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這個4000多年的淇水古村,關城、石橋、石獅都有故事


位於河南鶴壁新區的淇水關夏朝時已經形成村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鎮,殷紂時更名為淇水關,成為我國殷商末期著名的軍事關隘,明萬曆年間改為高村橋,1958年定名高村村至今。此圖是從南面進入淇水關的公路

帝辛時期,這裡是王城頭道城北城牆與東城墻的交匯點,是從東面、北面進入都城的重要關卡,位於淇水之濱,故稱淇水關,是殷商末期重要的軍事要塞,建有堅固的城堡,城牆建有四門,均有城樓。此圖是復建的東關

淇水關古時是南北通衢、南下北上的必經之路,稱為驛路。明清時期,許多學子還留下很多字謎詩。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曾從此路回京,淇水關小憩,這條路又被稱為御路。此圖右前方的土牆淇水關寨牆遺址

淇水關做為歷史上的軍事要塞、水陸交通樞紐,也促成了這裡商業的發展。特別是明清時期,淇水關街道兩側店鋪林立,招旗飄飄,是當時淇縣著名集鎮之一。在當年,圖中這條廢棄的東關石板路相當於現在的107國道

淇水關東城門東面淇河上的古石橋,是千古淇河上保存至今唯一的一座古石橋,最早建於3000年前的殷商時期,該橋按照周文王的《易經》理論,利用當地地形,將大橋與當地水、土、路統一設計,建設成了“太極圖”形狀。圖中是明朝重修的古石橋

圖中是明朝重修的淇河古石橋,原名叫太平橋,原由東西兩座橋組成,全長360米,寬5米,東橋16孔,孔高1.5米,寬1.5米;西橋27孔,孔高1.75米,寬1.5米,全部由青石建成。

明朝修築的古石橋橋面青石與青石之間均勻分佈著長22釐米、寬10釐米的鐵燕尾,每個鐵燕尾澆鑄鐵水8斤左右,這樣,橋面上的青石連接牢固,渾然一體,牢不可摧,即使是遇到大洪水也不會輕易被沖垮。圖中是古石橋的橋面青石和燕尾鐵

相傳,黃飛虎曾經帶領“飛虎營”鎮守淇水關,有萬夫不當之勇,“飛虎營”中更是戰將如雲,個個驍勇善戰、勇猛異常。此圖是淇水關的南關

有“飛虎營”鎮守,淇水關牢不可破,朝歌固若金湯。在紂王發動征討蠻夷的戰爭中,黃飛虎和他的“飛虎營”大顯身手,立下了汗馬功勞,留下眾多傳奇故事。此圖是修復的淇水關南關

《封神演義》中,黃飛虎騎著一頭五色神牛,能夠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到了戰場上,他的神牛厲聲嘶吼,嚇得敵人落荒而逃。後來,為洗雪殷紂王調戲並逼死其夫人的恥辱,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黃飛虎轉投周武王。此圖是南關城樓上開南關城外

黃飛虎首舉義旗率周軍討伐紂王,率一千家將及弟子隨姜子牙出戰並直逼朝歌,後戰死於澠池,被周封為鎮國武成王。後來又被封為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總管人間吉凶禍福。此圖是城門樓上的壁畫

此圖是現高村內的“淇澳古剎“,本應為“淇奧古剎“,古代奧與“澳”字通用,後來就寫作“澳”。宋代大儒朱熹對“淇奧”的註解是:淇河發生彎曲的地方。此圖是“淇澳古剎“大門

“淇澳古剎“大門口的這對石獅,傳說是宋代作品。獅身加底座高兩米有餘,造型靈動,雕工精到,栩栩如生,用石塊輕輕敲擊時,雄獅發出的聲音渾厚凝重,雌獅發出的聲音則脆如銅鈴,餘音嫋嫋。此圖就是其中一隻石獅

此圖是在淇水關南關城門樓下休息的老人【《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歡迎轉載鏈接,敬請點擊“關注”並查看我的前期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