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片王翻身之作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電影界,有一群面具人

天地不仁,時運不濟,每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童年回憶。

各個身懷絕技,天賦異稟。

用暴力、用武器、用特殊能力,誓死守衛著內心秩序。

亦正亦邪。

總隱藏於黑夜中,和麵具後。

這一張張高辨識度的面具,最終變成符號,組成流行文化經典

別誤會。

你以為Sir說的是他們?


爛片王翻身之作


漫威&DC英雄

其實,Sir今天要說的是他們——


爛片王翻身之作


從左至右,《13號星期五》傑森、《月光光心慌慌》邁爾斯、《猛鬼街》弗萊迪

哈,原諒Sir故意嚇你。

別光看這三個的樣子,或猙獰,或詭異,或單純的醜......

他們在一部分影迷,尤其是B級片的忠實粉(tian)絲(gou)心中,簡直是神一般的實力愛豆。

絕對的流行經典。

40年前出道,被譽為美國“三大變態殺人魔”。

倒在這三位的菜刀、鋼爪、砍刀、斧子......等生活用品下的,已經累積了300多條亡魂。

跟著拍出來的續作,偶爾也會跨屏互動,關公戰秦瓊。


爛片王翻身之作


《佛萊迪大戰傑森》

一個名字不得不提,約翰·卡朋特

1978年,他執導的《月光光心慌慌》大爆。

連體工裝,廉價面具,廚房菜刀。

兩元店攢來一套殺人裝備,更創造了“三大變態殺人魔”中最負盛名的殺姐狂魔——邁克爾·邁爾斯

從此,開創“砍殺電影”(Slash film)的浪潮。


爛片王翻身之作


片子沒看過,這張慘臉你一定見過......

口碑炸了。

爛番茄新鮮度95%,無數開創先河的經典橋段,成為了後世恐怖片學習、效仿的範本。

票房瘋了。

32萬美元成本換來1000萬票房,被譽為當年最受歡迎電影。

續集?一拍就是9部

可這9部......挨個撲街。

可能就是因為少了約翰·卡朋特的加持,續集爛番茄最高分數52%。

40年過去,又有一部續作不怕死。

無視前9部,緊隨1978年的故事線推倒重來。

完成“史上最強”——

新《月光光心慌慌》

Halloween Returns


爛片王翻身之作


碾壓史上所有翻拍版本,不是浪得虛名。

1000萬成本,成就了北美影史開畫票房第二佳的限制級恐怖片(僅次於《小丑回魂》)。

爛番茄新鮮度75%,實屬難得。

在所有恐怖片都尋找著新噱頭、新套路,再趨於同質化的今天。

《月光光心慌慌》選擇逆行突圍。

迴歸老派B級片。

推翻後續所有翻拍,啟用第一部的創作陣容。

硬橋硬馬,還是那套老技巧重新排列組合:緊張氣氛+限制級場面。

試圖重現40年前大銀幕上的震撼。

仰仗主角邁克爾·邁爾斯的不滅光環,正經繼承了78年老版約翰·卡朋特的黃金遺產。


爛片王翻身之作


那麼老的片子你可能沒看過。

不要緊,Sir先帶你感受下當年的集體恐懼。

經典1978

關於誰才是第一部“砍殺電影”,眾說紛紜。

不少評論家,依舊認定是1960年希區柯克的《驚魂記》。

但沒有爭議的是,“砍殺電影”的黃金時期由《月光光心慌慌》開啟。

2004年,英國權威科幻期刊《SFX》進行史上最恐怖影片的評選,《月光光心慌慌》獲最恐怖影片第一名。

女主傑米·李·柯蒂斯,更是被賦予“恐怖片女王”的榮譽。


爛片王翻身之作


1978版、2018版《月光光心慌慌》

被吹成這樣,還是歸功於約翰·卡朋特近乎實驗性的電影語言。

比如,偽紀錄片形式,現在恐怖片中太常見了,藉助主觀鏡頭,重現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

但老版《月光光》更前衛,更大膽。

開篇6分鐘的長鏡頭,太勾人。

一開始,是

“你”在暗處,盯著一棟洋樓。

輕聲繞過門廊,從窗戶看到一對男女天雷勾地火。


爛片王翻身之作


要發生什麼?兇手何時登場?

別急,當“你”慢慢繞進房屋,從櫥櫃中取出了一把尖刀......

沒錯,你就是那位奪命人。


爛片王翻身之作


身份反轉後,緊張感再度升級。

殺戮之前,“你”從地上撿起了一副面具。

視線被遮擋,心中的弦繃到最緊。


爛片王翻身之作


走進房間,在滿地散落衣物的盡頭,“你”的獵物赤裸著身體,輕哼著歌毫無防備。

她慢慢轉身,驚呼你的名字:“邁克爾!”

話音未落——

一刀,兩刀……

當你反應過來,尖叫聲已經停止。

眼前只剩一具赤裸屍體。


爛片王翻身之作


這就完了嗎?

別急,跟隨鏡頭逃出洋樓,兇手跑到街上,被一對夫婦攔下來,摘掉了的面具。

長鏡頭結束,惡魔終於露出真容——


爛片王翻身之作


驚了吧。

開始的“躲”,是為了更震撼的“現”。

短短6分鐘,是一場逐幀設計的心理遊戲。

與其說它嚇到了你,但不如說是卡朋特變戲法般地你入局。

在當時,前無古人。

這樣的創意,為這位變態殺人狂的故事開了一個好頭。

這是他第一次卸下面具,也是最後一次。

再次歸來,就是15年後他再次覺醒逃出精神病院,如同身負詛咒一般,企圖殺掉所有血親。


爛片王翻身之作


帶來窒息感的,不止那張廉價面具。

全篇的BGM,由卡朋特親自作曲,給出最好助攻。

簡單的旋律,清脆的鋼琴聲,安排在密不透風走秒一般的鼓點聲中。

空靈、詭異。

白天聽提神醒腦,晚上聽強心健腰。

《月光光》成功了,叫好叫座的它引起一陣砍殺熱潮。

行動遲緩卻如影隨形,沒有超能力傍身卻怎麼打也打不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殺手形象,成為了恐怖片的經典模板。

一直被模仿,也不停被更多新花樣超越......

1980年《13號星期五》,水晶湖“二傻子”傑森誕生。

1984年《猛鬼街》,榆樹街“無厘頭”夢魘弗萊迪出世。與它同年誕生的,還有《終結者》,同樣的設定換上科幻外衣。


爛片王翻身之作


而它正統的後續作品質量走低,很大程度因為卡朋特事了拂衣去,讓出了導演椅。

直到大衛·戈登·格林出現。

新版《月光光》導演,一個繼承砍殺電影血統的迷弟。

這次迴歸,是對約翰·卡朋特的直接致敬。

也是這個龐大IP一次精彩的謝幕演出。

驚喜2018

故事緊接1978,當年第1集倖存的勞麗已經當上了姥姥。

彷彿應激障礙一般,餘生都活在恐懼當中。

但她不躲。

反而期待著邁克爾再次逃獄。

在她心裡,想要真正結束一切,她和邁克爾必須要死掉一個

於是遠離城市,建起圍牆,離開家人,苦練槍法。


爛片王翻身之作


劇情上,不拖,不故弄玄虛。

直接把邁克爾·邁爾斯從精神病院裡放了出來。

不以面示人,依舊一言不發。

面具已經變得陳舊,雙手也長滿皺紋。

但緊接而來的熟悉的背景音樂告訴你,他真的回來了。


爛片王翻身之作


一場闊別四十年的終極對決。

不廢話,直接開幹。

說土味一點,也可以叫它——朋克姥姥大戰惡魔舅姥爺


爛片王翻身之作


但這並不代表新版的驚悚程度,有所下降。

老口味,加上新技術、新構思。

幾場尖叫戲,令Sir大飽眼福。

總會有一些聲音,會詬病恐怖片jump scare(尖叫驚悚),但把jump scare玩好,就不僅僅是嚇你一跳。

它甚至可以讓你拍手說爽

不信你試試——

小盆友說:“姐,我屋裡有怪蜀黍。”

保姆姐姐跑到二樓查看,走進房間,氣氛凝固了。

我們的視點一直跟著門外的孩子,盯著打開一半的房門。

突然,就傳來了女孩求救的聲音:

請......你現在......立刻離開!


爛片王翻身之作


門裡究竟發什麼了啥?

孩子盯著發慌,突然一個身影從門中闖出。


爛片王翻身之作


開玩笑嗎?觀眾不傻:“少騙我,一定還有事。”

對,有事。

什麼事?Sir不劇透,但保證你猜不到。

千萬別小看Jump scare。

聰明的作者,總能在新花樣裡玩得一石二鳥。

比如,一盞運動感應燈

如果有人在感應範圍中移動,燈就會亮起,時間一到,就會熄滅。

對於愛躲在黑暗中的變態,它是剋星?

導演偏偏玩出一場殺戮好戲。


爛片王翻身之作


看上面這張動圖,右上方,兇手已經悄悄登場。

可惜這回不光你看到,小胖也看到了。

扭過頭來打招呼,錯把他人成了別人。


爛片王翻身之作


燈滅了。

再亮起來時,人已經不見,回過頭,才發現他已經站在了正前方。

站著不動,不是在擺Pose——

他在等待燈滅。

不打黑槍,正面剛,這一次的燈亮就已經在預告死亡。


爛片王翻身之作


類似的橋段,我們在《關燈後》見過。

燈滅,燈亮,恐懼有節奏地靠近。

但《月光光》的升級在於——

光,由施暴者控制。

我走,燈才會亮。

是我在控制著什麼時候給你看到,什麼時候把你殺死。

這是碾壓級的懸殊對決,像在玩弄著唾手可得的獵物。


爛片王翻身之作


當然,如果只有這些出色橋段,只能算完成任務。

而在Sir眼中,《月光》完成了邁爾斯這一經典形象最好的謝幕演出。

因為電影到處充斥著對B級片時代的致敬與告別。

就比如這一段,最原始的驚嚇技巧。

一個被老電影都用爛的花招。

在主要角色的盲點中,總是有一片黑暗的“未知區域”。

突然,一道誇張的非自然光中,亮出人臉。

像這樣——


爛片王翻身之作


《殭屍肖恩》,我們輕鬆一下......

但偏偏就是這種老套的手段,《月光》一部正經的恐怖片又玩了一次。

只不過稍稍有些不同。

這次鬼在明,人在暗。

萬聖節快樂,邁克爾


爛片王翻身之作


一樣武器、一樣的出場方式、一場的攻擊動作。

獵物,變成了獵人,用同樣的方式親手斷送傳奇。

如果邁爾斯的故事要有結局。

Sir相信,這就是最好的謝幕。

跨越40年的對話

老實說在今天,恐怖片這門生意,越來越難做......

曾經作為大眾娛樂的恐怖電影,變得越來越小眾。

“一個時代的逝去”,可能是優秀致敬作品的共同提綱。

比如,致敬林正英的《殭屍》。

驅邪用的糯米,只能用來炒飯;抓鬼用的桃木劍,被用來撓癢癢;老舊的劇組戲服,只能被掛在牆上。

片中的那句,“殭屍越來越少了。”

不就是在說那段黃金年代離我們越來越遠。


爛片王翻身之作


觀眾口味在升級,傳統套路在過時,怎麼創新?

除了出色的場面還原。

新舊之間的再次對話,才是致敬作品耀眼的附加分。

《月光光》革新,就體現在了跨越40年的,兩種女性意識的對比。

老恐怖片的女性意識如見看來,簡直“不正確”。

自由、開放、“不聽話”的壞女孩,總會先死。

倖存的,是那個看起來弱不禁風,沒有主張見解的乖乖女。

折磨一整集,最後“未完待續”。

勾勒出當初男性眼中的女性模板:聽話、乖巧的,才是好的。


爛片王翻身之作


而在新版中,勞麗還是從第一集夢魘走出的勞麗。

只不過這一次,你知道誰是獵物?誰是獵人?

勞麗的陷阱,已經準備了四十年。


爛片王翻身之作


她除了要面對惡魔,還要面對家人的不理解。

- 這把槍給你

- 不,你立刻離開這裡


爛片王翻身之作


他們拒絕勞麗的口吻,與我們對待那些恐怖片的言辭一致:

“時代變了”

而最終決戰中,祖孫三代的聯手對抗,為這老舊的砍殺戲碼補充了新血。

用現代的視角,為經典寫下終曲。

抓到你了


爛片王翻身之作


四十年前的一部經典。

經過9次不成功的續作、翻拍。

新《月光光》,為它們畫上完美結局。

也為“翻拍經典”做出了一個好的示範。

如果即將到來的它們,能有這樣的覺悟。

Sir也不會再心慌慌了——


爛片王翻身之作


爛片王翻身之作


爛片王翻身之作


爛片王翻身之作


爛片王翻身之作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