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12月7日上映的《海王》,帶著神器三叉戟,擎天駕海,王者降臨,點燃了中國的電影市場。

不可否認的是,《海王》的人物顏值美爆,傑森·莫瑪飾演的男主亞瑟高大威猛,艾梅柏·希爾德飾演的湄拉和妮可·基德曼飾演的亞特蘭蒂斯女王,婆媳二人身材修長、美貌逼人,僅憑它們三人的顏值就值回票價;同時,《海王》在特效方面運用得當,給我們構造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亞特蘭蒂斯世界。除此之外,《海王》還帶著我們領略了撒哈拉沙漠、意大利西西里島等地迷人的風光……

這些在人物、特效、場景等方面的優點,已經讓人們對《海王》不吝讚美之辭,但是金無足赤,《海王》同樣有它內在的不足之處,需要我們正確的對待!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一)血脈論至上?

亞特蘭蒂斯第一次進入人類的歷史,出自哲學家柏拉圖晚年留下了對話錄《克里特阿斯》、《提麥奧斯》,那裡的人們因為不敬神而觸怒神靈,結果一夜之間沉入大海,消失無蹤。而在溫子仁導演的電影《海王》中,八千年後的亞特蘭蒂斯再一次通過熒幕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我喜歡的一位網絡作家徐公子勝治在其作品《太上章》說:有的作品描寫的年代跨度相當長,動輒數千、數萬、數十萬年,彷彿格局宏大。可是主角不停的在升級,整個世界背景卻保持著詭異的靜態,哪怕十萬年過去了,書中的世界時代還是那個時代,幾乎沒有文明演變相對合理的動態過程,這多少也是令人困惑的。

《海王》中的亞特蘭蒂斯同樣是讓人困惑的,他的背景設定是21世紀,海洋與陸地同處一個時空,但是過了八千年,當陸地上的國家大多處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社會時,亞特蘭蒂斯卻依舊是封建君主社會,血脈論依舊盛囂塵上。

男主亞瑟是亞特蘭蒂斯女王與人類燈塔看守人的兒子,但在對亞特蘭蒂斯沒有任何貢獻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擁有成為海王的資格。在劇情的發展中,女主湄拉第一次出場就是勸亞瑟回到亞特蘭蒂斯繼承王位,因為他有女王的血脈;亞瑟的老師維科也認為他天生就該繼承亞特蘭蒂斯的王位;甚至於弟弟奧姆都認為他有爭奪海王的資格,需要在比賽中打敗亞瑟,自己才可以成為名正言順的海王。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托馬斯·潘恩在《常識》中說:君主政體意味著我們自身的墮落和失勢,同樣地,被人當作權利來爭奪的世襲,則是對我們子孫的侮辱和欺騙。因為,既然一切人生來是平等的,那麼誰也不能由於出身而有權創立一個永遠比其他家庭佔優越地位的家庭,並且,雖然他本人也許值得同時代人的相當程度的尊敬,他的後輩卻可能絕對不配承襲這種榮譽。

所以,當陸地上的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奮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成功的情況下,亞瑟僅僅依靠出身,就有當海王的資格,這樣的世界真的很魔幻,也是對每一個亞特蘭蒂斯人的不尊重。


(二)暴力最強者說了算?

但不論如何,電影的設定讓亞瑟擁有了成為海王的資格,那麼,他又是如何成為海王的呢?

吳思先生在《血酬定律》說到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元規則就是所有規則的設立,說到底,都遵循一條根本規則:暴力最強者說了算。這是一條元規則,決定規則的規則。在《海王》的世界裡,同樣是暴力最強者說了算。

電影中亞瑟作為21世紀的美國好青年,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視權力如糞土,對於王位一開始是拒絕的。但為了阻止同母異父的弟弟奧姆的統治野心和海陸災難,他在女主湄拉的陪伴下,跋山涉水找到傳說中的神器三叉戟,最終在與奧姆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從而成為海王!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在獲得王位的過程中,亞瑟與奧姆的第一場戰鬥,他在不斷的打敗中被眾人稱為野種、雜種,而當他取得三叉戟,展示最強的暴力戰勝奧姆之後,又被大家歡呼為海王。何以這樣前後不一?暴力最強者說了算!


(三)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海王》的最終結局是美好的團圓,亞瑟不僅成為海王,維護了海洋與陸地之間的和平,還抱得美人歸,他的父母也像小龍女和楊過一樣,在晨曦中再次擁抱在一起,踐行了約定。在這裡,和平至上,愛情至上。

但是等等,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不,我們還需要看看奧姆為什麼要發動海洋對陸地戰爭的原因!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電影中奧姆是作為一個反派出現的,他為了實現自己一統七海的願望,便委託人類黑蝠鱝搶了一艘魚雷,偽裝成人類率先挑動對海洋的戰爭。隨後他以此為藉口進行反擊,首先是將人類傾倒進大海的垃圾及武器倒灌進陸地,作為一個警告!然後,他開始征服亞特蘭蒂斯其他的國家,統一力量;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被我們高大威猛的正義代表海王打敗,關進了監獄。

奧姆雖然有私心,但是他所提出的問題:人類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實實在在的問題。我們不願意讓垃圾排放在自己的身邊,於是肆意地將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排進海洋,《環境衛生學》中提到的垃圾汙染、富營養化、核汙染等都是人類對海洋的罪證。奧姆將垃圾倒灌回陸地,很像日本短篇小說家星新一作品《喂--出來》中的那塊石頭,是對人類的一個預警:海洋終究不是無底洞,它也會憤怒,人類終將自食惡果。

但是,我們一方面像孩子一樣,將垃圾倒灌的責任推卸給一個物化的奧姆,拋卻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則由亞瑟將奧姆這個提出問題的人解決掉,從此,世界和平,人們又可以談情說愛了。

但海洋,會給我們這個機會和時間嗎?

有必要聊聊《海王》的內在不足之處了


所以,這樣一個出身決定命運、暴力最強者說了算的亞特蘭蒂斯世界,真的美好嗎?這樣一個不解決海洋環境問題,但喜歡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的海王,他真的是一個英雄嗎?面對海洋的生態環境破壞,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做?這值得我們認真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