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在脫貧攻堅戰中淬鍊幹部

本報記者李海濤張培奇石亞楠範亞旭

有“鈞都”“花城”美譽的河南許昌,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近幾年GDP總量始終穩居河南省前五位。樣樣工作都靠前的許昌,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誓言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也到了硬碰硬的階段。雖然目前許昌只有9個貧困村,但全市4萬多貧困人口“插花式”分佈在2000多個行政村,散而廣、難度大的特點極為顯著。

“這就需要我們有‘繡花’勁頭,狠下笨功夫、苦功夫、硬功夫,撲下身子,突出精準、聚焦質量,全力以赴。”許昌市委書記、市長鬍五嶽表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說到底是作風問題、落實問題。從2017年開始,許昌就開始狠抓幹部隊伍建設,並把今年定為扶貧幹部“能力提升年、作風建設年”。

扶貧一線成了鍛鍊幹部的主戰場。在一系列機制的創設、保障和倒逼下,2.25萬名幹部眾志成城,按照“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新要求,一次次進村入戶,聽群眾拉家常、訴苦衷,向群眾掏心窩、遞真情,站在貧困群眾的立場想辦法、出點子,俯下了身子,接到了地氣,轉變了作風,拉近了與群眾的感情和距離,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增強了幹事創業的能力和本領。

如今,一個個村莊的面貌日新月異,貧困群眾的笑容越來越多。面上沒有貧困縣的許昌,在2013年時有193個貧困村、5.6萬貧困戶、18.81萬貧困人口。截至2017年底,全市184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3.79萬戶、14萬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4.41%降到1.27%。

更“準”——

從精準識別切入,全面提檔升級脫貧攻堅“準頭”,做到信息“零差錯”、收支“零誤差”、幫扶“零遺漏”

見到幫扶幹部來,長葛市後河鎮榆樹村脫貧戶楚營軍打心眼裡感到歡喜。在他家最顯眼的一面牆上,整整齊齊地貼著幾張紙。最中間一張是“精準脫貧明白卡”,清楚地記錄著家庭情況、脫貧計劃、落實的扶貧政策等信息;右邊的一張紅紙題為“脫貧攻堅聯繫崗”,上面有幫扶幹部李全來的照片、單位和手機號碼;左邊的“長葛市精準扶貧領導聯繫方式”卡,上面是扶貧辦的辦公電話和幫扶責任人的聯繫方式,下面是五條服務內容。

“我一個電話隨時能找到他們。”不過楚營軍基本沒打過電話,因為幫扶幹部隔三差五就來家裡,村裡脫貧責任組的工作人員也經常上門。楚營軍從桌上拿起厚厚的貧困戶精準扶貧明白卡給記者看。

脫貧不脫政策,在楚營軍精準扶貧明白卡上充分地顯現了出來。

記者看到兩個月內記錄了近十項內容:光伏扶貧項目,前三季度收益分紅2250元發放到戶;紅石溫暖屋行動,領取鎮村兩級發放的生活用品;收到次女教育生活補助500元、營養補助400元;收到長女助學金1250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已發放到位……臨走時,楚營軍再一次向幫扶幹部豎起了大拇指,拖著不太利落的腿腳堅持送到大門口。

這是許昌市幹部幫扶的一個日常縮影。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尋,就得實打實、硬碰硬,掃帚不到,灰塵不走,功夫不到家,脫貧攻堅就難出實效。廣大幹部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深入。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許昌市扶貧辦主任李曉文介紹,許昌堅持把精準識別作為靶向施策、對症下藥的基礎,力求在貧困識別、結對幫扶、脫貧退出等各個環節做到精準無差錯。

為此,幫扶幹部們堅持“三個面對面”,村級脫貧責任組、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村幹部“五支力量”進村入戶,與群眾面對面採集信息、面對面核算收入、面對面商定幫扶措施,真正繫好了精準扶貧“第一粒釦子”,做到了信息“零差錯”、收支“零誤差”、幫扶“零遺漏”。精準識別“回頭看”期間,全市排查了2087個村,排查農戶89.51萬戶、371.11萬人,新增貧困戶114戶、328人,完善調整幫扶措施1443項。

在此基礎上,結合貧困戶戶情、勞動力狀況、就業意願等,許昌市全面推進貧困戶分類管理,因戶分類,因人施策,精準幫扶,將目前全市4.6萬貧困人口分為3類,2018年,對有完全勞動能力的1.75萬人,通過產業發展、就業幫扶、金融扶貧等方式促進增收脫貧;2019年,將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2.03萬人,通過開發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相結合的方式幫扶脫貧;到2020年,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8352人通過政策兜底實現脫貧。

圍繞“準”的目標,襄城縣每週二組織幫扶幹部進村入戶,開展“七看七有無”活動:即一看信息採集是否精準,有無出錯的;二看識別是否精準,有無漏識的;三看退出是否精準,有無錯退的;四看政策落實是否精準,有無漏項的;五看增收計劃是否落實精準,有無虛假的;六看環境改善是否精準,有無漏戶的;七看項目建設是否精準,有無不到位的。

在鄢陵縣,“聯繫連心卡”“溫馨連心卡”兩張連心卡的製作,讓貧困戶成了脫貧政策的明白人。鄢陵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聯繫連心卡”是把貧困戶就醫、就學、飲水、住房等相關縣直部門聯繫方式印製到連心卡上,方便貧困戶聯繫對接,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溫馨連心卡”則是把貧困戶家庭基本信息、算賬收支、幫扶措施落實等相關情況及幫扶責任人基本信息張貼到貧困戶家中,公開公示信息,接受群眾監督。

更“細”——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量化責任和要求,形成“責任一體、力量匯聚、效率提升”的工作局面,推動脫貧攻堅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脫貧攻堅是一項複雜的“精細活兒”,大呼隆不行,臨時“搞突擊”“打亂仗”更不行。為此,許昌市建立健全了日常工作例會制推進、督查巡查分級負責、執紀問責一人不漏等一整套工作機制,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許昌市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細化脫貧攻堅責任的通知》《關於成立許昌市脫貧攻堅重大專項工作指揮部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明確、細化、量化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和考核要求,創造“人人有責、人人擔責、人人盡責”的工作氛圍。

今年以來,先後召開了縣、鄉、村、“第一書記”、行業部門5個層面的座談會,廣泛徵集基層意見,聽取群眾呼聲,並結合實際制定了《許昌市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工作要點》《許昌市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後三年”和“三年後”脫貧攻堅要聚焦深度貧困村、因病因殘特殊貧困群體、結對幫扶貧困縣“三個攻堅重點”,全力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生態扶貧“四場硬仗”;大力推進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扶貧助殘、危房改造扶貧“四個行動”;強力實施交通扶貧、飲水安全、電網升級、環境整治“四大工程”;全面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政策宣傳、典型培育、志智雙扶“四項活動”,確保高質量、高水平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從上到下,各級幹部都像上滿了發條一樣,幹勁十足。”許昌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志宏告訴記者,許昌建立了市委常委包縣、市級領導包鄉聯村、市直單位包村聯戶、“第一書記”駐村包戶和機關幹部結對包戶的五級幫扶體系,確保縣、鄉、村、戶都有結對幫扶責任人。今年年初,按照“調優調強,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全市村級脫貧責任組、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結對幫扶企業等幫扶力量進行了合理調配,完成2082個村級脫貧責任組、759支駐村工作隊、427名“第一書記”和9397名幫扶責任人調整工作,進一步融合了幫扶資源,明確了分級責任,提高了工作成效。

各縣區市也紛紛結合各自實際,建立起有效的幫扶制度。為解決“考核抓一抓、過後大撒把”的問題,禹州市建立健全了縣級幹部“2+16”“1+4”黨建引領、三級書記抓扶貧、幫扶幹部編組定責、辦事處結對幫扶等五項責任體系,市委書記、市長負總責,正縣級幹部、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等16名縣級幹部根據各自分工牽頭負責,縣、鄉(市直部門)、村三級黨組織書記切實履行脫貧攻堅職責,把最主要精力用在脫貧攻堅工作上,構建起“主要領導親自抓、四大班子參與抓,三級書記牽總抓、各級幹部共同抓”的扶貧工作格局。

長葛市探索建立了“一網覆蓋、責任到人、分工明確、一包到底”的脫貧攻堅工作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市委書記、市長為市級總網格長,以分包鎮的縣級幹部為鎮網格長,鎮黨委書記、鎮長、分管副職為鎮副網格長,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為村級網格長,包村幹部、幫扶責任人、村扶貧專幹為村級網格員,村民小組組長為組級網格員,構成市、鎮、區、村“四級網格長”和“村組網格員”五級網格管理體系。通過明確各級網格長、網格員的具體管理區域和範圍,實現網格管理到村到戶到人,貧困戶、非貧困戶網格管理“全覆蓋”。

更“實”——

政策到人,感情到心,措施到位,幹部們因戶、因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並一項項推動落實,提高了幫扶工作實效

走遍了村裡的溝溝岔岔,厚厚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錄了與群眾交流的心得,挨家挨戶瞭解情況,面對面和村民算經濟賬……在充分了解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迫切需求的基礎上,幹部們因戶、因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並推動落實,提高了幫扶工作實效。

“政策到人,感情到心,措施到位,貧困群眾才會有最直接的獲得感。”襄城縣委書記寧伯偉告訴記者,現在各級幹部都牢固樹立了脫貧攻堅是政治、是民生、是大局的思想意識,都在拿出拼勁兒、狠勁兒和韌勁兒,實打實地幹。

今年以來,襄城縣探索推進了群眾“議貧會”制度,利用每週二“扶貧日”,召開“群眾議貧會”,面對面講清貧困戶識別退出標準,講清識別程序,講透扶貧政策,並現場解答群眾疑惑,引導鼓勵廣大群眾抵制嫌貧愛富、“紅眼病”等不良風氣。目前,全縣31名縣級幹部和428名村級脫貧攻堅責任組長先後組織召開議貧會856場次,現場答覆和解決問題2456個次。

為了確保政策到人,許昌市梳理彙總了轉移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特殊救助扶貧等10個方面23項政策,制定了《許昌市行業扶貧政策清單》,並通過政策明白卡等多種方式,讓貧困群眾應知盡知,同時堅持“三個倒逼”,推動行業政策落實:定期工作推進例會倒逼行業部門“一把手”親自抓,市縣督查巡查和部門業務督導相結合倒逼政策進村入戶,清單調度排名倒逼政策逐項落實到戶到人。

為推動措施到位,幹部們從解決貧困群眾急迫的住房、就醫、就學、就業、居住環境改善等問題入手,對已脫貧對象,幫助落實後續幫扶措施,確保穩定脫貧;對擬脫貧對象,促進“造血”發展,確保儘快脫貧;對新識別對象,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確保順利脫貧,使群眾能夠獲得最明顯的收益、最直接的獲得感。

同時,許昌市還制定出臺了《許昌市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計劃工作方案》,從培訓就業、產業發展、金融扶貧、光伏扶貧等方面“破題”,促進群眾多元增收。推進“千企幫千村”精準幫扶工作,全市1303家民營企業與1485個行政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累計建成扶貧工廠(扶貧基地)381個,吸納貧困人口2846人就業。完善金融扶貧體系,全市金融扶貧戶獲貸率達到71.4%,覆蓋貧困戶2.12萬戶。

在扶貧幹部們的帶動下,鄢陵縣將花木作為第一扶貧產業,以花木基地為扶貧車間,探索實施了“花木+扶貧”模式,讓1522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建安區在貧困村建立社區工廠28個,周邊139戶貧困戶實現轉移就業;襄城縣探索實施了“保險+精準扶貧”新模式,開發“貧困戶保險協管員”崗位,目前,已有1136名貧困群眾走上保險協管員崗位。

“李書記,咱村的部分路段坑坑窪窪啥時能走上水泥路啊”“李書記,我們能吃上自來水嗎”……群眾口中的李書記叫李延召,是建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蔣李集鎮劉王村“第一書記”。2017年2月,李延召被選派到劉王村擔任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後,他挨家挨戶走訪,與群眾談心,與老黨員座談,詳細瞭解劉王村方方面面的情況。

“不讓一戶群眾掉隊!”李延召暗下決心。用真心、動真情、使真勁,他帶領村“兩委”一件實事接著一件地幹,“一戶一法”增加貧困戶收入。如今,劉王村大變了樣,水泥路環繞村寨,四通八達;村民告別了喝井水的歷史,用上了自來水;村裡天然氣管道安裝到位;建成的文化廣場讓群眾休閒有了去處;建起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目前,劉王村181貧困戶694人,已有175戶683人脫貧。

像李延召這樣的“第一書記”僅僅是許昌市幫扶幹部的一個縮影。今年來,許昌市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了“第一書記”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感和執行力,倒逼扶貧幹部變身入為心入,做到對村情戶情“一口清”、幫扶措施“一口清”、扶貧政策“一口清”。同時,還以黨建帶脫貧,抓黨建促脫貧,創造性地推出並全面推進“一編三定”工作法和“四幫一聯”制度。

更“嚴”——

向心不在崗、脫離群眾、作風浮漂的幹部“亮劍開刀”,倒逼幹部真幫實聯,以作風轉變推動脫貧攻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

為解決作風浮漂、大而化之、不嚴不實等作風突出問題,許昌市向心不在崗、脫離群眾、作風浮漂的幹部“亮劍開刀”,以此倒逼幹部作風轉變,倒逼幹部下沉一線,倒逼幹部真幫實聯,倒逼幹部責任落實,以作風轉變推動脫貧攻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

在抓實工作的基礎上,許昌堅持把督查巡查作為推動工作落實落地的“指揮棒”“信號燈”,建立完善了市領導暗訪指導、行業部門督導、市縣督查巡查、兩辦專項督查、紀檢監察和民主監督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督查巡查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發揮實效。

在強化幹部管理方面,圍繞解決“第一書記”駐村不住村問題,出臺《關於進一步嚴格駐村第一書記管理工作的辦法》,對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紀律、駐村時限、職責任務等進行規範明確,讓駐村“第一書記”下得去、呆得住、幹得好;圍繞解決幫扶“走過場”“擺架子”等問題,建立了幫扶掛鉤機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圍繞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問題,建立了考核考評機制,把脫貧攻堅納入幹部年度考核內容,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

“‘第一書記’不是光鮮的‘烏紗帽’,而是沉甸甸的‘責任狀’。”李延召認為,當好“第一書記”,就是要擔起“第一”職責,做強基固本的“第一責任人”,富民興村的“第一帶頭人”。

在強化責任追究方面,出臺了《關於嚴明脫貧攻堅紀律強化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通知》《關於脫貧攻堅檢查考核工作問責暫行規定》等,向脫貧攻堅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亮劍”。今年以來,處理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34起,黨紀政務處分51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形成了嚴管嚴查的高壓態勢。

如今,通過扶貧攻堅一線的錘鍊,一大批懂扶貧、愛扶貧、能扶貧的業務骨幹成長起來。在河南省2018年上半年重點工作核查中,許昌市被認定“好”等次,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成績取得了大幅提升。扶貧工作雖難,但一支有理想、有力量、更有幹勁的幹部隊伍正以勢在必得的勁頭帶領群眾一道,滿懷激情地建設魅力新許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