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八卦-初解

易經八卦-初解

作者;狼毒花ZL

很多人問我易經八卦是什麼?怎麼用?在網上查的大部分都看不懂,接下來我會為大家一一講解,分析易經中的六十四卦的單獨解說和用法。一定要關注哦。。。

易經八卦是指易經和八卦,創始人易經為周文王,八卦為伏羲。《易經》,天地萬物變易之學,《八卦》,用八種符號代表自然界的八種現象。用來算命,預測吉凶。

易經八卦-初解

《易經》,天地萬物變易之學。易是變化,經是道理。探究自然發展變化規律,揭示真理,進而引及人事,用於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

《八卦》,用八種符號代表自然界的八種現象,並通過這八種自然現象的演變規律,進而推及人事規律,企圖達到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古人通過經年累月的觀察、學習、歸納、總結,確認了自然界的六十四種發展、變化狀況,並認為這六十四種變化狀況已經包羅萬象,是為《六十四卦》。 [1] 《易經》本是反映變化的哲學古書,長久以來被用隨機數選取作筮辭用。《易經》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並作為變化的哲學運用於現實生活。

易經八卦-初解

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後來用於占卜。坊間亦用漢字“三求平未,鬥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八卦源於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陰陽)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最原始資料來源為西周的易經,內容有六十四卦,但沒有圖像。《易傳》記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證認為所謂太極即宇宙,兩儀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長日照的夏季稱太陽,短日照的冬季稱太陰,春是少陽,秋是少陰,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節氣。表面上“太極八卦圖”明顯是指地球自轉一週年而復始。

宋朝後,人們融合五行與八卦提出如下對應關係:乾(天)、兌(澤)為金,巽(風)、震(雷)為木,坎為水,離為火,坤(地)、艮(山)為土。

易經八卦-初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