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辱華”事件持續發酵:Vogue時裝評論遭網友猛烈抨擊

因“辱華風波”取消上海大秀、品牌創始人組合發佈道歉15天后,Dolce&Gabbana Alta Moda高級定製系列在米蘭照常發佈。

兩位創始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在米蘭秀上的共同謝幕,側面否認了此前Stefano Gabbana可能從品牌出局的猜測。

Domenico Dolce在秀後接受外媒採訪後表示,“中國是昨天的事情,今天又是新的一天。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它會教給你一些事情,你試著去理解,然後第二天你依然得繼續生活。”

“辱華風波”的主角Stefano Gabbana則在事後首次接受採訪中發聲,“有時候你確實會犯錯誤,以後我將不再使用Instagram。”目前,這名設計師的Instagram更新停止在11月23日他發佈的一則寵物貓視頻,而這則視頻在道歉聲明之後發佈。

Stefano Gabbana還透露,該系列在秀後午餐會結束之前大部分已經被來自美國,印度,俄羅斯,加拿大,安哥拉,德國,新加坡,日本的客戶訂購。令人驚訝的是,25箇中國客戶中依然有18個出席了該時裝秀,只有7個客戶選擇不參加。

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繼11月23日在Twitter發佈道歉視頻後,Dolce&Gabbana從12月7日開始重新恢復更新Twitter,其Instagram賬號則從11月28日開始發佈了近90張圖片,宣傳品牌聖誕櫥窗和Alta Moda時裝秀,目前擁有粉絲1913萬。

值得關注的是,康泰納仕集團旗下Vogue Runway、Vogue英國版和Vogue意大利等線上媒體照常對該系列進行了報道,但知名時裝評論人Suzy Menkes對該品牌的態度在社交媒體引起爭議,她先是在Instagram在接連發布20餘條Dolce&Gabbana相關推文,而後其在為Vogue撰寫的評論也被認為是站在支持Dolce&Gabbana的陣營。

她寫道,“Dolce&Gabbana在中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很難對一場從未發生的時裝秀做出任何判斷。因模特用筷子吃披薩的廣告而被認定為種族主義者,我認為這種批評是冷漠和愚蠢的,如今世界各地對於時尚信息的傳播可能過於隨意和粗心了。”

但是有分析指出,Suzy Menkes作為時裝記者與很多外媒一樣有意或無意地模糊事件焦點,強調Dolce&Gabbana遭到抵制的原因僅僅是Dolce&Gabbana的宣傳廣告,但忽略了真正激怒中國消費者的是Stefano Gabbana的種族主義言論。

目前陸續有讀者對Suzy Menkes的這篇秀評表達了強烈不滿,她認為這篇文章本身也充滿對中國市場的偏見。例如,她在描述Stefano Gabbana引發的社交媒體風波時用頗具殖民主義意味的“遠東”(Far East)這個詞指代中國市場,該詞原義指西方國家開始向東方擴張時對亞洲最東部地區的通稱,背後是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主義邏輯。

特別是文章尾部對中國的描述被認為具有冒犯性,讀者認為她將奢侈品牌的種族言論事件上升到意識層面似乎毫無必要,這或從側面反映出她沒有像對其他市場一樣平等看待中國,而是帶著有色眼鏡。

有分析人士認為,Suzy Menkes針對中國的惡言相向卻令其震驚,並且她在文章中絕口不提文化差異的問題令人感到不安。

獨立時裝記者Pierre A. M'Pele認為,Suzy Menkes的言論讓Vogue顯得更加與年輕讀者脫節,而年輕讀者恰好正是康泰納仕想盡辦法爭取的受眾。他在看到Dolce&Gabbana宣傳片後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不過是外國人又一次未能真正瞭解其他文化並與之溝通的行為。但是Suzy Menkes針對中國的惡言相向卻令其震驚,並且她在文章中絕口不提文化差異的問題令人感到不安。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年輕讀者閱讀習慣的巨大改變和紙媒行業的式微,康泰納仕集團正在經歷劇烈變革。上週,總部位於美國的康泰納仕集團宣佈將與總部位於英國的康泰納仕國際(Condé Nast International)合併,在康泰納仕集團工作工作近20年的首席執行官Bob Sauerberg宣佈離職,合併後的集團CEO依然空缺。

而康泰納仕集團財政狀況正陷入泥潭,去年虧損超過1.2億美元,正在內部進行密集的調整與裁員,預計2020年才能恢復盈利。繼關閉《Details》、《Self》和《Teen Vogue》紙刊,去年裁員80人後,集團為節省成本還將尋求出售《Brides》, 《Golf Digest》和《W》三本雜誌,並出租其在世貿中心辦公室26個樓層中的至少6層。

為更好地順應趨勢,康泰納仕集團也開設了首個專注於網紅孵化的機構,名為Social Talent Agency ,目前已簽約 27 名意大利及全球網紅、康泰納仕集團還在今年的年度NewFronts展會上透露,為更好地打動千禧一代和Z世代,集團會在年底前推出《Wired》頻道,《Bon Appétit》和《GQ》的頻道則計劃明年推出。

不過,此次Dolce&Gabbana辱華事件發生後,國際主流時尚媒體基本保持沉默。中國版Vogue主編張宇在接受WWD採訪時表示,“正如我一再公開和私下表達的那樣,尋求進入中國並在中國擴張的西方品牌應該瞭解中國的文化。 他們可以通過傾聽中國團隊的意見和見解來獲得很多收益,而不是從總部那裡決定一切。”

時尚雜誌在對行業議題表達立場上的缺席,很大程度上與時尚雜誌對品牌廣告收入的依賴有關。作為眾多時尚雜誌的大客戶,Dolce & Gabbana要求媒體不可以發表令品牌感到“不公平”的意見。九年前在Cathy Horyn執掌《紐約時報》時尚版塊時期,就被Dolce & Gabbana列入黑名單長達九年。而Cathy Horyn的同事Guy Trebay、《紐約時報》現任時裝總監Vanessa Friedman也在其黑名單之列。Vanity Fair曾因試圖報道Dolce & Gabbana避稅案而被品牌威脅撤出康泰納仕集團全部廣告。

相較之下,電商平臺的態度則更加果決。事件發生後,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集團表示,鑑於Dolce&Gabbana對中國發出不當言論輿論風波持續惡化,將從旗下的Net-a-Porter、Mr.Porter和Yoox三大平臺中撤出該品牌產品,成為首個決定撤下該產品的國際奢侈品電商。淘寶等國內電商平臺等也迅速行動,撤下該品牌商品,意味著中國重要電商銷售渠道幾乎全部被切斷。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時尚行業似乎非常健忘。2011年,Dior原創意總監John Gallliano在巴黎市中心的酒吧與一對猶太情侶發生衝突,並用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言語謾罵而遭到逮捕,此前他還對其他女性說過類似言論。最終,該事件以John Galliano被品牌開除並罰款8421美元收場。然而不過時隔幾年,John Galliano已高調重返時裝行業掌舵Maison Margiela,其時裝秀依然受到廣泛歡迎。

截至目前,康泰納仕集團和Suzy Menkes未對遭網友抨擊的消息作任何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