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陝北人的角度說一說王雷版《平凡的世界》

小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陝北人,我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的時候,還在上初中,有一次無意中在一個同學家裡發現一本殘缺不整的書,連封面帶著中間有好多頁都被撕的沒有了。同學倒是爽快,直接講書送給我了,我就和書裡的孫少平一樣躲在屋後邊的草垛子裡一直讀到天黑,連下午飯都忘了吃。

一直到高中,小編攢了兩個月的飯錢,在校門外的盜版專賣書攤花了十五塊錢,買到了全套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了小說之後就一直期盼著電視劇的出現,終於等到王雷的這版《平凡的世界》,要是沒有王雷撐著場面,我差點以為這是一部青春偶像劇。可是沒辦法,王雷一個人的演技撐起了一齣戲。

首先,王雷的形象真的算是高度還原了原著,至少看到劇中的王雷,我是認可他的陝北漢子的形象的。他為了演好孫少安,每天吃飯看著別人吃大魚大肉自己就吃兩個苞米餅就鹹菜,在網上搜集七十年代陝北的老照片找代入感,

其實作為一個在陝北長大的孩子來說,我對陝北的生活,習俗,自然環境都再熟悉不過了,而且最早看《平凡的世界》,我相信每一個陝北孩子都會有代入感,因為書中所描述的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王雷頭戴著陝北傳統的白手巾,穿著破破爛爛的粗布衣服,被生活壓的佝僂著腰,臉上卻是那麼的堅毅和沉著,這難道不就是書中的孫少安嗎?

王雷劇照

其次,就是我對王雷還原陝北話的佩服。王雷是遼寧大連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的演員,而且他一直都接的是普通話的戲,所以他沒有任何的陝北方言基礎。陝北方言屬於晉方言體系,廣泛分佈於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內蒙古部分地區和寧夏部分地區,方言詞彙極具自己的獨特性,甚至保留了一部分古語,再加上普通話在這裡的推廣可以說是今天也不是特別的全面。所以短時間內別說學懂會說陝北話,就是聽懂對一般人而言也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小時候最早看的關於陝北題材的電視劇,是劉燁演的《血色浪漫》,但是就語言難度來說,劉燁在劇裡的身份是北京來插隊的知青,最多學學陝北民歌,可王雷不行,他的全劇說陝北話。要是換一個不負責任的演員,可能只學個別詞彙,聽起來既不像陝北話又不全是普通話,這對很多土生土長的陝北人都是不能接受的。所以,王雷真的是下足了功夫,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影視劇的收視和口碑雙豐收說明了一切。


王雷說,他不能披著農民的衣服,說一口城裡話,於是就拼命的練習陝北話。為了學語言,他和當地的農民交朋友,晚上只要一有時間就找劇組其他陝北的演員加練,把人家都練困了,他還在努力。世上無難事,王雷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等到電視劇播出時,我相信對於大多數陝北人來說,看到王雷的表演也會豎起大拇指,王雷在劇裡就是一個樸實的陝北後生。

其實,王雷完全可以拍其他的比較輕鬆的戲,但他為了自己不被貼上標籤,甘於吃苦,敢於挑戰,值得現在的年輕演員學習,他也和劇中的孫少安一樣,激勵著我們當下的年輕人。平凡的世界過後,王雷並沒有驕傲自滿,他表示自己想接有歷史背景的古裝戲,並且想要和毛衛寧或者鄭曉龍導演合作,迎接新的挑戰。讓我們期待王雷帶來更好的作品和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