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完善過程信用管理 為私募股權基金營造更好展業空間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洪磊近日表示:“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以來,股權投資活力迸發,對實體經濟資本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已成為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載體。”

“2018年前三個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的本金新增9656億元,相當於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6.3%,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金。”洪磊說。

與此同時,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機械製造等工業資本品、原材料、醫藥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佈局重點。“在投項目4.72萬個,在投本金2.50萬億元,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增長。”洪磊表示。

“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持續快速增長,但短板始終存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長期資金來源不足。”洪磊說。

就我國而言,養老金、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最主要的長期資金來源。養老金、保險資金本身具有長期資產配置需求,而理財資金中的相當一部分屬於居民中長期可投資資產或養老儲蓄,經過向配置型產品轉型,也將成為真正的長期資金來源。

洪磊表示,如果將長期資金配置範圍擴大到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將真正實現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的匹配,既能從根本上改善實體經濟長期資本金來源,同時也能讓老百姓真正獲得與我國經濟底色、經濟發展潛力相一致的長期回報。

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保險產品先行先試,稅收優惠政策提供重要支持,明年5月份還將把公募基金產品納入。此外,慈善基金把證券投資基金納入投資標的。這兩項重要的政策突破開啟了長期資金運作的新篇章。

洪磊表示:“期待更多的制度設計能夠充分認可私募基金的價值功能,讓私募基金在長期資本形成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私募基金另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行業自律不足。”洪磊說。

截至2018年10月末,基金業協會累計註銷1.4萬家長期無展業意願機構,將509家機構列入失聯公示名單,將4350家未按時履行信息報送義務機構列入異常機構名錄,公示128家不予登記申請機構,涉及律師事務所105家,相關律師225人。對68家機構、52名從業人員以及5家律師事務所採取自律管理措施。

洪磊表示,基金業協會將進一步加強過程信用與行為管理,推動三方面過程自律建設。

一是進一步完善登記備案須知,優化登記備案流程,為市場合理展業提供清晰標準。

二是推動建立行業盡調行為標準,強化展業過程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協會將針對不同類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產品及其投資標的推出不同的盡職調查指引。

三是全面實施信用信息報告制度,推動市場化信用約束機制。今年底,協會將正式發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會員信用信息報告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