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40年来,航空工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融入了世界航空产业链,在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壮大,成长为国际化的航空产业集团。目前,航空工业正按照中央部署,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空中丝路”计划,加快开放合作步伐。

坚持引进来,聚集全球资源

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 习近平

1979年,航空工业与原麦道公司签署了第一份来料装配合同,拉开了我国航空转包生产的序幕。40年来,航空工业的转包生产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国外主要航空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波音、空客多个大型民机项目的一级供应商和零部件唯一供应商,实现了从生产零部件产品向生产大部件和系统级产品的转变,从产品和技术层面合作提升到资本层面的合作,从一般供应商向系统级供应商和风险与收益共享伙伴转变,在世界航空产业链中的竞争位势不断提高。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波音飞机方向舵交付。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A320飞机机翼翼盒首架交付。

坚持走出去,提升竞争力

40年来,航空工业军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谱系不断完善,实现从歼7战斗机、K8中级教练机等型号为主,升级为以“枭龙”战斗机、“猎鹰”L15高级教练机、“翼龙”无人机等型号为主,实现了从二代机向三代机、从中级教练机向高级教练机、从有人机向无人机的跨越。深耕“一带一路”市场与产能合作,形成了“空中丝路”计划框架,制定了《“一带一路”暨产能合作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民机出口,“新舟”系列飞机累计出口交付57架,已在世界17个国家、32家用户、近300条航线上运营,逐步形成了中国民机的国际影响力。运12系列飞机累计批量出口交付99架,客户遍布全球33个国家。

在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时,由8架“枭龙”战机组成的护航编队为习近平的专机进行全程护航,并从机场上空飞越致敬。这一代表了两国军事合作和传统友谊见证的空中蛟龙,已多次担当专机护航任务,是巴基斯坦人眼中的“国家骄傲”。

—— 中国军网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埃及K8E飞机合作生产线。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装备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机为出访巴基斯坦的习近平主席专机护航。

坚持全球视野,国际化布局初步形成

40年来,航空工业逐步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断前进。2017年底,集团公司实现国际化收入932亿元,占集团公司全年总收入的23%;海外资产超过1000亿元;在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95家境外机构,海外雇员近3万人;初步构建了境外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管理体系;并购了美国西锐公司、奥地利FACC、耐世特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国际化布局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极具潜力的航空市场,中国企业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 人民网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今年6月,航空工业通飞所属西锐公司向客户交付了第7000架全新飞机。

航空工业40年跨越:从国内企业到跨国公司

➢今年7月,中国航空工业宣布成立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整合了旗下五家优质研发企业,FACC、AIM、Thompson、航宇嘉泰以及菲舍尔。

本期部分素材来自航空工业综合管理部、中国航空报社

铁粉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