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最突出的問題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

12月12日,2018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在上海舉行,會上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洪磊表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最突出的問題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

洪磊表示,私募基金自登記備案以來,股權投資活力迸發,對實體經濟資本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載體。截止三季度末,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4255家,管理資產規模12.8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922家,管理資產規模2.39萬億元,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561家,管理資產規模8.44萬億元。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於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達到9.52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5.22萬億元。其中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的企業股權項目資金達到4.4萬億元,私募基金通過境內外上市退出金額2374.51億元,通過整體收購退出金額368.36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增本金9656億元,相當於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是6.3%,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金。在投中小企業項目5.35萬個,在投本金1.89萬億元,在投種子期與起步期項目3.8萬個,在投本金1.84萬億元。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機械製造等工業品原材料、醫療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了私募基金重點佈局的行業,在投本金是2.5萬億元,在投項目4.72萬個,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增長。

洪磊表示,四年來,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持續快速增長,但短板始終存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在我國私募基金的來源中,高淨值個人資金佔比為17.1%,機構資金佔比82.9%,其中工商企業的資金佔比達到38%,各類資管計劃資金佔比37.1%,保險資金佔比2.8%,養老金社會公益基金、大學捐贈基金等長期基金佔比僅為0.3%。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美國公私募基金的資金來源中,40%來自養老金和社會捐贈金。從成熟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資金投向VC、PE長期來看效果很好。

洪磊稱,就我國而言,養老金、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最主要的長期資金來源,養老金保險資金本身就有長期資產配置的需求,而理財資金中的相當一部分屬於居民中長期可投資資產或養老儲蓄。經過向配置型產品轉換,也將成為真正的長期資金來源。養老金主要依據生命週期進行資產配置,代表性做法是配置於公私募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比重越高,養老產品的淨值波動越小,資產安全性越高。權益類資金淨值波動大,但是提高收益率最主要的因素。如果將長期資金配置範圍擴大到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將真正實現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的匹配,它既能從根本上改善實體經濟長期資本金的來源,同時也能夠讓投資者真正獲得與我國經濟底色、經濟發展潛力相一致的長期回報。

洪磊認為,今年政策有兩個重要突破,一是養老金第三支柱事業,保險產品先行先試,稅收優惠政策提供重要支持。明年5月份,將把公募基金產品納入到投資標的,政策協調效應將得到進一步的充分體現。二是慈善基金把證券投資基金納入投資標的,開啟長期資金規範運作的新篇章。

洪磊還表示,私募基金髮展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行業自律不足,一段時間以來,協會在登記備案中發現,部分機構股權架構複雜,存在交叉持股、多層嵌套、增加基金運轉層次和融資成本,既不符合專業本質,也增加了金融風險和融資成本。行業自律既是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基金法的基本要求。實踐中,在基金法精神和行政監管的指導下,基金行業協會不斷強化主動自律、行業自律、行為自律、過程自律,推動市場化信用博弈和信用約束,積極約會業務規則和行為規範的具體矯正作用,與行政監管、司法懲戒共同構築了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行業治理格局。

“一是進一步完善登記備案須知,優化登記備案流程,為市場合理展業提供精細的標準。二是推動建立行業盡調行為標準,強化展業過程規範性和透明度。三是全面實施信用信息報告制度,推動市場化信用約束機制今年底,協會將正式發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信用信息報告指引,股權類機構信用信息報告將重點考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合規性、穩定度和專業度。12月8日,協會已經正式發佈了新版機構登記需知,緩解目前募資難問題。上海科創板推出將極大緩解私募股權基金退出難題,基金業協會將全力支持科創板落地,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洪磊說。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