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六旬兒子七個月畫200幅生活速寫,記錄八旬母親生前的點滴


一張張素描紙攤開,母親慈祥的笑容躍然紙上,舉手投足的細節都是那麼熟悉,熟悉到一切場景恍若昨日。這200餘張畫李福昌看了一遍又一遍,已經60歲的人了,想起母親的點點滴滴,還是傷感到想哭,難過得像個孩子。李福昌的母親生前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他的畫筆下保留下來,他覺得這是一份很溫暖的愛,值得回憶和保存。

老孃是個愛乾淨的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還要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而這一切都要妻子王芝琴來完成。以前李福昌和愛人王芝琴一起在西安開了一家麵館,生意紅紅火火。2016年3月,平時還能拄著柺杖出門的老母親突然連路都走不成了,每天直喊腿疼,這讓老李心急如焚。

孝敬父母從頭開始。他和妻子王芝琴商量:“啥都可以等,盡孝不能等,要不然會後悔一輩子的。”夫婦倆直接把飯館轉讓了,老李陪母親在西安看病求醫後,帶著母親回到老家岐山縣農村養病,守在母親身邊精心照顧。


守在母親身邊,老李天天為母親洗臉、洗腳、按摩,陪母親聊天,每天變著花樣為母親做飯。天氣好了,他還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出門散心,就像兒時母親照顧自己一樣。除了照顧母親,他還悄悄拿起畫筆,以母親為“模特”,用流暢的線條記錄著母親的生活點滴。

2016年10月底母親去世了,扛著心裡的難過,李福昌料理好了母親的後事。而夜深人靜時,對母親的思念總是縈繞心頭。他一頁一頁地翻看速寫本,7個月時間,他為母親畫了200多幅生活速寫。時間彷彿已經停滯,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李福昌原來就是自學畫畫成才,畫這些速寫在他手裡每一幅只需要三五分鐘就能完成。

母親一輩子都閒不住,坐在輪椅上有時候還拿著掃帚清掃院子裡的落葉。

陪伴老人是一個人責任,也體現著品德。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手機拍呢,這樣不是更方便?李福昌說母親當時已經85歲了,身體有病,剛開始給母親速寫只是想轉移母親的注意力,讓她忘掉病痛,主要還是因為畫畫的時候可以和母親近距離的多待一會兒。

李福昌和愛人王芝琴翻看起他給母親生前畫下的素描,看到母親生前的各種模樣時,眼裡仍是包含著淚水,而他的愛人也在一旁擦拭著眼淚。

一邊吃著餃子一邊掛著點滴。李福昌的母親生前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他的畫筆下保留下來,他覺得這是一份很溫暖的愛,值得回憶和保存。

李福昌的老孃於2016年10月去世,去世前李福昌已經為老孃畫了200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現在只要想起老孃他就會拿出看看,因為每一張都包含著自己的感情和老孃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