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爸爸”轉身之後

“雨傘爸爸”轉身之後

“雨傘爸爸”轉身之後

感動美國的“雨傘爸爸”轉身了,這一轉身不打緊,中國網友那種距離產生的美,立馬被“不過如此”的不屑所淹沒了。原因就是因為這張臉,出自中國。

號稱在短短13個小時內“感動了全球超過250萬人”的這張照片,拍攝於紐約皇后區的馬路上。畫面顯示,滂沱大雨中,一對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親穿著襯衫,手提公文包。儘管全身溼透,但是爸爸右手的雨傘仍堅定地舉在兒子的頭上,呵護著他不受風吹雨打。

習慣於將國外的道德正能量拿來感動中國、批評中國人如何道德淪喪的人們,顯然不會放過這次傳播的機會,於是這張照片前幾天在國內網絡和微信朋友圈收到了瘋狂的刷屏效果。當然,不會漏了此中最煽情的幾句話:“凌晨看到這張照片,在洗手間淚流不止”、“我一個人在紐約,正在床上大哭”、“馬上打了電話給爸爸媽媽”……

“雨傘爸爸”轉身之後

最新的消息說,雨傘爸爸是天津人,80後,曾在商務部工作,去年被公派到紐約。正面照片顯示,這位名叫劉僑的男子,是個英俊的帥爸。

儘管“雨傘爸爸”獲知自己網絡走紅之後表示“希望做兒子的榜樣與朋友,會為他撐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但傳說中的“見光死”,還是發生在了這位紐約街頭的中國爸爸與眾多中國網友之間。網友評價從起初幾乎一邊倒的讚美與感動,或者最多屬於育子方式的討論,旋即變成了“正常不過”的小事一樁。更有網友斷定這是主人公“想回國撈一把的炒作”。

“雨傘爸爸”露臉,面對中國網友的這種“見光死”,再次驗證了幾十年前流傳在中國人群中的那句“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今天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存在;更有甚者,現在是外國的道德也比中國的強了。

“雨傘爸爸”轉身之後

其實最初的畫面中,網友是能夠細辨出雨中父子的華人背景的。但網友最初的盛讚,基本上忽略了這些,依然當成進化了的“洋道德”來感動的。而今劇情一推進,忽然有一種含金量大打折扣的心態,立即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身邊,頓時覺得不過是“本能”了。網友中這些翻臉比翻書還要快的,看上去是一種“國外的道德更優越”的羨慕心態,實際上是一種“道德勢利”心理在作怪。有些屬於莫名的自卑,有些屬於習慣性批判。總之“雨傘爸爸”一轉身,便有一種被騙了的失落感,於是轉向不屑。

中國的父母中,像紐約街頭淋了自己遮了孩子的舐犢場景,其實比比皆是。但是,很多國人總是表現出對身邊的道德行為視而不見、對外來的道德卻奉若聖賢的心態,實際上是一部分人迷失自我、失去自信的自輕自賤,是價值觀失去定力之後、在傳統道德文化上的一種崇洋媚外心態。

中國確實有許多傳統道德的流失,正在引起人們的種種焦慮,比如老人倒地要不要扶、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欺詐與設防。但是,如果我們因為這種焦慮和批判,無視身邊平凡人之間的感動,那麼,我們便不只容易一腳踏進找不著北的妄自菲薄泥淖,也容易被一些人對於外界道德仰羨與膜拜之中參雜的虛偽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