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2018年騰訊最大的笑話,不是市值蒸發萬億。

是本來已經快要“銷聲匿跡”的蘑菇街竟然上市了,還被封為“中概科技時尚第一股”,持股18%的騰訊是第一大股東!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流血上市,降估值,降IPO價,險些破發,市值不足半年前估值的一半。

更狗血的是,上市當天,就有高管高調宣佈離職,老員工血淚控訴股權稀釋:拿著打折的工資,搭上了大好青春,本來以為上市之後能買房,結果只能買個廁所。

蘑菇街,成了騰訊系一個年度大笑話,比拼多多、趣頭條上市被質疑模式問題更厲害。

1

紐約:敲鐘人強裝歡天喜地

家裡:老員工心寒,高管離職

12月6日,蘑菇街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概股科技時尚第一股”。

從2011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8年長跑,等來這一個高光時刻。

跟著創始人、董事會主席、CEO陳琪去紐約的,除了蘑菇街的高管,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還有蘑菇街的第一位女員工、蘑菇街的時尚內容主編余雯。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蘑菇街平臺上的網紅電商主播“小甜心”。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還有蘑菇街的達人、商家、投資人,陣仗龐大。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蘑菇街的上市之路並不是那麼順利,2015年是蘑菇街的第一次嘗試,奈何遭遇了一波資本寒冬,第一次的上市因此擱淺,與之同時擱置了上市計劃的還有美麗說。

在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1月9日,蘑菇街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申請,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MOGU”,擬籌集最多2億美元資金。

雖然這次成功上市,但第一天的表現並不如人意。發行價定在了14美元,估值也從半年前的峰值30億美元降到20億美元,而開盤價直接降到了12美元,當日收盤市值還不到最高估值的一半,只有不到15億美元。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IPO首日收盤,蘑菇街沒有破發。

紐約高光,可是家裡並不安寧,快要起火了。

蘑菇街剛剛上市,媒體就傳出,因為股權問題,引起蘑菇街眾多員工不滿,上市當日就有蘑菇街技術部高管在朋友圈高點宣佈“離職”,還有不少員工也憤憤然提出離職,因為這樣的期權價值,還不如BAT的年終獎。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因為股權被嚴重稀釋,當初公司許給他們的“美好錢景”伴隨著蘑菇街在美股的開盤,一併破碎,原來的1股,上市之後變成了1/25。

蘑菇街員工的期權,是員工自己花錢買來的,拿著打了折的工資,通過所謂的“低價”持有公司股票。但是錢花了不少,還賠上了青春,到頭來,夢想中的房子和車子破碎,更別說什麼財富自由了。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來自於網絡)

還有人給專門計算了一下期權價值。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25倍,上百萬元的差距,可能換成是誰也受不了這樣的天差地別。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IPO之前,蘑菇街董事和高管合計持有公司495,663,914股普通股,佔總股本的19.4%。按照這一數據計算,26億總股本所言不假。在首次公開募股後,他們將持有192,429,910股A類普通股,以及303,234,004股B類普通股,佔總股本的18.5%,以及表決權的81.0%。

上市後,陳琪持有303,234,004股B類普通股,佔總股本的11.3%,以及表決權的79.3%;聯合創始人、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嶽旭強持有79,914,375股A類普通股,佔總股本的3.0%;聯合創始人、董事魏一搏持有107,643,285股A類普通股,佔總股本的4.0%。

也有人站出來為蘑菇街和陳琪說話的員工,但不管怎樣,事情已經發生,蘑菇街沸沸揚揚。

2

8年長跑,連年虧損

除了上市,別無選擇

蘑菇街2011年上線,旨在做一家高科技輕時尚的互聯網公司,它的崛起,是趕上了電商紅利期。

一開始,蘑菇街做的是消費者社區,用戶只能在社區內分享購物成果以及穿著搭配心得。

到2012年,蘑菇街開始做導購,信息流圖片加淘寶賣家鏈接。

當時蘑菇街已經擁有超過600萬女性用戶,每天向淘寶導入8萬筆交易,轉化率是其它導購網站的8倍。巔峰時期,蘑菇街和它曾經的競爭對手美麗說加起來為整個淘寶提供了10%的流量。

但好景不長,到2013年,淘寶開始收緊對導購平臺的相關政策,蘑菇街轉型做起了垂直電商,直接與淘寶競爭,鎖定18歲到25歲之間、消費能力不高的年輕女性,一度被稱為電商“第四極”。

2015年上市計劃擱置後,2016年,蘑菇街和騰訊投資的美麗說合並,成立“美麗聯合集團”,旗下蘑菇街、美麗說和淘世界三個品牌覆蓋了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消費群體,號稱總註冊用戶數量超過2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500萬。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但是,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併並沒有達到預期中的1+1>2。

兩家公司在2015年的銷售額總計可達近200億元,合併後,整體交易額反而縮水到90億元。

同時,根據招股書顯示,合併後的蘑菇街已經連續兩個財年度淨虧損。

在截至2017年3月31日和2018年3月31日的兩個財年內,蘑菇街的調整後淨虧損分別為人民幣4.761億元和人民幣4.202億元;在截至2017年9月30日和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6個月內,蘑菇街的調整後淨虧損分別為人民幣2.523億元和人民幣1.857億元。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來自於蘑菇街招股書)

同時,2018年,蘑菇街的營銷服務收入為4.766億元,相較於2017年財年的7.403億元,同比下降35.6%。

據蘑菇街財報顯示,蘑菇街賬面完全可支配現金約9億元,公司經營現金流仍然有大幅度流出,資本市場收緊,融資難度大,蘑菇街難以長期維持平臺運作。

上市,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也是股東和資方最願意看到的吧。

3

女人的錢好不好賺?

蘑菇街懂技術但不懂用戶

根據艾媒北極星數據,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女性用戶佔比都在77%以上,是典型的“她經濟”代表。但是蘑菇街想要的那群用戶,也一直是淘寶、天貓和京東的必爭人群,其它電商平臺也在爭奪流量。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迪麗熱巴代言蘑菇街)

蘑菇街始終強調科技時尚,或者說強行將科技與時尚捆綁在了一起。

但各種科技、技術手段只能是作為輔助工具,運用不好反倒會成為束縛。

2016年,蘑菇街殺入了網紅直播熱潮,由主播為用戶和粉絲推薦商品,供應鏈及商家也藉此推出用戶喜歡的商品,後來還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促進銷售。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其招股書顯示,直播在2019財年上半年便貢獻14億元成交額,達到2018財年直播成交額的82.3%。

2017年,蘑菇街又開始嘗試人工智能大數據,專門成立了“搭配研究所”,分析用戶數據,預測庫存,幫助商家、生產者甚至設計者做出商業決策。

但很快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熱潮也冷了下來,強如阿里和京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發揮的是輔助作用,最終還是要想辦法搞定用戶才能達成成交。

受困於持續虧損,流量紅利消退,蘑菇街又盯上了微信小程序上,背靠騰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然而在小程序集中爆發之後,其引流效果很快陷入瓶頸,蘑菇街對小程序的依賴程度卻在加重。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公開資料顯示,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對蘑菇街總GMV的貢獻率達到17.8%,到2019年財年上半年(2018年4月-2018年9月),這個比例達到了31.1%。

但財報上所呈現出的虧損卻說明,蘑菇街8年發展,幾次經歷風口,最後“被迫”上市,是一種悲哀。

每個階段,蘑菇街都在緊追新的技術風潮,卻並不能真正做到人無我有。

蘑菇街CEO陳琪的願望很好,要做和時尚有關的一切,想要藉助資本培養一個新的業務體系,不再僅僅做一個內容電商平臺。

但蘑菇街的創新力明顯不足,一波又一波的流量風口之下,蘑菇街並沒有實現單點上的擊穿,最後反倒是浪費了大量的機會,也浪費了並不算小的用戶基礎,並被後來的對手超越。

比如做“內容+社交”的小紅書,2017年就實現了盈虧平衡,早被陳琪砍掉的社交發揮了重要作用。

騰訊系年度笑柄:高管含怨出走,期權稀釋25倍,蘑菇街剩渾身雞毛

同樣是今年上市的拼多多和趣頭條,也是抓的社交流量。

但相比拼多多和趣頭條被指模式“low”,上市當日被曝後院起火,蘑菇街可以算得上2018年一大笑話了。

刀哥說:

最後關於期權、股份,刀哥想起,某某優品創始人在一檔電視招聘節目上,對每一個求職者都大談“期權”,彷彿立馬就能變出一座金山擺在面前。

畫餅,是現在很多創業公司的通病,貌似能像華為一樣不上市還把股份全分給員工、大把發錢的沒幾個。

馬雲說過:如果員工離職,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

作為創業者、老闆,

勾畫藍圖可以聚攏人心,

但信口開河就是欺騙。

而作為求職者,不要過於幻想,

保持平常心、腳踏實地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