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先鋒(Pioneer)在影音行業的知名度並不低,老一輩消費者都知道,1980年代時的先鋒,能用“璀璨”一詞來形容。由創立的1938年開始,先鋒相繼開發出了Hi-Fi音箱、LD播放機、等離子電視機等先進的影音產品,不僅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其技術也一度領先於世界的前端。

只不過,那都是1970至1990年代時的風光。消費電子產業的更新迭代是迅猛而殘酷的,等離子電視機後期被液晶電視取代,激光影碟也終因DVD的出現而慘遭淘汰。曾輝煌一時的消費電子產業公司,在20世紀前後為了重振昔日的業績,逐漸把家電主力業務的重心轉移到了汽車導航等車載設備中,無奈追不上智能手機普及的潮流,最終也不過是技術創新浪潮中曇花一現的泡沫而已。

就整頓先鋒而言,與霸菱合作很重要

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實際上,先鋒的虧損狀況早已逐年爬升,2018年4月-9月的淨虧損更是達到了99億日元(2017年同期虧損是71億元),並且預計截止到明年3月,下半年的虧損將會再增加50億日元。其主要的虧損原因來自全力押注的汽車電子業務,走到了2018年,先鋒債務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就如眼下的廣州一樣,凜冬已至。

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早在三個月前,就已開始有媒體透露先鋒計劃尋求霸菱亞洲投資的消息。直到最近,兩家企業的協商才得以塵埃落定,並在上週五(12月7日)發表聲明,霸菱亞洲將會出資1020億日元收購先鋒,屆時先鋒將會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並會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

據瞭解,霸菱亞洲將以每股66.1日元的價格向先鋒現有股東收購,此價格低於先鋒上週五收盤價的88日元。不過,先鋒社長森谷浩一表示霸菱的收購價格合理,退市和獲得注資進行全面改革,才是先鋒首要整頓的事務,也是必然的選擇。“我認為我對先鋒發生的事負有重大責任,但就整頓先鋒而言,與霸菱合作很重要”,森谷浩一說到。

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先鋒將會於2019年1月25日召開股東大會完成此次收購,計劃在2019年的3月下市。此外,先鋒計劃將屬下的1.7萬員工裁減15%(約3000人),經營高層也將進行大換血,除了森谷社長和兩名外部董事之外,其餘全部卸任,遺缺則由霸菱指派人員接任。而社長森谷的薪酬也將會下個月降零,其它主管則減薪4~7成不等。“我將停止領取薪酬。我希望用我省下來的錢,讓先鋒重拾成長”,森谷說到。同時他還表示,先鋒未來將透過整頓改善汽車電子事業的獲利能力,並致力於透過整合地圖和數據的解決方案,以創造成長。

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除了先鋒,以往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日本家電品牌,包括松下、夏普、東芝,近幾年來經營都出現了低迷,以至於紛紛將旗下資產賣給中國企業。早在2005年前的數十年間,依仗著大量的家電技術專利,日本也一度成為全球家電產業的霸主。所謂物極必反,前有韓國競爭對手的追趕,後有中國同業的崛起,長期處於保守經營的日產家電也最終逐漸沒落。

直至今日,大部分日本家電企業要麼被中國企業收購,要麼變賣旗下的資產維持經營。雙方聯手,揚長避短提高品牌競爭力,必定是利大於弊。但對於在困境時刻“伸出救援之手”的中國企業,常被賣方控訴“致使其品牌掉價”或更多層出不窮的“磨合”問題,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已看過不少了。例如,2017年夏普也曾以損害夏普信譽為由,向授權品牌5年的海信提出訴訟。在不少日本媒體看來,被貼牌在中國銷售的日本家電企業“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除了失去了自身的品牌靈魂之外,被控制的產品質量讓品牌失去了昔日的風采。

老牌先鋒“賣身”退市,日本家電品牌何去何從?

數碼產品的日益創新,致使越來越多產品與產品之間相互兼容,也意味著部分產品被取代的命運,日本家電企業堅守的“只要產品好,不愁賣不出”觀念而忽略了市場的實際需求,也是導致其沒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反中國雖然起步稍晚了幾十年,但逐漸經過打拼和探索,已經架構了一套成熟的銷售模式,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等政策的實施也大力推動了國產家電的發展。也許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不同於發達國家日本的市場需求,而日企產品被“賣”到中國,是在幫助“扶正”日本家電的經營策略模式,還是在消耗日本家電企業品牌影響力來提高自身知名度?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