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美國好多新住宅看起來都一樣,成本限制了想象力

Cover:美国好多新住宅看起来都一样,成本限制了想象力

美國各個城市的新民用住宅越來越像了——它們整體方方正正、外立面大部分是彩色的,嵌著大小一致、平整的窗戶。

西雅圖擁有不少這種規整、極簡、類似於快消品的住房,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科技公司亞馬遜過去十年的投資和設計。但是在經濟復甦之後,幾乎每個美國城市都開始擁有了大批同樣的建築。

在 Twitter 上,不斷有人給這種“無聊”的建築起名字,有些是依據計算機程序設計中的重複、一致性:相同城市主義(Simcityism)、草繪當代(SketchUp contemporary)等;也有些是針對這些房子“收益最大化”的本質,例如便裝-快建築(Fast-Causual Architecture);最後還有一些是描述這些房子審美設計的:“平淡地標(blandmarks)”、“海綿四方建築(Spongebuild Squareparts)”等。

Cover:美国好多新住宅看起来都一样,成本限制了想象力
Cover:美国好多新住宅看起来都一样,成本限制了想象力

美國建築、地產媒體 Curbed認為,與其說這是建築設計和審美的問題,不如把這斷定為當今美國住宅主要問題的集中體現:缺乏可開發的土地,不斷上升的土地、材料和人力成本,以及急切想找到宜居地的人們。這些問題在美國普遍發生,以至於這種模板式的房子遍佈全國各城市。Curbed 對於這個現象進行了分析。

房地產開發可用空間變小是首要問題。目前單戶住宅在不少城市都受歡迎,西雅圖就有四分之三的住宅用地用於單戶居住,這些住宅往往被設置在市中心的狹小走廊邊、或者密集的樓房區。而新出現的公寓因此也得不到太多用地,小而簡單的建築因此蔓延。在適應當地建築分區的過程中,為了安全、防火,這些建築有了常見的“五比一”模式:它們往往是在混凝土地基上的木結構建築,擁有國際通用的“5 型”居住公寓,外加一個“1 型”零售空間或者停車場。

第二個重要的因數是成本,這些建築的大量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種方式是最便宜的:輕型木結構一般對應的是易於安裝的平面窗戶;而常用的外牆材料是纖維水泥製成面板,它的成本和磚差不多,每平方英尺 16 美元左右;如果使用金屬面板,成本將是現在的三倍左右。除此以外,房屋內部結構也被標準化,這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可租用空間。美國納什維爾市的房地產商斯科特·布萊克(Scott Black)在接受 Curbed 採訪時表示,過去兩年內,建築成本已經大幅提升。能讓產品符合預算、外觀又新穎似乎並不是容易事。

除此以外,計算機設計作為“幫兇”導致了設計師角色的淡出,基本的工藝也在此過程中有所損失,人工設計的痕跡在低成本的情境下逐漸消失。“計算機方程式榨取了建築中的最後一點價值,優秀的設計被認為是令人無法承受的奢侈品……是會計師在設計這些建築”,一位丹佛的作家邁克爾·帕格利亞(Michael Paglia)在接受 Curbed 採訪時說。

依照 Curbed給出的數據,這種建築在美國出現的速度在 2017 年達到峰值;在 2018 年雖然增速有所減緩,到今年年底,仍將有 28.3 萬套這樣的公寓完工。

帕格利亞認為這種建築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會因為需要不斷維護而陷入危機、並且不會被記住。而華盛頓大學的建築系教授理查德·莫勒(Richard Mohler)則認為,這些房屋在當代解決了住房短缺的危機,儘管外觀平平,人們對它的看法可能會因為它這樣的作用和吸引力而有所改變。

題圖來自 Anton Darius by Unspla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