歌舞廳用的水晶燈。五六個人往裡一坐,滿滿當當。

31. 出去談業務,陳一丹名片印著“業務經理”,馬化騰印著“工程師”。對面就覺得團隊挺專業的,其實就幾個人。

​32. 當初是廣州電信要買一個類似ICQ的通信工具向全社會公開招標。馬化騰決定試一試,起名字的時候,想到了“open”,即開放,於是就叫OICQ了。中文名叫“中文網絡尋呼機”。

33. OICQ是第四個“漢化ICQ”,前面有臺灣資訊人、網絡精靈和飛華在做。

34. 馬化騰的尋呼機情結非常重,設計消息提示音的時候,有的說用敲門聲,或吹口哨的聲音。馬化騰說最熟悉的還是尋呼機的“嘀嘀”聲,還是用自己的尋呼機錄下的聲音。

35. OICQ第一個版本——OICQ 99 beta build 0210,正式誕生於1999年2月10日。

36. OICQ放號前,馬化騰預留了200個號,對外開放從10201開始。當時想的是200個號足夠給未來十年工作人員數量增長的需要了。99年4月,一次出差回去,筋疲力盡的馬化騰和陳一丹在招待所看到OICQ在線用戶超過了500。兩人手忙腳亂翻出杯子,買了一瓶啤酒慶祝。

37. 創始人之間經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馬化騰從來不吵,只會生氣,生氣的時候言語刻薄。他的管理能力、領導風範都是後來的事

39. 幾個創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這個時間來溝通。

40. OICQ用戶的迅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維護壓力,服務器承受不住必須要添置新的,可是最便宜的也要五六萬,根本出不起。於是張志東去華強北買了一堆零件,和馬化騰一起自己裝了一臺山寨機。

41. 馬化騰:我和太太就是通過QQ認識的,不過當時她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就說我是工程師。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42. 據說早期騰訊並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通信協議是不加密的。後來馬化騰讓程序員黃業均開發加密軟件。兩個星期過去了,馬化騰跑去看他進行到哪了,黃出去打球了,桌子上倒扣著《加密原理》,馬化騰拿起來一看 —— 第一章第一節“什麼是加密”。

43. 最初OICQ的圖標是一隻尋呼機。改圖標時,馬化騰還不同意。內部爭執改圖標時,馬化騰提議掛到網上去,讓用戶自己選擇。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歷史上第一次把品牌logo決定權交給用戶。

44. 馬化騰和曾李青出去談業務,別人都把曾李青誤認為馬化騰,因為曾李青更有老闆派頭,而馬化騰沒有攻擊性。

45. 跟IDG的王樹談投資時,馬化騰腰椎間盤突出,曾李青愣是把他從床上拉起來。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46. 騰訊早期,同事們上下班沒有時間概念,但在公司裡的時間必然超過家裡。後來懷疑是用OICQ聊天,因為家裡上網費貴。

47. 當年馬化騰找IDG融資,將騰訊的項目報上IDG總部時,IDG的高級合夥人一起飛到廣東,逼著馬化騰說這個東西怎麼賺錢。幾個人拷問了馬化騰一個晚上,直到過了凌晨,馬化騰才無奈的表示:這個東西大家都喜歡,但都不知道向誰收錢。

48. 給IDG的商業計劃書上,馬化騰和曾李青將騰訊估值為550萬美元,打算用40%的股份募資220萬美元。沒有盈利根據。王樹問,騰訊為什麼值550萬美元?馬化騰說,因為我們缺200萬。

49. 騰訊那時候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規定9點上班,過了大半個小時才有人來開門。馬化騰過了10點才來,到了下午5點,沒人離開,許晨曄和陳一丹這個時候才來公司處理業務。馬化騰一般工作到晚上10點之後,很多人就陪著。

50. 騰訊也沒有什麼等級觀念,每個人都有英文名。馬化騰叫Pony,曾李青叫Jason,陳一丹叫Charles,許晨曄叫Daniel,吳宵光叫Free。大家都直呼其名。

51. 有一天吳宵光在公交車上聽到兩個網友稱OICQ叫QQ號,回去跟馬化騰說,就決定叫QQ了。

​52. 馬化騰超級愛抽菸。

53. 馬化騰本人是“細節美學”和“白痴主義”的偏執實踐者,騰訊從第一天就具備了產品觀念“ Don’t make me think!”。

54. MIH的網大為跑到中國每個網吧看,發現每臺電腦上都掛著OICQ。後來接觸投資公司時,發現每張名片上都印著OICQ號,激起了他對騰訊的興趣。

55. Pony喜歡開長會,超長會,每個議題提出來,馬化騰不表示自己的看法,要聽每個人的意見,一輪下來就很久了。大多數決策都是到了半夜,大家都太困了,“快點定下來吧”。

56. 02年3月一次討論中,許晨曄無意說出了“Q幣”這個詞,大家都覺得不錯,就定下來了。

57. 3721周鴻禕、前程無憂甄榮輝、聯眾鮑嶽橋、攜程梁建章和騰訊馬化騰,當時被稱為“五小龍”。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58. 馬化騰是第一批QQ秀用戶,他給自己買了一頭長髮、一副墨鏡、緊身牛仔褲。

59. 02年5月,馬化騰、張志東和曾李青一起去美國看看E3電玩展。去領事館辦簽證的時候,馬化騰被拒,曾李青跟簽證官大談騰訊的前景,簽證官被說動了,問他有沒有人跟他一起,他指指剛被拒籤的馬化騰說,他是我老闆。簽證官把馬化騰叫過來,重新給蓋了章。

60. 騰訊準備做新聞門戶的時候,讓法務部檢索了一下,發現 http://www.QQ.com 被一個美國人註冊了。當時美國互聯網還沒從泡沫中恢復過來,域名大縮水,從2000萬人民幣的報價縮到50萬人民幣買了。

61. 曾李青是騰訊5個創始人中最好玩、最開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個,與溫和的馬化騰、愛好技術的張志東相比,是另一個類型。其大開大合的性格,也比馬化騰更具備攻擊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過或許正是這一點,也導致他最早脫離了團隊,單獨創業。

62. 馬化騰覺得劉熾平是他見過的香港人裡面普通話講的最好的一個,而且他的名片上還有QQ號,讓Pony覺得很親切。

63. 3Q大戰時,周鴻禕推出“扣扣保鏢”,欲取代“QQ安全中心”,聽完張志東的彙報,馬化騰的反應是 —— “怎麼也沒想到,他會做這種事。”

64. 騰訊員工在電梯裡面遇到馬化騰,馬化騰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就笑一下,然後低頭看手機,實際手機上什麼也沒有。有位潮汕老鄉用潮汕話跟馬化騰搭訕,他很不客氣地用普通話回答:噢,是老鄉啊~

65. 騰訊大廈樓下有家騰訊開的咖啡館叫image,其實真正叫法是"愛馬哥"。

66. Pony喜歡白天睡覺晚上工作,經常凌晨2、3點處理工作,給人留下很勤奮的印象。

67. 因為低調,被稱為“影子領袖”,馬化騰自己承認,在某個事實層面上,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對別人講述騰訊的故事”。

68. 儘管不願交際,馬化騰也有在悄悄改變,進行了多次演講,“馬八條”、“馬七點”流傳於輿論圈。“互聯網+”的提法還被中央政府的年度報告採用。

69. 唯一一本從中學訂到現在的雜誌就是《天文愛好者》。04年董事會送他的生日禮物就是一架專業級的高倍天文望遠鏡。

​70. 04年馬化騰結婚了,過去幾年,他幾乎每天都10點之後才離開公司,大家都要陪著他。結婚之後,他開始按時下班,大家也解放了。好日子沒過多久,大家經常在半夜12點之後收到他的工作郵件。

71. 校園招聘時,最好的學生都搶著進微軟。沒人願意來騰訊,馬化騰則調侃說騰訊在用二流三流的人才與微軟打仗。

72. 2006年,馬化騰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我不盲目創新,微軟、谷歌做的都是別人做過的東西。最聰明的方法肯定是學習最佳案例,然後再超越。”

73. 06年,QQ在線用戶超過2000萬,熊明華問馬化騰:“你估計什麼時候可以超一個億?”馬化騰說:“也許我有生之年看不到。” 2010年3月5日晚上7:52,QQ同時在線用戶達到1個億。

74. 第一個公開把馬化騰叫做“抄襲大王”的是新浪網創始人王志東。說騰訊是公開、名目張膽地抄,並且自己要學習馬化騰的“抄襲精神”。

75. 馬化騰是《QQ音速》的忠實粉絲,在遊戲公測的倒計時會上大秀操作,放的歌曲是《All Combo》,驚呆了會場其他人。

76. 馬化騰在公司裡要求“10/100/1000”原則: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收集反饋1000個用戶體驗。

77. 創業初期,馬化騰每天輪著使用產品,他覺得“這個週末不試,肯定出事”。

78. 張小龍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收購Foxmail,馬化騰說過:“Foxmail的體驗做的特別好,我們自己也做,發現怎麼都做不好。”

79. 張小龍性格孤僻,總是以“早上起不來”為藉口不去參加會議。為了遷就他,馬化騰就讓自己的秘書一大早叫醒他。後來張小龍就說路上堵車,以後每週開例會的時候,小馬哥派的專車都會準時到樓下來接他。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80. 張小龍不想來深圳工作,馬化騰遷就他,在廣州設立了研發中心,張小龍當總經理。

81. 2008年,騰訊創新大獎的大會上,熊明華準備好了演講稿和PPT,逼著為難的馬化騰在技術峰會上做了一個演講。挺成功的。

82. 全中國生日最多的男人,一年365天,天天都過生日,轉發生日快樂到群裡,送qq會員。

83. 關於女兒,小馬哥保護的很好,網絡上爆出多張照片,馬化騰在朋友圈強硬回應稱“全是假冒”。

84. 給一個學校剪綵,愣了半天說:“哎呀...其實我超尷尬的。”然後,“我宣佈,以我名字命名的教學樓,揭幕!”

85. 小馬哥非常喜歡玩第一人稱射擊,所以中國區的使命召喚是他力推的,服務器在深圳騰訊大廈裡就有。

86. 2010年,《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文中把騰訊作為互聯網公敵進行批判。馬化騰的第一反應是 —— “他們怎麼可以罵人?”

87. 2010年9月,周鴻禕向馬化騰提出合作,即騰訊投資360,做攔截百度的東西,投資迅雷等公司,建立企業平臺。馬化騰拒絕了,理由是“這些公司沒有價值”。

88. 3Q大戰開始,周鴻禕給每個互聯網公司高管打電話,開場白都是:“哥們兒,你知道你的敵人是誰嗎?”馬化騰性格內向,下令公關部:“什麼也不許說,但不能出負面新聞。”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89. 在QQ、360二選一的界面上,其他人想要把“”卸載360“這幾個字體調的大點,好引導用戶選擇,不過馬化騰堅持“卸載QQ”和“卸載360”兩個按鍵的字體一樣大,情緒很激動,重重地拍了一下胸脯說:“一樣大,來吧。”

90. 2010年以前,馬化騰從來沒有跟任何一個媒體總編輯吃過飯,全中國財經記者最難採訪的人,都在深圳,一個是華為任正非,一個就是馬化騰。

91. 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外界最讓你難以接受的誤解是什麼?”馬化騰說:“產品出個什麼問題,特別多的人罵你。”

92. 2012年3月29日凌晨4點,馬化騰在騰訊微博上發:“終於,突破1億”。微信用了433天,QQ用了10年,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

互聯網大佬趣事集錦之馬化騰篇

93. 微信紅包內測時,馬化騰也是這個產品的第一批體驗者,他給一些企業老闆發了一個隨機紅包,50個隨機,人均20塊。

94. 小馬哥會在長假開工第一天給每個見到的員工發大紅包,騰訊員工每年都有人凌晨開始排隊。這是潮汕的習俗。一開始是10塊,後來是100塊。騰訊員工迅速增長,馬化騰還是堅持發紅包,每年騰訊發紅包都是深圳一景。

95. 一個上市公司CEO說:晚上12點加班開完會,還是要鍛鍊,決定跑步回家。馬化騰就問:你是換了衣服再揹著揹包跑嗎?那人說,辦公室備了衣服,讓司機把包送回家。馬化騰提建議:路上的人和車那麼多,讓司機送你到體育場或者室內跑,會更安全吧?

96. 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曾經是騰訊汽車頻道的員工。

97. 有一次一個投資人貼了一張自己孩子在船上釣海魚的圖片。馬化騰說:孩子太輕小心安全。

98. 有一個離職的騰訊員工朋友圈裡提問:《三體》裡說,智子鎖死了地球科技。我就問,其具體實現機制是什麼?是能量場嗎?沒料到馬化騰回覆了:不是能量場,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觀到基礎粒子層面干擾地球基礎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而無從進一步發展基礎科學。

99. 自媒體發表對於行業和新聞人物的各種看法。馬化騰在下面會明確回覆:“贊同”,或者是,“不同意”。

100. 一次交流中,馬化騰很感慨的講過一段話:“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人類仍然處在互聯網時代的黎明時分,微微的晨光照不亮太遠的路。互聯網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在它的推動下,整個人類社會都變成了一個妙趣無窮的實驗室。我們這一代人,每個人都是這個實驗室的設計師和參與者,這個實驗室值得我們屏氣凝神,心懷敬畏,全情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