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光阴匆匆流逝,一如既往,从不回头。它带走了人们的年华,容纳着漫漫历程。迟暮之年多回忆,昔日的碎片常常在脑际翻动。潮水般的往事又纷涌而来,赶忙用笔记下那些尚未流逝和即将流逝的岁月,追忆那些已被时光带走的激情。

「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1989年6月,日照升格为地级市,我于1990年1月奉调任日照市人民检察院副处级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刑事检察处处长,开始了对我院刑事检察工作的创建和对其职能的实施。

这时,日照市检察院的刑事检察处共4人,统管批捕、起诉、监所、技术方面的工作。业务性强,工作面广量大,是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组织上派我负责,深感责任重大。与全处同志共同奋斗十个年头,克服重重困难,跨越道道坎儿,我院刑事检察工作逐步纳入轨道,不断发展完善。

工作中遇到的第一道拦路坎是办案方法和有关制度不规范,亟待统一和提高。

建院伊始,分配到刑检处的同志原来都是做检察工作的。他们年轻力壮,文化水平高,工作热情,干劲很大,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做地市级刑检工作尤其对重大复杂案件的审查起诉和对二审、重申、再审案件的出庭,过去很少接触,或者根本没有接触,缺乏办理这方面案件的经验。后来调入的同志又是来自不同地市,他们在办案中各自沿袭原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做法,有许多好的方面,也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工作需要,由院分管领导带领,全处同志赴省检察院对口业务部门接头聆教,当面听取指示,学习工作做法。回来后,全处同志坐下,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刑法》、《刑诉法》、《逮捕拘留条例》、《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监所检察工作试行细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规定和其他有关材料。同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下边对如何做好刑检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通过上述一系列学习活动,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具体办案方面的指示,参考外地经验,结合新建院的实际,先后制定了《日照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及其他有关问题说明》、《日照市人民检察院审査起诉工作规则》、《贪污、贿赂案件免予起诉审批制度》和《案件检查制度》等,在工作中贯彻实施,在实践中充实完善,使我院刑检工作有序进行。


「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随着工作的发展,针对办案中显露出来的问题,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先后就《怎样阅卷和制作阅卷笔录》、《怎样提审被告人》、《怎样复核证据和补充搜集新的证据》、《怎样做各类笔录》、《怎样做出庭预案和答辩提纲》、《怎样做各类法律文书》、《怎样送达免诉书和不诉书》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向全市刑检干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讲解,甚至对书写各种法律文书怎样结构、怎样分段和词语运用等,都一一作了明确提示和例证,还对各类法律文书如何加盖印章作了明确说明。对于这些专题,经在实践中补充修改,均分别制作成单项规定下发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的发展。

第二道拦路坎是一批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一齐涌来,亟待办理。

我院1990年3月对外办公,刑检处一次就收到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各类重大复杂刑事案件10起,涉及35名被告人。这对我们这个人员少、业务生、刚组建的刑检处既是极大的压力,也是严峻的考验。为了这批案件及时正确办理,全处同志分案包干,责任到人,密切配合,日夜拼搏。10起案件平均19天全部审查完毕,起诉到法院,出庭支持公诉,依法按时结案。

在审查起诉案件中,做到“四个必须”和“严把四关”。即案件承办人在办案中必须把案卷阅透,提审被告人必须把案情问清,有现场的案件必须赴现场勘明,证据必须复核准确。在讨论定案的掌握上,严格把住案件事实关、定性关,适用法律关和法律文书关。在出庭支持公诉中,充分发挥全处同志的智慧,对每起案件庭前预案的制定,公诉词和答辩提纲的书写,都要集体讨论修改。对特别重大复杂、出庭公诉难度大的案件,做到庭前“模拟”,多人或处领导共同出庭,庭下派员旁听,庭后“说长道短”。在实践中银炼提高全处同志的办案水平,确保办案质量。

第三道拦路坎是不正之风抬头,干扰刑检职能的实施。

在我任处长期间,办案中也遇到了一些送钱送物,贿赂腐蚀检察干警的邪风。我身为刑检处长,又是本地人,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乡亲邻里、族人前辈,为案子找我说情的屡见不鲜。他们有的捎瓶酒,带条烟,给斤茶叶,我推辞不了的也是常有的事。但对个别确系贿赂性的,不管所送物品多少,价值高低,也不管行贿人是谁,一律坚决退回。


「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大约是在1994年的下半年,一位我很熟悉的离休老同志,因为他儿子的案子找到我家,带了几瓶酒和几斤茶叶,我推辞不下,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我家客厅里就走了。

第二天整理卫生时,我家属发现在包酒茶的包里还有2000元现金。因为是很熟悉的老同志,我怕直接送去双方都难为情,就找了一位与我与这位老同志关系都很好的同志,把这些东西原数退了回去。

还有一次是我在平房单门独院住的时候,一天早晨起床开大门时,发现门口放着几箱比较珍贵的海产品。我分析,这是我在农村的一位老同学为一起案件中的被告人说情而送的。早饭后,我把这些海货全部退给了这位同学。

「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回顾建院之初的十个年头,我们能够把刑检工作较好开展起来,顺利进行下去,首先是当届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全院同志的密切配合,最根本的是我处全体同志的高尚情操,全凭着他们的艰苦奋斗、奋力拼搏。

那时我院装备简陋,工作中困难很多。在我任刑检处长期间,院办公地点四年搬迁四次,我的办公室始终是一间多人,有时多达四张桌子,四个人办公,出入我走他站,侧着身子横行。冬天,暖气片不热,有时几人加夜班就到条件比较好的同志家里,夜餐自己动手,在谁家吃谁家。夏天,落地扇头掉了用绳绑,转起来吱嘎响,有时还爱转不转。天气特别热时,我曾多次把桌椅搬到办公楼通道写材料,下穿大裤衩,上身赤条条,扇着笆蕉扇。院里办案用车少,经费紧缺,出发在市区,骑自行车或步行;到各区县出发,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到外地出发,限定天数,要按时返回。在1995年审查起诉10被告人走私、营私舞弊、受贿、挪用公款特别重大复杂案一年多的时间里,参与办案的同志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异地封闭办案时,有的女同志孩子小,月余不能回家。该案先后赴省院汇报十余次,综合材料修改易稿9次,约10万字。我为撰写修改这个材料,常常因坐的时间太长,站不起来,要两人架着才能站起来。我们的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为我院刑检工作添砖加瓦,无私奉献。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在调检察院工作之前,干过公安,更多的时间在法院,那时对检察院工作认识不足,感情一般。调检察院工作后,实践使我认识到

“检察院在中间,肩挑公安和法院,既要搞监督,还要把住关,担子很沉重,工作很难干,还有两项自侦案,担负着反腐和倡廉”,对检察工作有了明确认识,产生了深厚感情。

「恢复重建40年」那年 那月 那坎 那情

春去秋来,星移斗转,现在的日照市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都在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成绩瞩目,彩声不断。作为该院的一名退休同志,在为此深感高兴、光荣和欣慰的同时,不免要对远逝的风景寻踪觅影、回忆眷恋;在那激情岁月里与同志们建立起来的辅车相依、亲如手足的友谊之花,又在眼前显现。同志们哪,年逾古稀的老人想念你们!伟大的检察事业,我将永远爱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